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增程式的電池越來越大?為啥比亞迪卻選擇大油箱小電池的方案?

最近這幾年,增程式的純電續航是一個比一個高,在哪吒L的純電續航達到300千米之後沒多久,岚圖FREE就推出了純電續航316千米的增程式車型。

在很多人的心目中,大電池小增程的方案,才是當下的最優解,因為純電續航完全可以滿足市區通勤需求,偶爾跑個長途,電跑完了可以充電,也可以用油,開起來一點都不心疼。但是比亞迪秦L卻反其道而行,采用了小電池的方案,當然了,它的發動機也沒有多大。

增程式的電池越來越大?為啥比亞迪卻選擇大油箱小電池的方案?

比亞迪秦L DM-i搭載了一台1.5L自然吸氣發動機和電機組合的混動系統,發動機最大功率74kW。電機有最大功率120kW與160kW兩款,電池有10.08kWh與15.874kWh兩款,CLTC工況純電續航裡程80km或120km。

可以看到,比亞迪秦L的純電續航,在這個友商基礎純電續航紛紛提升的當下,并不算高,另外一方面,秦L的發動機功率是74千瓦,如果要真以當下的标準來說,是小電池小增程的方案。那比亞迪為什麼會這麼做呢?

增程式的電池越來越大?為啥比亞迪卻選擇大油箱小電池的方案?

第一個原因,那就是受限于成本,雖然動力電池的成本降了,但是秦L作為一台A+級車,起售價不到10萬,成本必然會有所取舍,小電池的方案,在意料之中。動力電池容量低,也不是沒有優點,對于很多對新能源汽車不信任的人來說,換電池是一大筆費用,一直是他們害怕的事情,不管這種擔心是否正确,但是一塊10幾度的小電池,即使要更換成本也不高,應該可以打消他們的不少疑慮了。

第二點,比亞迪采用的方案,和大電池增程式車型不同,大電池增程式方案,其實是以電為主,将油作為充電寶,在偶爾有需要的時候,以備不時之需,大部分情況下,都是用電行駛。

增程式的電池越來越大?為啥比亞迪卻選擇大油箱小電池的方案?

而比亞迪的DM 5.0希望實作油電同價,其實你簡單算筆賬就知道,如果你家裡沒有家充樁,無論是加油還是用電,其實成本根本差不了多少,在外面充電算上服務費,按照1.5元每度計算,每百公裡耗電15度,每公裡行駛成本0.225元。而虧電行駛,油耗就算3升吧,就算92号油,8元每升,每公裡的行駛成本是0.24元,你說差了多少?

要知道,不是每個家庭都有條件安裝家充的,這意味着你不僅要買房子,還需要有一個擁有産權的充電樁,而現階段,充電的便利性是遠遠不如加油的。而這電驅不太擅長的路況,比如說高速,其實加油真的有可能比充電便宜的多。

燒油跟燒電錢差不多,我幹嘛還要充電啊?3分鐘能搞定的事情,為什麼要花一個小時,這是比亞迪這套方案的核心邏輯。

增程式的電池越來越大?為啥比亞迪卻選擇大油箱小電池的方案?

那為什麼其他增程式的車型,不這麼幹呢?其實也有,比如說長安的增程式車型,更強調饋電能耗,而不傾向于用一塊大電池,而喜歡加大電池的,往往是造車新勢力。不管怎樣,你想要實作油電同價,你首先得有台高熱效率的内燃機啊,這一關就困死了很多人了。

也不是說,大電池小增程的方案,就一定不如比亞迪的這種方案,其實兩種方案,各有所長。

增程式的電池越來越大?為啥比亞迪卻選擇大油箱小電池的方案?

比亞迪的這種方案,普适性更強,不依賴充電設施,比較适合入門級車型,如果你家裡沒法安裝充電樁,跑長途的次數還多,為什麼不選DM 5.0呢?但是在一些中大型車型,特别是SUV車型上,因為風阻、自重等原因,是很難達到類似的油電同價的效果的。

大電池小增程的方案,比較适合中大型車,能夠放下更大的動力電池,适合能夠安裝家充的消費者,市區開完全用電,偶爾跑長途,加油作為備選方案,其實用車幸福感也非常高。

增程式的電池越來越大?為啥比亞迪卻選擇大油箱小電池的方案?

比亞迪的DM 5.0,其實不是要革增程式的命,而是要革燃油車的命,燃油車發展到今天,面對這樣的對手,它還能拿出什麼優勢來?恐怕隻有那些燃油黨的信仰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