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大學畢業即失業,技工缺口破千萬!為何社會對技術工作如此反感

作者:萬子婳
大學畢業即失業,技工缺口破千萬!為何社會對技術工作如此反感

曾經在某大院校的脫貧大會上,馬雲的一番話可以說是語驚四座,她說:

中國現在不缺大學,不缺研究院,更不缺博士後。我們的大學已經很多了,真正稀缺的是素質優秀的職業技術學校。中國有14億人,不是人人都需要考上大學才能為社會做貢獻,很多人需要去職業學校深造,來學習能直接服務社會的技術!

大學畢業即失業,技工缺口破千萬!為何社會對技術工作如此反感

此話一出,得到了很多人的認可,實際上咱們現在的情況确實如此,大學生待業人數多大五六百萬,但是進階技術工種的缺口卻達到了一兩千萬,兩組數字的劇烈反差讓人們不禁反思,問題究竟出在了哪裡?

大學畢業即失業,技工缺口破千萬!為何社會對技術工作如此反感

.01

中國技工稀缺

第43屆世界技能大賽上,中國代表團參加了29個比賽項目,并取得了較往年更加優異的成績。但是高興之餘,我們也看到了與南韓、德國、日本等世界制造大國的明顯差距。

比如在本次世界技能大賽中,南韓代表團參加了全部50個項目的角逐。而大陸隻參與了其中焊接、制造團隊挑戰賽、美發、汽車噴漆等29個項目的比賽,前兩屆則參與得更少。

這顯然與大陸作為世界上的人口大國、第二大經濟體,在舉辦着世界上最大規模的職業教育的地位是嚴重不相稱的。

大學畢業即失業,技工缺口破千萬!為何社會對技術工作如此反感

而且,更值得關注的是,南韓參加的50個項目中,無論是從任務完成,還是品質,在比賽過程中都表現出了顯著優勢。

要知道,在賽場上,選手們展現的是個人技藝,但是在賽場外,卻代表的是一個國家技能人才隊伍的總體實力水準。

而技能人才隊伍同樣也是支撐國家制造業發展進步的根基,甚至可以說,這樣的人才隊伍,對推動一個國家經濟的高質高量發展有着舉足輕重的作用。

大學畢業即失業,技工缺口破千萬!為何社會對技術工作如此反感

而事實也同樣證明,無論是從人才儲備還是素質而言,中國距離技能強國還有很大差距。

據統計,如今大陸進階技勞工才的缺口已經超過了2000萬。此外,根據相關調查顯示,中國的進階技工占比也遠遜于全球制造業發達國。比如日本,整個産業勞工隊伍中進階技工占比40%,德國則是50%,而中國這一比例卻僅為5%。

更可怕的事實是,30年前中國進階技工占比就是5%,這意味着,我們30年都沒有建構任何成熟的技工教育訓練體系,技工培養體系一直停滞不前。

大學畢業即失業,技工缺口破千萬!為何社會對技術工作如此反感

更令人感到沮喪的是,求職者們顯然沒有關注過進階技工的稀缺問題。2023年高校畢業生飙增到1158萬,其中公務員依然是現今年輕人夢寐以求的首選崗位,報考人數超過300萬,競争比例是77:1,最熱門崗位競争比高達3572:1。

然後,咱們的就業市場就出現了這樣一個奇怪的現狀:企業表現出“用工難”,而求職者則表現出“找工作難”!

按理來說,一個理想狀态下的國家工業人才結構,應該是一個科學家、十個工程師、一百個科技人才。而中國目前的進階技工和需求崗位的比例已經達到了1:10,那麼,是什麼導緻了國家的進階技工短缺呢?

大學畢業即失業,技工缺口破千萬!為何社會對技術工作如此反感

.02

進階技工短缺的根源

1.教育體制的問題

“知識才能改變命運”,這句話似乎已經深深烙印在人們心中。古有科舉,今有聯考。人們往往覺得,通過學習知識就一定能改變命運。

而當今社會的風氣下,學曆可能不是求職當中的必要因素,但絕對是基本要素,它就是你的敲門磚。再加上,職業技術學校在社會各界又普遍被輕視為“差生聚集地”,大學才是成功學子的容身之處。

觀念的偏見導緻了對技術學校的輕視,也嚴重影響了技術教育的品質,打擊了學子的積極性。

大學畢業即失業,技工缺口破千萬!為何社會對技術工作如此反感

而且,儲蓄對孩子将來的發展考慮,上普通高中、上大學就業範圍更廣,上職高、中專、高職高專,雖然有一技之長,但就業面較窄。

更為關鍵的一點是,普高和職高還存在待遇的差別:比如同樣進一家國企、央企或者事業機關,職高中專出來的隻能當勞工,而且一輩子隻能當勞工,就算幹的再高,最多隻是年年當勞模。

但是想要提上去,一紙大學大學學曆的要求就将通道堵死,是以有遠見的家長也更願意讓孩子上高中考大學,畢竟有了學曆就打通了上升的通道。

體制内如此,體制外進民企差距就更大了。

大學畢業即失業,技工缺口破千萬!為何社會對技術工作如此反感

而且,職高中專出來大多幹的都是體力活,大學學曆出來幹的多是腦力活,比如坐在辦公室搞設計、搞研發,二者之間拿到的薪水,更是天壤之别。

此外,職高和技校中專出來的學生可替代性也更強,先不說機械替代,将來年齡大了幹不動了,企業出于效率考慮,也會更願意選擇年輕且反應快的勞工。是以,這麼多弊端,怎麼不打擊孩子進職高的積極性呢?

大學畢業即失業,技工缺口破千萬!為何社會對技術工作如此反感

2.崗位的穩定性。

國人選擇工作永遠是穩定優先,其次是待遇、福利等等。很顯然,與公務員、醫務人員、煙草鐵路對比,技術工種就很難獲得國人的認同。再加上自動化技術對技術工種所造成的沖擊,人們自然會對技術工種的穩定性憂心忡忡。

而且,資本也不願意花費更多财力和時間去培養技術人才,疊加社會對技校的偏見(比如現在依舊有不少人覺得技校生低人一等),更加劇了技術工種從業人員的稀缺。

大學畢業即失業,技工缺口破千萬!為何社會對技術工作如此反感

.03

人才稀缺的對策

要解決這種困境,就需要從多方面入手。既要潛移默化的令人們放下對技工的偏見;同時還要提高對技術性人才的福利待遇,這點國外許多國家就做的非常好。

比如德國,一名大學生白領的平均年薪為3萬歐元,而一名技工的平均年薪則為3.5萬歐元,同時德國政府也十分“關照”職業教育,技校學生每年可以獲得4100歐元的學習經費。并且在校生學習期間如果被企業内定,則需要按照政策每月向該生支付600~800歐元的學習津貼。

在這一系列政策的推動下,德國每年都能吸引多達65%的國中生,自願放棄高中、大學,選擇進入各種職業學生深造。

大學畢業即失業,技工缺口破千萬!為何社會對技術工作如此反感

再比如日本,日本對于技術型人才也有類似的優待政策:隻要能在日本住滿一年,就能獲得永久居住權,這在全球範圍内都吸引了大量的技術型人才。

是以,我們想要改變技工缺口現狀,也需要提高技工在國人心中的社會地位,提升對技術人才的待遇福利,這樣才能吸引更多人才投身高于技工行業。​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