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95年,村頭寡婦滿頭大汗來我家借雞蛋,可進屋就把門反鎖對着我笑

作者:初八沒煩惱

【本内容為改編長篇虛構小故事,請理性觀看,切勿對号入座】

寡婦們前是非多,這話誰都聽過,這話也誰都懂,但我們村裡的寡婦似乎有點不大一樣,我們村村頭住着個寡婦小張,小張每天都打扮的花枝招展,要知道這姑娘以前還曾經是個高材生,在村子裡待着,确實呆的有點憋屈。

要說小張的故事,也是說來話長,小張的父母在村子裡算是特别普通的一家,這家人家裡有五個兒子,一個女兒,小張是大女兒,剩下這五個兒子跟老大的年歲也差不了多少。

由于小張他家重男輕女,是以無論小張本人再怎麼努力,也得不到父母的關心,被人擠兌了,也絕對不會替女兒出頭,平時在家裡有什麼好吃的,好喝的都緊着這五個男孩。

小張的父母很老實,在村子裡也算是不起眼,但是值得信賴的人,但他們家這五個兒子被嬌生慣養的很驕縱,每天不學無術,到處惹是生非,誰家的孩子要是被打了,被欺負了,大半都是張家這五個兒子幹的。

第一開始,張家這對父母還會站出來替孩子們道歉,後來他們就直接把女兒推出去當擋箭牌,日子久了,村民們對這一家人就頗有微詞,尤其是總被當擋箭牌的小張,村裡人就更是不待見這個小姑娘。

一是大家已經習慣把這孩子當成一個出氣筒,二是覺得在這樣的人家兄弟都這麼不靠譜,小姑娘也好不了哪去,再則是這孩子常年被所有人批評,已經成了一條滾刀肉,被人批評了,還嬉皮笑臉的,本來村民第一開始還挺心疼這個被拿出來當擋箭牌的女孩。

95年,村頭寡婦滿頭大汗來我家借雞蛋,可進屋就把門反鎖對着我笑

看到他嬉皮笑臉的模樣,也心疼不起來了,張家人的口碑是越來越差,小姑娘在家裡的日子過的也是越來越苦,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小姑娘知道自己在家裡沒什麼好果子吃,是以每天都刻苦學習。

小張的爸媽是不願意讓小張好好學習的,在這些人眼裡,小姑娘要是好好學習,那就意味着她長大要遠走高飛,到時候就不好管了,這孩子要是真的跑到天南海北的地方去了,他們最後就算是想找都找不着。

不過小張還是很聰明的,父母不讓學習,他就苦苦哀求村子裡的老師們和校長,村子裡的孩子學習成績都比較差,唯一一個看得上眼,而且有可能跑到城裡去讀好學校的,就他這一個孩子。

哪怕就是為了給村子裡長個臉,老師們和校長們也扛着壓力替小張完成心願,但無論老師和學校的校長怎麼堅持,雖然小張已經獲得了上學的權利,但上學的開銷他們是一分也不花。

本來張家人是想借着這一點讓小姑娘就範,但沒想到的是,小姑娘也有自己的主意,既然不給花錢學費,那就自己掙吧,真是這姑娘白天時候學習,等快到晚上的時候又給别人家去幫工。

時不時的還去教其他孩子學習,村裡的人雖然不待見張家人,而且也不願意跟着一家人往來,但小張學習這麼好,還願意給孩子輔導功課,幹家務,一些村民們就動搖了意識到,這孩子其實也沒有那麼壞,是以同意孩子們跟小姑娘接觸,而且還給小姑娘不少錢當學費。

就這樣一天天的下去,小姑娘可算是考上了城裡的好學校,從上中學開始,一直到上大學,這孩子從來都沒回過家,更是沒往家裡回過一分錢。

村子裡的人經常把這件事情拿出來說道,不過村裡人可從來沒有說過小張的壞話,他們都說小張是個可憐人,是個聰明人,知道自己在家不受待見,就好好學習,給自己争了一口氣。

95年,村頭寡婦滿頭大汗來我家借雞蛋,可進屋就把門反鎖對着我笑

現在已經成好大學的學生了,以後的前途可以說是無上光榮,除了說小張兒以外,村民們還說起張家其他人。

當年張家夫婦偏偏就是要兒子五個大小夥子,直接就把張家給吃窮了,偏偏這幾個人還都不學無術,在村子裡面各種幹壞事,讓人生厭,于是村裡人已經徹底厭惡張家,其他人在傳言裡還沒少被編排張家人的壞話。

說他們當時是如何虐待小姑娘,如何偏心五個兒子,結果最後被五個兒子吃窮,如今已經起不來了,張家人聽到這些話之後,也是氣不打一處來,經常被當成垃圾桶的女兒不回家了,五個兒子一個争氣的也沒有,家裡的田地還等着張家的,這對老夫妻來幹活,這日子過的是越來越苦。

這些人不想着他們的日子是如何混到這個地步的,還非得拐着彎的想女孩的不好,如果女孩當時沒有好好學習,在家裡幹活,或者說專門去輔導五個弟弟的學習,肯定現在張家人的日子都過得紅紅火火的。

張家的這幾個人把日子過的不好的原因全都歸結在小姑娘的身上,而且打流言傳開之後就一直想要騙小姑娘回家,他們曾經借着節假日的機會,一路走進城裡,想讓孩子回村裡呆着,小姑娘當然知道這對老夫妻和自己所謂的五個兄弟打的是什麼主意。

是以小張一直很警惕,不願意跟他們走,而且還改了自己的位址,這對老夫妻看姑娘不上當,最後想了一個絕佳的馊主意,辦了一場假葬禮,所有人都信以為真,五個兄弟靠着哭慘,從别人手上拿到了小張的位址,就這樣,小張就被騙回來了。

