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華文化】從灌溉工程遺産中看中華文明五大突出特性‖李雲鵬

作者:方志四川

從灌溉工程遺産中看中華文明五大突出特性

李雲鵬

在中華文明五千年的發展曆程中,灌溉工程始終持續支撐着農業經濟發展,至今仍是國家糧食安全的基礎保障。灌溉工程遺産具有突出的曆史價值、科技價值、文化價值,豐富的灌溉工程遺産也展現了中華文明連續性、創新性、統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的五大突出特性。

中華民族的生活因大江大河的流動而綿延,而灌溉對于中華文明的持續發展同樣有着重要支撐作用。考古發現證明,早在1萬多年前,大陸就已出現比較成熟的稻作農業。近5000年前的良渚遺址出土了約10噸的炭化稻米,證明當時的稻作農業已發展到相當規模,而灌溉工程的支撐顯然是必不可少的。公元前1600多年的商都遺址發掘出完整的灌溉幹支渠系,實證了當時較高的灌溉水準。春秋戰國時期是灌溉工程建設的第一次高潮。彼時,秦代三大水利工程都江堰、鄭國渠、靈渠相繼建成,前兩者都是灌溉工程,而靈渠也在唐代之後逐漸發揮灌溉功能。曆朝曆代不斷維系發展老工程、開拓建立新工程,建設的各類陂渠閘堰數不勝數,推動灌溉農業開發空間不斷拓展。

【中華文化】從灌溉工程遺産中看中華文明五大突出特性‖李雲鵬

5000年前的良渚遺址出土了約10噸炭化稻米(張衛東 攝)

【中華文化】從灌溉工程遺産中看中華文明五大突出特性‖李雲鵬
【中華文化】從灌溉工程遺産中看中華文明五大突出特性‖李雲鵬

鄭州商都遺址博物院展出的複原石砌水渠

目前大陸已申報成功的世界灌溉工程遺産項目,有公元前6世紀的芍陂,有公元前3世紀的都江堰、鄭國渠等,也有清代始建的東風堰、近代建成的洛惠渠,不同曆史時期建立的代表性灌溉工程都有分布,充分反映出中國灌溉農業文明整體發展的連續性。此外,如芍陂、都江堰、鄭國渠、甯夏引黃古灌區等,衆多灌溉工程遺産能夠延續運用數百上千年,反映出大陸灌溉工程發展的連續性。

【中華文化】從灌溉工程遺産中看中華文明五大突出特性‖李雲鵬

安徽壽縣芍陂

【中華文化】從灌溉工程遺産中看中華文明五大突出特性‖李雲鵬

四川都江堰寶瓶口

【中華文化】從灌溉工程遺産中看中華文明五大突出特性‖李雲鵬

陝西鄭國渠鄭國湖

【中華文化】從灌溉工程遺産中看中華文明五大突出特性‖李雲鵬

甯夏引黃古灌區(青銅峽)

随着人口不斷南遷,經濟重心逐漸南移,灌溉工程建設的拓展在空間上總體呈現出從北向南的趨勢。從地形角度看,灌溉工程的建設條件呈現從平原盆地逐漸向丘陵、高山,向濱河、濱湖、濱海灘塗,向低窪沼澤、湖區水面發展。農業灌溉用水條件随之呈現出“由易到難”的趨勢,推動灌溉工程技術實作由簡單向複雜、由以臨時性工程設施為主向以永久性工程設施為主的技術創新發展,其間,灌溉形式、體系規劃、結構設計、材料工藝、管理制度都在不斷創新以适應新的條件和需求。

大陸現有的世界灌溉工程遺産,蘊含着豐富的創新理念及技術典型,對現代水利發展有着重要的參考價值。如都江堰、甯夏引黃古灌區以無壩引水為代表的低影響開發模式及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治水理念;鄭國渠、黃河河套等多沙河流引水淤灌的政策及技術;浙江麗水通濟堰是最早修建的拱形堰壩,幹渠儲存有曆史最悠久的水上立交工程;它山堰、木蘭陂、千金陂、槎灘陂、五門堰、天寶陂、白霓堰等儲存至今的古代大型砌石結構,反映了曆史時期不同地質條件、江河水文條件下傳統水利工程建造地基處理、結構設計、材料工藝的高超水準;霍泉嚴格的灌溉用水制度等,展現了曆史時期灌溉管理官民結合、具體可行、嚴格有效的制度體系……

【中華文化】從灌溉工程遺産中看中華文明五大突出特性‖李雲鵬

都江堰原貌

【中華文化】從灌溉工程遺産中看中華文明五大突出特性‖李雲鵬
【中華文化】從灌溉工程遺産中看中華文明五大突出特性‖李雲鵬

甯夏古灌溉區

【中華文化】從灌溉工程遺産中看中華文明五大突出特性‖李雲鵬
【中華文化】從灌溉工程遺産中看中華文明五大突出特性‖李雲鵬

内蒙古河套灌區

【中華文化】從灌溉工程遺産中看中華文明五大突出特性‖李雲鵬

浙江麗水通濟堰拱形攔河壩

【中華文化】從灌溉工程遺産中看中華文明五大突出特性‖李雲鵬

甯波它山堰

【中華文化】從灌溉工程遺産中看中華文明五大突出特性‖李雲鵬

福建莆田木蘭陂錢四娘像

【中華文化】從灌溉工程遺産中看中華文明五大突出特性‖李雲鵬

江西撫州千金陂遺址

【中華文化】從灌溉工程遺産中看中華文明五大突出特性‖李雲鵬

江西泰和縣槎灘陂

【中華文化】從灌溉工程遺産中看中華文明五大突出特性‖李雲鵬

陝西城固縣五門堰

【中華文化】從灌溉工程遺産中看中華文明五大突出特性‖李雲鵬

福建福清市天寶陂

【中華文化】從灌溉工程遺産中看中華文明五大突出特性‖李雲鵬

湖北崇陽白霓堰的石枧堰呈折線形(吳淘淘攝)

