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老小區用上了天然氣 群衆幸福感“原地更新” ——管城區南慶裡23号院天然氣安裝工程側記

作者:鄭州新聞廣播

已經35歲“高齡”的老小區還能用上天然氣?家住南慶裡23号院的一百多戶居民就真用上了。5月14日,在南慶裡23号院,鄭州華潤瓦斯鄭汴路客服中心從業人員在該小區開展社群安全宣傳服務,手把手教居民們解決成為新瓦斯使用者後遇到的問題。

35歲“高齡”老小區成功安裝了天然氣

“70多歲挪不動氣罐了,這次再也不擔心做飯時候瓦斯罐用完而吃夾生飯了,天然氣既安全又便利還經濟!”5月14日上午,南慶裡23号院鄭州華潤瓦斯服務台前,範先生激動地對從業人員說。就在4月26日,範先生和其他90多戶居民一起,成為該小區首批通氣的使用者。

花園村社群書記白靜告訴記者,“南慶裡23号院長期隻能“提罐上樓”,是小區居民和社群的一塊‘心病’。這次為居民安裝天然氣是南關街辦事處花園村社群與華潤瓦斯鄭汴路客服中心一次深度協作,政企關聯,網格融合,進而高效率、高品質服務人民群衆”。

老小區用上了天然氣 群衆幸福感“原地更新” ——管城區南慶裡23号院天然氣安裝工程側記
老小區用上了天然氣 群衆幸福感“原地更新” ——管城區南慶裡23号院天然氣安裝工程側記

(小區安全宣傳現場)

為啥這個小區通氣這麼難?

據了解,南慶裡23号院位于管城區舊城核心區域,該小區包含3棟樓(兩棟闆式樓,一棟點式樓)及2戶獨立平房,原為鄭州鐵路局家屬院,已有35年曆史。因其地理、曆史遺留問題,導緻100餘戶居民長期未能使用管道天然氣。

為徹底解決小區居民用氣需求,鄭州華潤瓦斯鄭汴路客服中心網格與南關辦事處網格零距離對接,由社群牽頭組織,溝通協調居民意見,鄭州華潤瓦斯負責施工,“4月15日進場施工,26日就完成首批通氣,這個速度創造了鄭州市安裝天然氣最短用時紀錄。”鄭州華潤瓦斯鄭汴路客服中心所長馬兵對此非常自豪,因為推進該小區安裝并非易事。

老舊小區安裝難,“一戶一案”解難題

鄭州華潤瓦斯鄭汴路客服中心主要負責金水河以南、京廣鐵路以東、繞城高速以北、中州大道-機場高速以西的範圍,包含火車站商圈、二七塔商圈、杜嶺老城區、鐵路沿線、商城遺址區域等,其中老舊小區占比70%。對老舊小區安裝天然氣的難度,馬兵深有體會。

“道路狹窄,全靠人工施工,每家每戶情況不一樣。”順着熊耳河,記者跟随馬兵曲曲折折地走進南慶裡23号院,小區此前未作相關配套規劃,從工程設計上就開始上難度,小區門前道路狹窄,小區内部建築更是雜亂無序,施工時不能進吊車等大型器械,全靠人工運輸物料和施工操作,施工難度非常大,已經居住了30多年的居民個性化需求差異更大,戶内建築格局不統一,基礎改造難度高,需要逐戶溝通、協調和設計、施工。

老小區用上了天然氣 群衆幸福感“原地更新” ——管城區南慶裡23号院天然氣安裝工程側記

(人工施工作業現場)

為此,鄭州華潤瓦斯公司創新破局,制定專屬适配于老舊小區的工藝流程和作業方案,采取“一戶一策、一戶一案”的設計、施工、驗收方案,高效解決安裝難題。

目前,已有107戶居民成功安裝天然氣,首批通氣90餘戶。剩餘未通氣戶主要是因為未準備好瓦斯竈具,後續将由鄭州華潤瓦斯網格長依據使用者情況,逐一上門置換通氣。

老小區用上了天然氣 群衆幸福感“原地更新” ——管城區南慶裡23号院天然氣安裝工程側記

(戶内置換通氣工作現場)

列入“我為群衆辦實事”計劃,解決群衆用氣“急難愁盼”

雖然僅僅是百餘戶居民安裝天然氣,但鄭州華潤瓦斯高度重視,将老舊小區用氣問題列入年度“我為群衆辦實事”工作計劃中。

鄭州華潤瓦斯黨委委員、副總經理陳豫介紹,南慶裡23号院天然氣安裝工程在瓦斯服務管理的發展曆程中具有裡程碑意義,不僅展現了“以人民為中心”的服務理念,更展現了鄭州市城管局“百姓城管、服務百姓”工作理念,以創新方式解決了居民的切身需求。這次老舊小區安裝天然氣也是鄭州華潤瓦斯建構基于黨建引領網格化的客戶服務新模式的一次有益嘗試和具體實踐。作為公司“我為群衆辦實事”攻堅工程的先行試點之一,我們正有序推進其他老舊小區如:煙廠後街4号院、南關街167、173、177号院(三院聯建)的天然氣安裝工程,聚焦回應群衆訴求,着力快速解決人民群衆急難愁盼問題。

基于這些試點經驗,鄭州華潤瓦斯将在服務效率、業務路徑、施工安全和品質上持續優化,提煉出一套滿足鄭州市城市更新要求的老舊小區天然氣安裝業務流程。

下一步,鄭州華潤瓦斯還将繼續沿着政企關聯、共建共治共享的角度深入開展網格化服務,将遍布全市的75個瓦斯網格與鄭州市黨建引領網格化基層治理模式深度融合,同頻共振,多格合一,努力建構基層瓦斯服務共同體,進而更好地滿足人民群衆對美好生活的需要。

編輯:佳洛

統籌:馬如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