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往日50元一斤吃不起,如今賣出“白菜價”,榴蓮跌落“神壇”了?

作者:生活家的食光
往日50元一斤吃不起,如今賣出“白菜價”,榴蓮跌落“神壇”了?

前言:

榴蓮,這個名字在很多人心中代表着一種極端的味覺體驗。有人對其獨特的香氣無法抗拒,而有人則對其濃烈的氣味避之不及。但無論愛與不愛,榴蓮在水果界的地位都是無可争議的——被譽為“水果之王”。要知道,以前吃榴蓮,那可是非常奢侈的,一個3斤左右的榴蓮買下來,就要一張百元大鈔了,這還算是小個榴蓮,一旦個頭大一點的,好幾百元就花出去了。

往日50元一斤吃不起,如今賣出“白菜價”,榴蓮跌落“神壇”了?

家裡的媳婦雖然喜歡吃,但也經不住三天兩頭這麼花錢的,是以榴蓮在大衆人心中,那就是奢侈水果的代表,就如常年高價的車厘子一樣,隻能偶爾嘗鮮,要當飯吃的話,那就隻能是富二代才行了。

榴蓮是什麼水果

要了解榴蓮,咱就全面來好好地認識一下它。榴蓮,學名Durio zibethinus,屬于錦葵科榴蓮屬,原産于東南亞的熱帶雨林中。它是一種大型的常綠喬木,樹幹可高達25米,結出的果實重達幾公斤,表面覆寫着尖銳的硬刺。榴蓮的果實内部含有豐富的果肉,味道獨特,甜中帶苦,口感細膩,營養價值極高。

往日50元一斤吃不起,如今賣出“白菜價”,榴蓮跌落“神壇”了?

榴蓮的主要産地集中在東南亞,尤其是泰國和馬來西亞。這兩個國家不僅氣候适宜榴蓮生長,而且擁有悠久的榴蓮種植曆史。印度尼西亞和越南也是重要的榴蓮生産國。這些國家的榴蓮品種繁多,各有特色,滿足了全球消費者不同的口味需求。

不過在2015年之前,榴蓮的主産地還是泰國和馬來西亞,越南是後來趕上的。如今越南和泰國是全球最大的榴蓮産地,每年産能超過了全球總量的70%之多。

往日50元一斤吃不起,如今賣出“白菜價”,榴蓮跌落“神壇”了?

再看大陸的榴蓮,在中國,榴蓮的種植主要集中在海南、廣東和雲南等熱帶地區。由于氣候和土壤條件的限制,國産榴蓮的産量相對較低,無法滿足國内日益增長的消費需求。近年來,随着農業科技的進步和種植技術的提升,國産榴蓮的産量有所增加,但與進口榴蓮相比,仍存在較大差距。

正是由于這個原因,大陸市場上的榴蓮還主要是來自進口為主。由于國内産量有限,進口榴蓮在大陸市場上占據了主導地位。泰國和越南作為榴蓮的主要生産國,其産品占據了大陸進口榴蓮的絕大部分。這兩個國家的榴蓮品種豐富,品質優良,深受國内消費者的喜愛。特别是貓山榴蓮、香枕榴蓮深受消費者青睐。

往日50元一斤吃不起,如今賣出“白菜價”,榴蓮跌落“神壇”了?

大陸的榴蓮進口量

根據網上的相關資料來看,2023年中國從越南進口的榴蓮數量為493,183噸,價值約21.37億美元,占中國進口榴蓮總量的34.59%。而在2021年,中國從越南地區進口的榴蓮數量為48960千克。可以看出,從2021年到2023年,中國從越南進口的榴蓮數量有了顯著增長,而且是飛速增長了。

再看泰國榴蓮的進口量,根據網上的相關資料來看,2023年中國從泰國進口的榴蓮數量為928,976噸,價值約45.66億美元,占中國進口榴蓮總量的65.15%。而在2021年,中國從泰國進口的榴蓮數量為821,540噸,進口金額為42.05億美元。這些資料表明,中國是泰國榴蓮的主要進口國,且進口量呈現逐年增長的趨勢。

往日50元一斤吃不起,如今賣出“白菜價”,榴蓮跌落“神壇”了?

榴蓮為何價格那麼高?

榴蓮之是以昂貴,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生産成本高:榴蓮樹從種植到結果需要8-10年的時間,而且對生長環境要求嚴格,這增加了生産成本。

運輸和儲存難度大:榴蓮果實大且重,運輸成本較高。同時,榴蓮成熟後極易變質,儲存和運輸過程中需要特别小心。

市場需求旺盛:随着人們生活水準的提高,對榴蓮這種高端水果的需求日益增長,市場供不應求,價格自然居高不下。

往日50元一斤吃不起,如今賣出“白菜價”,榴蓮跌落“神壇”了?

撇開以上幾點來說,還有一點是進口貨:目前國内産量根本無法支援市場的消費,是以大多數榴蓮都是進口的,進口的榴蓮自然要比國産的貴許多,至少成本上就可以展現出來了。

為何國内的榴蓮産量那麼低呢?為何國人不多種一點,不要讓泰國和越南把這份錢給賺了?

國産榴蓮産量低的原因主要有:

氣候和土壤條件限制:榴蓮對生長環境有特殊要求,中國大部分地區并不适合榴蓮生長。

種植技術有待提高:與東南亞國家相比,中國在榴蓮種植技術方面還有一定差距。

市場認可度:國産榴蓮在品質和口感上與進口榴蓮相比,還需要進一步提升消費者的認可度。

往日50元一斤吃不起,如今賣出“白菜價”,榴蓮跌落“神壇”了?

