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天開幾百個榴蓮,工具都累了”,實地調查榴蓮價格大跳水

作者:濟甯新聞網
“一天開幾百個榴蓮,工具都累了”,實地調查榴蓮價格大跳水

随着榴蓮進入采摘旺季,開始大量上市,“榴蓮一斤跌破10元 ”“廣西榴蓮100元5個”等話題的熱度也在不斷攀升,不免讓大衆好奇“水果之王”為何會價格跳水,“榴蓮自由”真的要來了嗎?

5月12日,《華夏時報》記者在北京市内走訪生鮮超市的時候發現,碩大的榴蓮往往被擺在店裡顯眼的位置,諸如“榴蓮忘返”“榴蓮臭寶找媽媽”等宣傳闆花樣繁多。在此情況下,榴蓮的銷售場面也異常火爆,攤位前圍着諸多消費者正在挑選榴蓮,等着從業人員開果的工作台前也排起了長隊。

“一天開幾百個榴蓮,工具都累了”,實地調查榴蓮價格大跳水

“前幾天逛超市的時候,榴蓮還是40多元一斤,當時覺得比較貴,沒想到今天再看都降到25.9元了。”排隊等着從業人員幫忙取出果肉打包的消費者王女士對記者感慨道。

超市的銷售人員在熱情地推銷着榴蓮時表示,泰國金枕榴蓮售價為25.9元/斤,越南幹堯榴蓮售價19.89元/斤,相比月初下降了一成多,對比去年同期價格也更便宜。

“從供求來看,供給大于需求,是以價格有所下降,榴蓮價格不會回歸到2023年初價格大幅度上漲的情況。具體而言,泰國和越南的貨量集中到市;與此同時,泰國産地幹旱,到貨熟度不均勻,有爆裂果,需要降價出清,導緻價格差異大;另外,國産榴蓮也在加快量産。目前,海南榴蓮的種植面積已經接近4萬畝,2024年的産量較2023年有兩到三倍的提升,大概有200噸,雖産量與市場消費量相差甚遠,但随着國産榴蓮的産量逐漸上升,未來市場對進口榴蓮的依賴将一定程度減小。”中國消費經濟學會副理事長、北京工商大學商業經濟研究所所長洪濤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榴蓮銷售火爆

在榴蓮的零售端火熱的情況下,在榴蓮批發端,北京的“果盤子”新發地市場中銷售氛圍也格外濃厚。

《華夏時報》記者在走訪新發地市場的果品批發市場精品一區發現,幾乎每個水果攤位上都有榴蓮出售,價格集中在23元/斤—40元/斤範圍,但也有商家挂出榴蓮特價15.9元/斤的牌子,各個攤位邊上都堆滿了開過的榴蓮殼子。而在新發地市場的國際榴蓮館裡,每個攤位上的榴蓮也都摞成了“小山堆”,不乏商戶一邊線下銷售,一邊通過“直播”線上帶貨,前來購買榴蓮的消費者紛紛圍着挑選,人頭攢動。

在國際榴蓮館的榴蓮價格仍保持在30元/斤左右。對此,商戶李先生告訴《華夏時報》記者,榴蓮根據品質不同而價格有所差異。A類榴蓮可以保四房果肉,雙A類榴蓮則能保5房果肉,而一些價位過低的榴蓮可能是一些小果、次果,品質和口感無法保證。是以,不乏商家選擇低價出售,或能以此招攬消費者。

“今年榴蓮很便宜,相比往年降價時間有所提前,已經達到了曆史同期最低水準。”李先生表示,今年泰國受氣候變化影響,榴蓮儲存周期變短,是以供貨商更着急出貨,帶動了榴蓮價格的下降。國内市場随行就市,整體價格也開始下降。

“一天開幾百個榴蓮,工具都累了”,實地調查榴蓮價格大跳水

據北京新發地市場官網,4月30日,越南幹堯榴蓮的平均價格為21元/斤,相比3月20日的37.5元/斤,每斤下降16.5元;泰國金枕榴蓮的平均價格為27元/斤,相比3月10日的40.5元/斤,每斤下降了13.5元。

“目前,市場的行情方面,一箱32斤的高品質A貨榴蓮,在700到800元之間。對比年初時,每箱1000元以上的行情,下降幅度在40%左右。當下榴蓮價格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供應量比較充足。新發地市場每天有15個貨櫃到20個貨櫃的銷量,大約在300噸。”北京新發地市場宣傳部部長童偉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一天開幾百個榴蓮,工具都累了”,實地調查榴蓮價格大跳水

