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書刊導覽 | 期刊導航(2023/6-4)

作者:國際城市規劃
書刊導覽 | 期刊導航(2023/6-4)

設計藍綠基礎設施

Designing Green and Blue Infrastructure

源自:Urban Design International, 2023, 28(3): 169-171.

作者:Glyn Everett, Olalekan Adekola, Jessica Lamond, et al.

推薦:徐苗,重慶大學建築城規學院。[email protected]

藍綠基礎設施如公園綠地、濕地、池塘和屋頂綠化等,已經成為目前城市設計實踐的關鍵要素之一。在過去,城市中的藍綠要素、自然與半自然空間以及修複性空間的設計僅限于景觀建築領域;随着城市化持續推進、氣候危機日益加劇,人們開始逐漸重視城市設計中藍綠空間和基礎設施的規劃與建設。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藍綠基礎設施在緩解城市密度和人口數量劇增、調節城市氣候、提供廣泛生态服務、促進公衆健康福祉和改善城市環境品質(空氣品質、水質、生物多樣性等)方面扮演着關鍵角色。

本期專刊以“藍綠基礎設施”為主題,共收錄了5篇文章,對藍綠基礎設施的實踐和認知展開了多元讨論,涵蓋社群參與、城市食品供給、環境公正性、規劃評估和綠色城市評價等多個領域,進而為探索一種更加綠色可持續的城市設計提供新的了解和思路。第一篇文章認為社群參與對于“正确”實施藍綠基礎設施以及提供可持續解決方案至關重要,并提出了一套适用于規劃與開發藍綠基礎設施的社群參與架構。第二篇文章介紹了全球範圍内逐漸興起的一種城市開放景觀和食品生産模式——“城市食品森林”。文章讨論分析了多功能城市食品森林的設計指南,并探讨如何将其融入公共場所并鼓勵公衆參與。第三篇文章介紹了華沙市内重要城市綠地從現代主義至今的設計轉變,探讨了綠色基礎設施在政策導向和規劃理念轉變下設計方法和理念的發展脈絡。第四篇文章将公平的公園可達性視為環境正義的重要目标,并以土耳其伊茲密爾一個社群公園為例開展規劃評估實證分析。最後一篇文章分析了約旦城市中心區綠色城市評價指數,研究優先考慮城市土地利用以及綠色基礎設施建設,旨在為約旦這樣的開發中國家的城市中心區提供一種可持續的城市評估工具。

書刊導覽 | 期刊導航(2023/6-4)

拓寬高速公路能減少擁堵嗎?

Do Highway Widenings Reduce Congestion?

源自:Journal of Economic Geography, 2023, 23(4): 871-900. https://doi.org/10.1093/jeg/lbac034

作者:Ioulia V Ossokina, Jos van Ommeren, Henk van Mourik

推薦:沈靜,中山大學地理科學與規劃學院。[email protected]

王少谷,中山大學地理科學與規劃學院。[email protected]

高速公路拓寬是近年來發達國家的主要公路建設方式,它可以提高道路通行效率,緩解交通擁堵,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然而現有研究對高速公路拓寬的短期福利效應關注較少,特别是考慮到拓寬的内生性和動态性的情況。本研究以荷蘭為例,分析了發生在城市間的高速公路拓寬對擁堵時段行駛時間和交通流量的影響,以及這些影響在6年内随時間、空間和日内不同時間段的變化。

研究利用荷蘭高速公路探測器回路的縱向微觀資料,以拓寬路段20公裡範圍内的區域為分析單元,采用雙向固定效應模型和工具變量法,控制了拓寬時間和地點的随機性以及其他可能的内生性問題,估計了拓寬對行駛時間和交通流量的動态影響。研究發現,拓寬能夠顯著降低擁堵時段的行駛時間,并引起交通流量的強勁增長。上述效應在拓寬後立即出現并持續了至少6年,且在空間上有明顯的差異。

此外,本研究進一步計算了拓寬的其他效應,包括施工期間的時間損失、拓寬後的行駛時間節省、行程重排的收益,以及拓寬的建設和維護成本。結果表明:拓寬後6年内累積的福利收益很大,可以抵消40%的投資成本;拓寬會導緻10公裡範圍内的就業和商業空間的輕微重新配置設定,但對人口的影響不明顯。以上發現說明拓寬為旅行者帶來了短期好處,也解釋了為什麼政府盡管知道擁堵問題長期來看不會消失,但仍願意花錢建設更多的道路。UPI

排版 | 顧春雪

書刊導覽 | 期刊導航(2023/6-4)

本文為本訂閱号原創

書刊導覽 | 期刊導航(2023/6-4)
書刊導覽 | 期刊導航(202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