總結起來就是我們氣候沒有優勢,适合種植的地方少之又少,種植技術還不夠成熟,種種原因就導緻了榴蓮産量上不去。

榴蓮為何今年這麼便宜?一箱才280元?

從近幾日的榴蓮價格來看,不少地區的榴蓮價格都開始降價了。便宜的有人曬出隻需要280元就能買到一箱重重的榴蓮了,簡直跟撿寶一樣了。榴蓮價格今年為何這麼便宜?難道要賣出白菜價了嗎?

從上面我們知道,泰國和越南的榴蓮幾乎占據了大陸的整個榴蓮市場了。另外從進口資料的變化來看,越南的進口量呈現暴漲翻倍模式,僅僅2024年這小半年時間,越南的榴蓮進口量就接近了泰國,這就是要搶奪泰國在中國的榴蓮市場了。

往日50元一斤吃不起,如今賣出“白菜價”,榴蓮跌落“神壇”了?

外行人看不到什麼,但泰國的榴蓮出口資料明顯出現了下滑趨勢。在泰國榴蓮産地,現在榴蓮基本都要處于滞銷狀态,隻因出口大陸的數量驟降導緻。為了搶回原有的榴蓮市場,泰國也是狗急跳牆了,隻能從價格上去做手腳,那就是降價賣。

其實榴蓮價格下跌,業内人士早有預見了。泰國開始通過降低出口價格來吸引消費者,這導緻了榴蓮價格的下降。泰國慌了,自己好好的一場生意,現在越南突然來攪局了,那不得采取一點措施才可以嗎?

那泰國也沒有什麼好辦法,隻能對大陸出口降價啊,這樣可以吸引大陸從泰國進口更多的榴蓮。明眼人也都知道,有價格優勢的,自然會選擇價格低的。

往日50元一斤吃不起,如今賣出“白菜價”,榴蓮跌落“神壇”了?

而越南看到泰國搞價格戰了,那幹脆就也開始降價,這就促使榴蓮價格從源頭開始降價了。還有一點不能忽視的是,随着國内種植技術的提升,國産榴蓮開始逐漸形成競争力,對進口榴蓮市場構成了一定的沖擊。

另外一個根本原因是,現在正值夏季,榴蓮大量上市,也會拉低了整體的榴蓮價格,不會像前期供不應求那樣,價格高高在上。

往日50元一斤吃不起,如今賣出“白菜價”,榴蓮跌落“神壇”了?

榴蓮要“自由”了

随着榴蓮價格的下降,消費者似乎迎來了“榴蓮自由”的時代。一箱280元,每斤約15元的價格,讓更多人能夠享受到榴蓮的美味。當然現在榴蓮價格降下來的,大家在購買榴蓮的時候,也不要一味貪圖便宜,畢竟便宜也不一定有好貨哦。在對比價格的時候,也要學會如何去挑選果肉飽滿,新鮮的榴蓮。

下面我就教大家一些挑選榴蓮的辦法吧!

購買榴蓮時,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技巧來挑選出品質較好的榴蓮:

往日50元一斤吃不起,如今賣出“白菜價”,榴蓮跌落“神壇”了?
  1. 觀察外形:選擇個頭較大且外形圓潤的榴蓮,通常這樣的榴蓮果肉較多。底部較平的榴蓮通常被稱為“母榴蓮”,肉質較豐富。
  2. 檢查外殼顔色:成熟的榴蓮外殼顔色較深,呈現黃褐色,而青色的榴蓮尚未完全成熟。
  3. 捏尖刺:用手指捏相鄰的兩個尖刺,如果感覺柔軟且有彈性,表明榴蓮成熟度較好。
  4. 聞氣味:成熟的榴蓮會散發出特有的濃郁香味,如果聞到酒精味,則可能過熟。
  5. 檢查果柄:新鮮的榴蓮果柄較為粗壯,顔色鮮豔,幹癟的果柄可能意味着榴蓮不夠新鮮。
  6. 聽聲音:拿起榴蓮輕輕搖晃,如果能聽到或感覺到果肉輕微碰撞的聲音,說明果肉已經成熟且可能脫離了果殼。
往日50元一斤吃不起,如今賣出“白菜價”,榴蓮跌落“神壇”了?
  1. 觀察果殼上的鼓包:榴蓮的鼓包通常對應着内部的果肉,鼓包越多,可能意味着果肉越多。
  2. 避免開裂過大的榴蓮:雖然開裂的榴蓮看似成熟,但夏天開口過大的榴蓮容易受到細菌感染,不建議選購。
  3. 考慮榴蓮的“身材”:選擇形狀均勻、沒有明顯凹陷或畸形的榴蓮,這樣的榴蓮通常果肉分布均勻。

通過這些技巧,你可以提高挑選到肉多、味道甜美的榴蓮的機率。不過,由于榴蓮是一種非常個性化的水果,不同人的口味偏好可能不同,是以購買時還需結合個人口味進行選擇。

往日50元一斤吃不起,如今賣出“白菜價”,榴蓮跌落“神壇”了?

但價格的下降是否意味着品質的降低?國産榴蓮能否在這場價格戰中突圍而出?這些問題仍然值得我們關注。對于榴蓮降價,大家覺得對我們生活有影響沒有?歡迎留言說說你們的看法!

榴蓮的故事還在繼續,它在市場中的地位也在不斷變化。作為消費者,我們期待的不僅是價格的合理,更關心的是品質的保證。随着國内外榴蓮産業的發展,相信未來我們能夠享受到更多物美價廉的榴蓮。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