事實上,5月以來,新發地市場的榴蓮交易呈現出增長趨勢。據童偉介紹,目前,新發地的榴蓮交易分為大批發配送和新鮮小時達兩種方式,目前通過新鮮小時達,即直播帶貨方式,賣得好的賬号,一天能賣30多萬元的榴蓮。“五一”長假後,每天榴蓮的交易量從六七輛,已經增長到了十幾車,增速比較快。未來,根據消費需求的增長,新發地市場的榴蓮供應量還有一定的提升。

“榴蓮價格下降後,整體銷售情況有所增加。”李先生一邊說着,一邊将因開榴蓮而有些松動的鉗子重新綁好,“一天開幾百個榴蓮,工具都累了。”

何時實作“榴蓮自由”

長期以來,榴蓮的供應量相對有限,主要依賴于東南亞國家如泰國、馬來西亞等的進口,而全球範圍内對榴蓮的需求卻持續高漲,特别是在中國、新加坡等地,榴蓮被視為高端水果,市場需求旺盛。這種供不應求的局面直接推高了榴蓮的價格,使其成為一種奢侈品般的存在。

“近期内榴蓮價格的驟降,正是供需平衡調整的結果。”盤古智庫進階研究員江瀚告訴《華夏時報》記者,榴蓮價格的“腰斬”現象與進口量的顯著增加密切相關。随着供應鍊的優化、物流效率的提升以及産地豐收等因素,榴蓮的市場供應量大幅上升,打破了原有的供需格局,價格自然應聲而落。這不僅反映了市場的靈活性,也展現了榴蓮産業對市場變化的快速響應能力。其次,中國作為全球榴蓮消費大國之一,其市場規模和消費能力對國際榴蓮市場有着不可忽視的影響。随着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居民生活水準的提高,對榴蓮等高端進口水果的需求日益增長,促使更多國家将目光投向中國市場。為了滿足中國消費者的胃口,各國榴蓮出口商紛紛加大對中國市場的供應,這無疑加劇了市場競争,為價格下調提供了可能。

根據海關總署資料顯示,2023年,大陸進口的新鮮榴蓮超過142.59萬噸,價值約67.16億美元,與2022年相比,增長了72.87%。

據此前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報道,彙豐銀行2023年公布的報告稱,得益于中國消費者對榴蓮的喜愛,全球榴蓮需求同比飙升400%。中國市場占全球榴蓮需求的91%,過去兩年,中國進口了價值達60億美元(約合人民币437億元)的榴蓮。

擁有如此龐大的市場需求,大陸榴蓮市場未來會如何發展?

對此,中國礦業大學(北京)管理學院碩士生企業導師、中親農有限公司總裁支培元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大陸榴蓮市場具有顯著的發展潛力,這得益于消費者對健康食品需求的增長,以及龐大的消費基數。預計随着市場競争加劇,産品差異化和品質提升将成為吸引消費者的重要手段。榴蓮産業的标準化、品牌化發展,以及供應鍊的優化,将共同推動大陸榴蓮市場的成熟和擴張。

“榴蓮作為一種獨特的熱帶水果,具有豐富的營養價值和獨特的口感,深受消費者的喜愛。随着人們生活水準的提高和消費觀念的轉變,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注重健康飲食和品質生活,榴蓮作為一種高品質水果,其市場需求自然會不斷增長。此外,随着電商平台的興起和物流技術的不斷進步,榴蓮的銷售管道也在不斷拓展,這為榴蓮市場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援。”農文旅産業振興研究院常務副院長袁帥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國産榴蓮上市消息的傳出,不乏消費者對實作“榴蓮自由”産生了期待。那麼,“榴蓮自由”真的要來了嗎?

“目前,中國市場上的榴蓮主要依靠泰國、越南、菲律賓和馬來西亞,國産的榴蓮幾乎不出島,體量小,基本上還沒有上市,沒有商品化。”是以,童偉認為,當然國産榴蓮對目前國内大市場影響較小。

洪濤表示,随着大陸對外開放程度進一步擴大,大陸自産榴蓮也在加快量産,目前,海南榴蓮的種植面積已經接近4萬畝,2024年的産量較2023年有兩到三倍的提升,大概有200噸左右。從長期來看,國産榴蓮産量與市場消費量相差甚遠,雖然随着國産榴蓮的産量逐漸上升,未來市場對進口榴蓮的依賴将一定程度減小,但市場的主要份額仍然是進口為主。是以,對價格影響的主要因素仍然是進口榴蓮。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