天天看點

重點行業節能降碳靠什麼?

作者:國門河口

重點行業節能降碳有序推進能效水準持續提升

大陸工業能源消費量約占全國總體消費量的2/3。鋼鐵、有色、石化、化工、建材等行業,是工業能耗和排放的主體,推動重點領域實施節能降碳,有助于加快制造業綠色化轉型,加快建構現代化産業體系。

今年全國節能宣傳周第二日(5月14日)活動主題為“重點行業企業節能降碳行動”。如今,大陸重點行業企業能效水準持續提升,節能降碳先進技術研發和推廣應用工作取得積極進展。

重點領域節能降碳成效明顯

石化行業是高耗能高排放行業。預計今年6月份正式供汽的田灣核電蒸汽供能項目已在近期完成廠外工業蒸汽管線聯合吹掃及部分綜合試驗。該項目建成後,每年可為江蘇省連雲港石化産業基地提供480萬噸工業蒸汽,相當于每年減少燃燒标準煤40萬噸,等效減排二氧化碳107萬噸、二氧化硫184噸、氮氧化物263噸,提供了更多的環境空間,将有效支撐地方石化産業的轉型更新。

這是大陸石化行業向綠色化轉型的生動展現,也是大陸重點領域節能降碳的一個典型縮影。

“十四五”以來,石化行業貫徹落實綠色發展理念,産業結構持續優化,生産方式初步實作綠色轉型,綠色低碳技術應用範圍進一步擴大,能源資源利用效率有所提高,綠色制造水準進一步提升。據統計,行業綠色制造标杆企業機關産品能耗優于行業平均水準20%,污染物排放強度低30%,固廢綜合利用水準處于世界先進水準。煉油、乙烯、合成氨、尿素、磷酸一铵、磷酸二铵電石、氯堿、純堿、硫酸、電石等重點産品機關能耗大幅下降。重點領域中,磷石膏綜合使用率達到50.4%,電石渣綜合使用率為100%,汞消耗量下降50%以上,揮發性有機物(VOCs)降低30%。

值得一提的是,以中國石油和中國石化等為代表的中央企業積極開展節能降碳改造更新。2022年,中國石油累計實施40項節能技術改造項目,實作節能量26萬噸标準煤;中國中化累計實施流程優化和技術改造項目209項,實作年均降碳136萬噸、節能38萬噸标準煤;中國海油煉油化工闆塊共計實施節能減碳項目67個,全年實作節能量約8.5萬噸标準煤;國家能源集團化工産業萬元産值綜合能耗實作同比下降8.87%。

聚焦重點行業節能降碳,各地也在紛紛布局。比如,湖北省大力推進存量項目節能改造,對照能效先進水準,綜合利用财政金融政策工具,“一業一策”推動節能降碳改造。據湖北省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介紹:“近3年,湖北省累計争取和安排4.5億元支援近80個項目完成節能改造;‘鄂綠融’累計發放專項貸款147億元,實作融資總額1544億元,有效發揮了綠色金融的支撐作用。”

浙江省甯波市制定出台《關于嚴格能效限制推動重點領域節能降碳工作的行動方案》,狠抓工作體系、指導服務、政策支援、要素保障、監督管理五方面“全覆寫”,紮實推進重點領域節能降碳各項工作,加快能效水準全面提升,為産業轉型更新提供有力支撐。

推動重點領域節能降碳,除了石化行業外,鋼鐵、建材、有色等行業也在積極行動。鋼鐵行業實施“極緻能效”工程,建材行業推進“六零”工廠建設,有色行業着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化工行業加快發展新材料、高端專用化學品等戰略性新興産業,一些重點大中型企業能耗水耗達到世界先進水準,水泥、電解鋁、晶矽、煉油、乙烯等部分産品能效名額領跑全球……“十四五”以來,大陸重點工業行業能效大幅提升。

