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都是電池,“鐵锂電池”和“三元锂”差別多大?一文看懂!

提到新能源汽車,總有一個繞不開的話題——電池選擇。

畢竟,作為電車最核心的部件,它的好壞直接影響整車的續航、安全和體驗。

都是電池,“鐵锂電池”和“三元锂”差別多大?一文看懂!

作為消費者,我們又該如何做出明智的選擇?

今天用一篇文章給大家講懂!

01 锂電池的發展曆史

聊到電車電池,肯定得锂電池的發展曆程說起。

聽上去或許像近代的産物,但實際上,锂電池的曆史可以追溯到上個世紀,甚至更早。

譬如早在早在1817年,瑞典化學家約翰·奧古斯特·阿爾費德森(Johan August Arfvedson)在分析一種礦石時,就首次發現了锂的存在。

雖然當時還不知道它能有什麼作用,但非常高的能量密度,還是逐漸引起了科學界的關注。

不過,锂電池真正進入應用領域,是在20世紀後期。

那是1970年,英國化學家斯坦利·惠廷厄姆(Stanley Whittingham),最早提出了锂電池的概念,并開發了第一個可充電的锂電池雛形。

都是電池,“鐵锂電池”和“三元锂”差別多大?一文看懂!

他使用二硫化钛作為正極材料,锂作為負極,雖然效率不錯,但由于材料不夠穩定,這一早期設計并未大規模應用。

說白了就是,,是以在商業化的道路上直接就被放棄了。

直到1991年,索尼公司成功商業化了第一款锂離子電池,才真正把這種技術帶到了我們日常生活中。

從手機、筆記本到現在的新能源汽車,锂電池的身影越來越普遍…

此後,随着锂電池的應用需求不斷增加,是以,锂電池技術逐漸演變出了兩大主要家族——三元锂電池和磷酸鐵锂電池。

02 兩者的特性有何不同

既然锂電池演變成了三元锂和磷酸鐵锂這兩大主力,那它們究竟有什麼不同呢?

首先,說說三元锂電池。

這三種金屬共同作用,賦予了電池高能量密度的特性。

通俗點說,同樣大小的電池,三元锂電池可以儲存更多的電量,結果就是——續航能力強。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中高端電動車喜歡采用三元锂電池,因為它能跑得更遠,特别适合長途駕駛。

不過,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高能量密度的代價就是熱穩定性較差。

這意味着它在高溫或受到外力沖擊時,可能會有一些安全隐患…

雖然随着技術進步,這些隐患已經大大減少,但在極端條件下,三元锂電池相比其他還是稍顯弱勢。

都是電池,“鐵锂電池”和“三元锂”差別多大?一文看懂!

接下說說磷酸鐵锂電池(LFP電池)。

雖然它不像三元锂那樣追求極緻的能量密度,但它的優勢在于——不容易過熱,耐高溫。

即使在惡劣環境下,也能保持較好的穩定性。

換句話說,如果發生極端情況,磷酸鐵锂電池的起火風險更低,甚至為逃生争取更多時間。

當然,磷酸鐵锂電池也有它的短闆:它的能量密度較低。

這意味着相較于三元锂電池,磷酸鐵锂電池的續航能力要差一些。

那說了這麼多,到底該如何抉擇呢?

03 消費者該如何抉擇?

總的來看,要考慮這3個方面:

說白了,鐵锂電池在使用過程中,需要定期充滿電,以確定電量分布的均衡。

但最後10%充電速度比較慢,如果不能接受這點,那麼磷酸鐵锂電池就不适合你了。

雖然不充滿電也不是不可以,但這種情況容易出現“虛電”問題。

換句話說,電量還有10%,但可能跑着跑着車就突然沒電了。

是以,如果你無法接受定期充滿,還是三思。

相比磷酸鐵锂電池,三元锂電池在低溫環境下表現得更好。

這也是一個很現實的因素...

都是電池,“鐵锂電池”和“三元锂”差別多大?一文看懂!

電池的安全并不取決于電池本身的特性。更取決于本身的安全措施。

就像一個全副武裝和赤身裸體的人——後者再強壯,也無法戰勝前者。

是以,如果預算較高,不用在意三元锂的安全問題;預算較低,選鐵锂電池。

都是電池,“鐵锂電池”和“三元锂”差別多大?一文看懂!

總之,選擇電池的關鍵是結合自身需求:

這些問題的答案,将決定你更适合什麼電池。

最終,這不僅僅是技術上的選擇,更是生活方式上的決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