灌溉的發展對促進和維護國家統一、國富民強、社會穩定有着重要的基礎支撐作用。

在大陸現有的世界灌溉工程遺産中,鄭國渠、靈渠的建設,直接推動了秦王朝的統一,在中華文明發展史上有着重要的曆史地位。靈渠灌溉功能的拓展,為保障湘桂走廊戰略通道的穩定與暢通,維系嶺南地區的統一,發揮了重要作用。甯夏引黃古灌區、河套灌區的建設發展,為曆史時期乃至現在西北地區的農業經濟發展、社會穩定、人民安居樂業,持續發揮着重要支撐保障作用。薩迦古代蓄水灌溉系統、紫鵲界梯田等為少數民族地區農業發展、多民族融合及地區社會穩定,發揮了重要支撐作用。與此同時,國家長期統一穩定也為灌溉農業的持續發展提供了保障。

【中華文化】從灌溉工程遺産中看中華文明五大突出特性‖李雲鵬

廣西靈渠铧嘴與大小天平

灌溉農業及糧食生産直接關系人類生存發展,是以灌溉文化具有包容性特點,能夠與不同地區文化、不同民族文化、不同宗教文化和諧共存、融合發展。

四川夾江的東風堰原名“毗盧堰”,幹渠在千佛岩下穿行而過,灌溉工程與佛教文化有機融合。都江堰的治水三字經、六字訣等均由道士總結凝練,曆史上都江堰灌溉工程與道教文化融合發展、互相成就。山西洪洞縣霍泉的灌溉用水管理,與中鎮霍山山神之子明應王的水神崇拜、佛教的廣勝上下兩寺密切相關。紫鵲界梯田灌溉農業文化與區域衆多少數民族文化,河套地區兩大引黃灌溉農業文化與回族、蒙古族文化,薩迦古代蓄水灌溉系統與藏族文化等,在曆史發展過程中充分融合,衍生出獨具區域特色的灌溉文化。灌溉工程遺産普遍建有水神廟、龍王廟等,大都屬道教民間信仰範疇,道教借助灌溉公共事業來提升影響力,灌區管理則借助宗教、水神崇拜樹立權威并增強凝聚力,反映出曆史上灌溉工程與各類民間信仰共存互促的關系。

【中華文化】從灌溉工程遺産中看中華文明五大突出特性‖李雲鵬
【中華文化】從灌溉工程遺産中看中華文明五大突出特性‖李雲鵬

四川夾江東風堰原名“毗盧堰”,幹渠在千佛岩下穿行而過。

【中華文化】從灌溉工程遺産中看中華文明五大突出特性‖李雲鵬

四川都江堰的治水三字經、六字訣

【中華文化】從灌溉工程遺産中看中華文明五大突出特性‖李雲鵬
【中華文化】從灌溉工程遺産中看中華文明五大突出特性‖李雲鵬

山西洪洞縣霍泉源頭與廣勝寺水神廟壁畫

【中華文化】從灌溉工程遺産中看中華文明五大突出特性‖李雲鵬
【中華文化】從灌溉工程遺産中看中華文明五大突出特性‖李雲鵬

湖南新化紫鵲界梯田

【中華文化】從灌溉工程遺産中看中華文明五大突出特性‖李雲鵬

西藏薩迦古代蓄水灌溉系統

中華民族是熱愛和平的民族,以農為本、安土重遷,習慣落地生根、艱苦創業,就地謀發展,灌溉工程遺産普遍反映出中華民族的和平性特點,展現植根在民族血液中的和平基因。曆朝曆代灌溉工程的建設和維護,往往都是為了就地解決人口溫飽、穩定民生等基本的生存和發展需求,所有灌溉工程遺産在發展中,都展現出這一特點。灌溉工程的建設展現了國家和人民對發展本地農業、穩定民生、安居樂業的強烈願望,是維護和平、保障和平的基石。

科學保護灌溉工程遺産,深入挖掘和宣傳灌溉文化,對堅定文化自信、赓續曆史文脈、推進新時代水利高品質發展,具有重要的曆史意義和現實意義。

【中華文化】從灌溉工程遺産中看中華文明五大突出特性‖李雲鵬

本文載《中國水利報》2023年11月9日第5版

作者簡介:李雲鵬,1985年生,博士,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進階工程師,主要從事水利史、水利遺産保護研究工作,現任水利史研究所副所長、水利遺産保護重點實驗室主任、水利遺産保護與研究國家文物局重點科研基地副主任,兼任中國水利學會水利史與水利遺産專委會秘書長。近年來,在大運河水利遺産研究及保護、世界灌溉工程遺産申報及保護研究、區域水利遺産調查及保護研究等方面開展了大量工作,取得顯著進展。主持或作為核心成員參與完成各類科研項目研究項目40餘項,發表論文40餘篇,主編或參編專著10餘部,相關成果獲省部級科技獎勵1項、其他獎勵6項。

來源:中國水利報·水文化專刊

作者:李雲鵬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