與此同時,重點領域節能降碳成效明顯。“十四五”以來,大陸累計完成既有建築節能降碳改造24億平方米,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築、裝配式建築加快發展。綠色低碳交通運輸體系加速建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2041萬輛,穩居全球首位。公共機構能效水準持續提升,機關建築面積能耗和人均綜合能耗保持下降。廣泛開展綠色低碳社會行動,建立節約型機關、綠色家庭、綠色學校、綠色社群、綠色出行、綠色商場、綠色建築。

先進節能技術發揮重要作用

先進技術在節能降碳方面發揮着重要作用。通過引入先進技術,可以有效地減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圍繞綠色設計理念,廣東省廣州市金融城綠色建築示範項目采用建築超低能耗技術、高效裝置系統及可再生能源利用等技術,建成後将成為大陸首座高度超過150米近零能耗建築。該項目将數字智慧建造貫穿于設計、施工與運維的全過程,自主研發“雙碳”管控平台,實作近零能耗的施工和營運。這些措施有助于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進而支援“雙碳”目标的實作。

推動發展方式綠色轉型,科技支撐是關鍵。加快節能降碳先進技術研發和推廣應用,是提高企業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碳排放的重要手段,是推進傳統産業改造更新、催生新質生産力的重要途徑,也是實作高品質發展、促進經濟社會全面綠色轉型的重要支撐。“十四五”以來,節能降碳先進技術研發和推廣應用工作取得積極進展。

近年來,大陸節能降碳技術支援政策體系不斷完善。國家發展改革委貫徹落實節約能源法、碳達峰碳中和“1+N”政策體系有關要求,釋出《産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綠色技術推廣目錄》《綠色低碳轉型産業指導目錄》,推動綠色低碳先進技術示範工程建設,完善投資、價格、财政稅收、金融信貸等支援政策。國家發展改革委近期印發的《節能降碳中央預算内投資專項管理辦法》規定,節能降碳項目可以獲得中央預算内投資補助。

節能降碳技術攻關取得重大突破。大陸持續增強綠色低碳科技創新能力,狠抓綠色技術攻關,加快節能降碳先進技術研發和推廣應用。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和可再生能源大規模利用、儲能、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和封存等一批具有前瞻性、戰略性的國家重大科技示範項目成功落地。光伏元件、大功率風電機組、2500平方米富氫碳循環氧氣高爐、浸沒式冷卻技術等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關鍵核心技術實作重大突破。

節能降碳與更新換新更好結合

國務院常務會議近日審議通過《2024—2025年節能降碳行動方案》和《加快建構碳排放雙控制度體系工作方案》,強調要聚焦重點領域推進節能降碳,将其與擴大有效投資、老舊小區改造、裝置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等結合起來,倡導簡約适度、綠色低碳的消費方式,更好發揮節能降碳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态效益。

通過加快淘汰落後低效裝置,更新更新為高技術、高效率、高可靠性的先進裝置,提升能效水準,實作節能降碳目标。

業内專家在接受中國發展改革報社記者采訪時表示,節能降碳可以通過裝置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結合來實作。裝置更新意味着将舊裝置更換為新的能源效率更高、碳排放更低的裝置,進而減少能源的消耗和碳排放量。消費品以舊換新則是通過政府或企業推出的政策,鼓勵消費者将舊的能源消耗較高、碳排放較高的産品進行回收,然後以更低能耗、低碳排放的新産品進行替換。這種結合可以促使公衆更加積極地參與節能降碳行動,同時推動技術創新和産業更新,實作可持續發展的目标。

談及節能降碳如何與裝置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等結合起來,粵開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羅志恒表示,從産業轉型更新和經濟綠色發展的角度來看,企業和居民的存量裝置具有很大的更新換代空間,推動先進産能比重持續提升,高品質耐用消費品更多進入居民生活,廢舊資源得到循環利用,利目前更利長遠。

(中國發展改革報社記者 白雪)

來源: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改革報社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