95年,村頭寡婦滿頭大汗來我家借雞蛋,可進屋就把門反鎖對着我笑

本來姑娘是不願意來的,畢竟這一家人都不是什麼好果子,結果小張剛來村裡,張家人就開始詐屍了,把村民們吓了一跳,不說小姑娘還被永久的扣押在村子裡,隔天姑娘就被嫁給了一個老光棍。

老光棍打老婆,上一個老婆就沒的不明不白,這麼一個如花似玉的大姑娘,為了十幾畝地嫁給了一個老光棍,村裡人真的是越想越氣。

更讓村民們替小姑娘感到惋惜的是,盡量在被父母騙回來之前,在城裡已經談好一個重要工作了。

事業沒了,人還被騙,回到村子裡面加一個打媳婦的老鳏夫,這換給誰誰不得崩潰,村子裡的人,無論男女老少,就總會去關心這個小姑娘過的究竟如何。

果不其然,第一開始小張也是被老男人打的鼻青臉腫的,村民們去看望小張,結果不知道小張是怎麼想的,把他們都給罵走了。

人們都不知道小張這是為什麼,後來也不再像以前那樣可憐這個總被打的姑娘,就在小張結婚之後的第二年,老光棍因病去世了,很多人都說小張的好日子要來了,在村子裡的日子過得苦,能跑就跑吧。

但令所有人感到詫異的是,小張沒有逃跑,反而是在老光棍去世之後,就跟很多男人不清不楚,總是跑到有家室的人家裡去借東西。

95年,村頭寡婦滿頭大汗來我家借雞蛋,可進屋就把門反鎖對着我笑

有的時候是借點兒大蔥,有的時候是借點兒調料,或者借點兒雞蛋,村子裡面不缺這種東西,是以很多人都願意借。

隻不過後來有人發現有不對的地方,這姑娘似乎總是挑隻有男人在家的時候才去找其他人借東西,後來這姑娘的風評是越來越不好。

一些小媳婦和大媽就在村頭去讨論這姑娘到底是想幹什麼,在結婚之後終于本性暴露了嗎?

于是在他們的編排下,這姑娘跟張家人一塊成了罪大惡極的人,本來靠着大女兒嫁妝禮這幾十畝田地,張家的大兒子和二兒子都已經開始說媒說親了,不過因為大女兒的風評不好,婚事也告吹了。

就在大兒子二兒子婚事告吹的當天,小寡婦跑到我家去借東西,是要拿兩個雞蛋,來的時候小張跑的大汗淋漓的,家裡就我一個人,但我畢竟是單身,也沒忌諱什麼,把東西拿給她,但小張卻一反常态,說要我拿着兩個雞蛋跟他一塊去他家。

我雖然有點介意,但是想到張家人曾經的做法,再加上倆兒子被退婚的事,我怕小張會被張家人給圍攻,是以跟着小張去了她家。

沒想到剛到小張家,小張就把門反鎖,一臉壞笑的看着我,剛好張家的人也後腳就到小張家,這時候小張就在屋裡邊喊起來,說今天已經完事了,明天接着再來吧,明天來的時候記得多付一個雞蛋錢。

這下可是掉進黃河都洗不清了,張家人擡手就要打,結果巴掌還沒落到我臉上,警察們就來了,抓住了要鬧事的張家人,這些年來,無論是小張被騙結婚,還是被前夫毆打的證據,都被小張送出上去,而且今天張家人來鬧事,也在小張的掌控範圍内。

然後小張跟我鄭重道歉,還用村子的大喇叭把這些年的苦水都倒了出來,也和其他被誤解的男人們道了歉。

95年,村頭寡婦滿頭大汗來我家借雞蛋,可進屋就把門反鎖對着我笑

在這之後,曾經鬧得全村都雞飛狗跳的小寡婦再次消失,不過在小寡婦消失之前,所有編排過小張的男人和女人們都跑到他家門口送上了自己的一點東西,有大蒜,有調料,有雞蛋,還有蔬菜水果,隔天小寡婦就帶着這些東西走了,自此之後,再也沒有回來。

至于小張的這五個弟弟,到現在都沒人理他們,估計會變成他們的姐姐小張的前夫那樣的人吧,是以做人還是不要太偏心,都是自己的孩子,手心手背都是肉,女孩不能被随意輕視,更不能如此不公平對待小姑娘,偏心的父母是帶不好孩子的。

如果張家夫婦沒有那樣苛責自己的女兒,也不會落得這樣的結局,雖然說窮養兒富養女,但也不是貧窮要養兒子富貴了才養女兒,适當的給兒子磨砺,才能讓男子漢頂天立地,适當的對女兒嬌慣一些,才會讓這些女孩在未來面對一些男人的哄騙的時候,清醒的意識到自己即将被騙,這樣的教育模式對于孩子們來說才是正常的。

在困境中的小姑娘們也要像小張一樣,盡量的為自己争取一切權利,好好學習,給自己博一個光明的出路,哪怕全世界都背叛自己,但學曆能力絕對不會背叛自己。

【本内容為改編長篇虛構小故事,請理性觀看,切勿對号入座】

(本作品為短篇小說,情節純屬虛構,如有雷同,純屬巧合。所有人物、地點和事件均為藝術加工,并非有意冒犯或貶低任何個人、團體或組織,不涉及的其它方面,均與現實無關,不含任何隐射,切勿對号入座。藝術來源于生活,卻高于生活,文章情節具有偶然性和片面性,隻是單純為了增加可讀性,不含博人眼球的目的,不能以偏概全,不可上升到現實,最終目的是為了讓讀者了解,達到倡導社會正能量的目的,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圖檔來源于網絡,如侵權請聯系删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