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鬧大了!男子電商平台買紅黴素3.6元,藥店賣39,管理局回應炸了

作者:伊人夕上岸

近日,一位網友在網上社交平台分享了自己一個驚人的購藥體驗,他在電商平台上以3塊6低價購得紅黴素軟膏,去藥店要以39塊的價格購買同樣的藥品,價格差距高達近10倍,這個消息一經披露,立即引發廣泛讨論。面對網友的質疑,有關部門給出的回應又引爆全面争議。

視訊加載中...

該網友日前在電商平台上以低至3塊6的價格購得紅黴素軟膏,作為日常用藥沒想太多。但某日他不慎丢失了軟膏,于是便去附近的連鎖藥店補貨,結果付出了39塊錢。價格差距之大讓他感到相當意外。在網上,他分享了這一驚人體驗,并表示對藥店價格的不滿。

鬧大了!男子電商平台買紅黴素3.6元,藥店賣39,管理局回應炸了

這條微網誌一出,立即引爆網絡。許多網友紛紛透露,自己親身買藥也接觸過類似價格差異。有人表示眼藥水線上下藥店要25塊,在網上才2塊多;還有人說感冒靈在美團12.9一盒,藥店居然59塊一盒。

鬧大了!男子電商平台買紅黴素3.6元,藥店賣39,管理局回應炸了

更有網友直指,這就解釋了為什麼附近很多家庭藥店總在東拼西湊維持營業。這些真實經曆使價格差距之大得以印證。也有網友持保留态度。他們認為電商和線下藥店的經營成本有差異,後者還需承擔店面租金等固定開支,價格不可能完全對标。

鬧大了!男子電商平台買紅黴素3.6元,藥店賣39,管理局回應炸了

但大部分網友都認為10倍這樣的價格差距還是不合理的。事發後,該男子主動向市場監管部門求證,但部門從業人員的回複再次引發争議。從業人員表示,根據現行法規,商家有權自主決定商品價格。隻要不觸犯最低限價等要求,高定價在法律上并不違規。

鬧大了!男子電商平台買紅黴素3.6元,藥店賣39,管理局回應炸了

這一回複本意是闡述現行政策,但卻被質疑給了商家“随意漲價”的誤導,更人提出監管缺位的質疑。例如目前很多藥品并無明确限價标準,這就為價格無序提供了條件。網友紛紛質疑,這樣是否會損害消費者利益?

價格差距之大着實令人匪夷所思。細細分析,我們也可以了解電商和線下藥店的一些成本差別。但是10倍這樣的價格懸殊,的确難以讓人相信是基于成本計算的。否則按這個價格比例,藥店如何維持正常營業也是一個難題。

鬧大了!男子電商平台買紅黴素3.6元,藥店賣39,管理局回應炸了

這起事件也凸顯出,藥品價格監管在我們國家目前依然存在一定問題。很多藥品家還沒有明确的限價标準,給了部分商家“随意漲價”的空間。這顯然不利于消費者利益。監管部門在價格問題上的執法和監督還不夠充分,難起到有效限制作用。

鬧大了!男子電商平台買紅黴素3.6元,藥店賣39,管理局回應炸了

目前最佳之策是三方聯手出手。一是商家自覺根據成本等因素給出更合理的價格區間。二是監管機構應正式出台藥品價格标準,明确限價紅線。同時加強大額超限藥店的監察力度。三是社會各界也要加以監督,如有違規商家,及時舉報追究。

鬧大了!男子電商平台買紅黴素3.6元,藥店賣39,管理局回應炸了

隻有三方共同參與,價格秩序才能得到很好的統籌與規範。我們國家藥品價格監管面臨的難點,也凸顯出各方需要共同努力的重大問題所在。

隻有從政策法規出發,從執法監督入手,兼聽不同意見,才能逐漸建立起公平合理的藥品價格機制,真正維護廣大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各方應攜手共同而行,這将是這一問題的最優解。

鬧大了!男子電商平台買紅黴素3.6元,藥店賣39,管理局回應炸了

網友們怎麼看這件事,歡迎評論區留言讨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