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重点行业节能降碳靠什么?

作者:国门河口

重点行业节能降碳有序推进能效水平持续提升

大陆工业能源消费量约占全国总体消费量的2/3。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等行业,是工业能耗和排放的主体,推动重点领域实施节能降碳,有助于加快制造业绿色化转型,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今年全国节能宣传周第二日(5月14日)活动主题为“重点行业企业节能降碳行动”。如今,大陆重点行业企业能效水平持续提升,节能降碳先进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成效明显

石化行业是高耗能高排放行业。预计今年6月份正式供汽的田湾核电蒸汽供能项目已在近期完成厂外工业蒸汽管线联合吹扫及部分综合试验。该项目建成后,每年可为江苏省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提供480万吨工业蒸汽,相当于每年减少燃烧标准煤40万吨,等效减排二氧化碳107万吨、二氧化硫184吨、氮氧化物263吨,提供了更多的环境空间,将有效支撑地方石化产业的转型升级。

这是大陆石化行业向绿色化转型的生动体现,也是大陆重点领域节能降碳的一个典型缩影。

“十四五”以来,石化行业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生产方式初步实现绿色转型,绿色低碳技术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有所提高,绿色制造水平进一步提升。据统计,行业绿色制造标杆企业单位产品能耗优于行业平均水平20%,污染物排放强度低30%,固废综合利用水平处于世界先进水平。炼油、乙烯、合成氨、尿素、磷酸一铵、磷酸二铵电石、氯碱、纯碱、硫酸、电石等重点产品单位能耗大幅下降。重点领域中,磷石膏综合利用率达到50.4%,电石渣综合利用率为100%,汞消耗量下降50%以上,挥发性有机物(VOCs)降低30%。

值得一提的是,以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等为代表的中央企业积极开展节能降碳改造升级。2022年,中国石油累计实施40项节能技术改造项目,实现节能量26万吨标准煤;中国中化累计实施流程优化和技术改造项目209项,实现年均降碳136万吨、节能38万吨标准煤;中国海油炼油化工板块共计实施节能减碳项目67个,全年实现节能量约8.5万吨标准煤;国家能源集团化工产业万元产值综合能耗实现同比下降8.87%。

聚焦重点行业节能降碳,各地也在纷纷布局。比如,湖北省大力推进存量项目节能改造,对照能效先进水平,综合利用财政金融政策工具,“一业一策”推动节能降碳改造。据湖北省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近3年,湖北省累计争取和安排4.5亿元支持近80个项目完成节能改造;‘鄂绿融’累计发放专项贷款147亿元,实现融资总额1544亿元,有效发挥了绿色金融的支撑作用。”

浙江省宁波市制定出台《关于严格能效约束推动重点领域节能降碳工作的行动方案》,狠抓工作体系、指导服务、政策支持、要素保障、监督管理五方面“全覆盖”,扎实推进重点领域节能降碳各项工作,加快能效水平全面提升,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撑。

推动重点领域节能降碳,除了石化行业外,钢铁、建材、有色等行业也在积极行动。钢铁行业实施“极致能效”工程,建材行业推进“六零”工厂建设,有色行业着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化工行业加快发展新材料、高端专用化学品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一些重点大中型企业能耗水耗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水泥、电解铝、晶硅、炼油、乙烯等部分产品能效指标领跑全球……“十四五”以来,大陆重点工业行业能效大幅提升。

与此同时,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成效明显。“十四五”以来,大陆累计完成既有建筑节能降碳改造24亿平方米,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装配式建筑加快发展。绿色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加速构建,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2041万辆,稳居全球首位。公共机构能效水平持续提升,单位建筑面积能耗和人均综合能耗保持下降。广泛开展绿色低碳社会行动,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出行、绿色商场、绿色建筑。

先进节能技术发挥重要作用

先进技术在节能降碳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引入先进技术,可以有效地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围绕绿色设计理念,广东省广州市金融城绿色建筑示范项目采用建筑超低能耗技术、高效设备系统及可再生能源利用等技术,建成后将成为大陆首座高度超过150米近零能耗建筑。该项目将数字智慧建造贯穿于设计、施工与运维的全过程,自主研发“双碳”管控平台,实现近零能耗的施工和运营。这些措施有助于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从而支持“双碳”目标的实现。

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科技支撑是关键。加快节能降碳先进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是提高企业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碳排放的重要手段,是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催生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的重要支撑。“十四五”以来,节能降碳先进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近年来,大陆节能降碳技术支持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国家发展改革委贯彻落实节约能源法、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有关要求,发布《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绿色技术推广目录》《绿色低碳转型产业指导目录》,推动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工程建设,完善投资、价格、财政税收、金融信贷等支持政策。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期印发的《节能降碳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管理办法》规定,节能降碳项目可以获得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

节能降碳技术攻关取得重大突破。大陆持续增强绿色低碳科技创新能力,狠抓绿色技术攻关,加快节能降碳先进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利用、储能、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和封存等一批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国家重大科技示范项目成功落地。光伏组件、大功率风电机组、2500平方米富氢碳循环氧气高炉、浸没式冷却技术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

节能降碳与更新换新更好结合

国务院常务会议近日审议通过《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和《加快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工作方案》,强调要聚焦重点领域推进节能降碳,将其与扩大有效投资、老旧小区改造、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等结合起来,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消费方式,更好发挥节能降碳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通过加快淘汰落后低效设备,更新升级为高技术、高效率、高可靠性的先进设备,提升能效水平,实现节能降碳目标。

业内专家在接受中国发展改革报社记者采访时表示,节能降碳可以通过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结合来实现。设备更新意味着将旧设备更换为新的能源效率更高、碳排放更低的设备,从而减少能源的消耗和碳排放量。消费品以旧换新则是通过政府或企业推出的政策,鼓励消费者将旧的能源消耗较高、碳排放较高的产品进行回收,然后以更低能耗、低碳排放的新产品进行替换。这种结合可以促使公众更加积极地参与节能降碳行动,同时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谈及节能降碳如何与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等结合起来,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表示,从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绿色发展的角度来看,企业和居民的存量设备具有很大的更新换代空间,推动先进产能比重持续提升,高质量耐用消费品更多进入居民生活,废旧资源得到循环利用,利当前更利长远。

(中国发展改革报社记者 白雪)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改革报社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