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95年,村头寡妇满头大汗来我家借鸡蛋,可进屋就把门反锁对着我笑

作者:初八没烦恼

【本内容为改编长篇虚构小故事,请理性观看,切勿对号入座】

寡妇们前是非多,这话谁都听过,这话也谁都懂,但我们村里的寡妇似乎有点不大一样,我们村村头住着个寡妇小张,小张每天都打扮的花枝招展,要知道这姑娘以前还曾经是个高材生,在村子里待着,确实呆的有点憋屈。

要说小张的故事,也是说来话长,小张的父母在村子里算是特别普通的一家,这家人家里有五个儿子,一个女儿,小张是大女儿,剩下这五个儿子跟老大的年岁也差不了多少。

由于小张他家重男轻女,所以无论小张本人再怎么努力,也得不到父母的关心,被人挤兑了,也绝对不会替女儿出头,平时在家里有什么好吃的,好喝的都紧着这五个男孩。

小张的父母很老实,在村子里也算是不起眼,但是值得信赖的人,但他们家这五个儿子被娇生惯养的很骄纵,每天不学无术,到处惹是生非,谁家的孩子要是被打了,被欺负了,大半都是张家这五个儿子干的。

第一开始,张家这对父母还会站出来替孩子们道歉,后来他们就直接把女儿推出去当挡箭牌,日子久了,村民们对这一家人就颇有微词,尤其是总被当挡箭牌的小张,村里人就更是不待见这个小姑娘。

一是大家已经习惯把这孩子当成一个出气筒,二是觉得在这样的人家兄弟都这么不靠谱,小姑娘也好不了哪去,再则是这孩子常年被所有人批评,已经成了一条滚刀肉,被人批评了,还嬉皮笑脸的,本来村民第一开始还挺心疼这个被拿出来当挡箭牌的女孩。

95年,村头寡妇满头大汗来我家借鸡蛋,可进屋就把门反锁对着我笑

看到他嬉皮笑脸的模样,也心疼不起来了,张家人的口碑是越来越差,小姑娘在家里的日子过的也是越来越苦,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小姑娘知道自己在家里没什么好果子吃,所以每天都刻苦学习。

小张的爸妈是不愿意让小张好好学习的,在这些人眼里,小姑娘要是好好学习,那就意味着她长大要远走高飞,到时候就不好管了,这孩子要是真的跑到天南海北的地方去了,他们最后就算是想找都找不着。

不过小张还是很聪明的,父母不让学习,他就苦苦哀求村子里的老师们和校长,村子里的孩子学习成绩都比较差,唯一一个看得上眼,而且有可能跑到城里去读好学校的,就他这一个孩子。

哪怕就是为了给村子里长个脸,老师们和校长们也扛着压力替小张完成心愿,但无论老师和学校的校长怎么坚持,虽然小张已经获得了上学的权利,但上学的开销他们是一分也不花。

本来张家人是想借着这一点让小姑娘就范,但没想到的是,小姑娘也有自己的主意,既然不给花钱学费,那就自己挣吧,真是这姑娘白天时候学习,等快到晚上的时候又给别人家去帮工。

时不时的还去教其他孩子学习,村里的人虽然不待见张家人,而且也不愿意跟着一家人往来,但小张学习这么好,还愿意给孩子辅导功课,干家务,一些村民们就动摇了意识到,这孩子其实也没有那么坏,所以同意孩子们跟小姑娘接触,而且还给小姑娘不少钱当学费。

就这样一天天的下去,小姑娘可算是考上了城里的好学校,从上中学开始,一直到上大学,这孩子从来都没回过家,更是没往家里回过一分钱。

村子里的人经常把这件事情拿出来说道,不过村里人可从来没有说过小张的坏话,他们都说小张是个可怜人,是个聪明人,知道自己在家不受待见,就好好学习,给自己争了一口气。

95年,村头寡妇满头大汗来我家借鸡蛋,可进屋就把门反锁对着我笑

现在已经成好大学的学生了,以后的前途可以说是无上光荣,除了说小张儿以外,村民们还说起张家其他人。

当年张家夫妇偏偏就是要儿子五个大小伙子,直接就把张家给吃穷了,偏偏这几个人还都不学无术,在村子里面各种干坏事,让人生厌,于是村里人已经彻底厌恶张家,其他人在传言里还没少被编排张家人的坏话。

说他们当时是如何虐待小姑娘,如何偏心五个儿子,结果最后被五个儿子吃穷,如今已经起不来了,张家人听到这些话之后,也是气不打一处来,经常被当成垃圾桶的女儿不回家了,五个儿子一个争气的也没有,家里的田地还等着张家的,这对老夫妻来干活,这日子过的是越来越苦。

这些人不想着他们的日子是如何混到这个地步的,还非得拐着弯的想女孩的不好,如果女孩当时没有好好学习,在家里干活,或者说专门去辅导五个弟弟的学习,肯定现在张家人的日子都过得红红火火的。

张家的这几个人把日子过的不好的原因全都归结在小姑娘的身上,而且打流言传开之后就一直想要骗小姑娘回家,他们曾经借着节假日的机会,一路走进城里,想让孩子回村里呆着,小姑娘当然知道这对老夫妻和自己所谓的五个兄弟打的是什么主意。

所以小张一直很警惕,不愿意跟他们走,而且还改了自己的地址,这对老夫妻看姑娘不上当,最后想了一个绝佳的馊主意,办了一场假葬礼,所有人都信以为真,五个兄弟靠着哭惨,从别人手上拿到了小张的地址,就这样,小张就被骗回来了。

95年,村头寡妇满头大汗来我家借鸡蛋,可进屋就把门反锁对着我笑

本来姑娘是不愿意来的,毕竟这一家人都不是什么好果子,结果小张刚来村里,张家人就开始诈尸了,把村民们吓了一跳,不说小姑娘还被永久的扣押在村子里,隔天姑娘就被嫁给了一个老光棍。

老光棍打老婆,上一个老婆就没的不明不白,这么一个如花似玉的大姑娘,为了十几亩地嫁给了一个老光棍,村里人真的是越想越气。

更让村民们替小姑娘感到惋惜的是,尽量在被父母骗回来之前,在城里已经谈好一个重要工作了。

事业没了,人还被骗,回到村子里面加一个打媳妇的老鳏夫,这换给谁谁不得崩溃,村子里的人,无论男女老少,就总会去关心这个小姑娘过的究竟如何。

果不其然,第一开始小张也是被老男人打的鼻青脸肿的,村民们去看望小张,结果不知道小张是怎么想的,把他们都给骂走了。

人们都不知道小张这是为什么,后来也不再像以前那样可怜这个总被打的姑娘,就在小张结婚之后的第二年,老光棍因病去世了,很多人都说小张的好日子要来了,在村子里的日子过得苦,能跑就跑吧。

但令所有人感到诧异的是,小张没有逃跑,反而是在老光棍去世之后,就跟很多男人不清不楚,总是跑到有家室的人家里去借东西。

95年,村头寡妇满头大汗来我家借鸡蛋,可进屋就把门反锁对着我笑

有的时候是借点儿大葱,有的时候是借点儿调料,或者借点儿鸡蛋,村子里面不缺这种东西,所以很多人都愿意借。

只不过后来有人发现有不对的地方,这姑娘似乎总是挑只有男人在家的时候才去找其他人借东西,后来这姑娘的风评是越来越不好。

一些小媳妇和大妈就在村头去讨论这姑娘到底是想干什么,在结婚之后终于本性暴露了吗?

于是在他们的编排下,这姑娘跟张家人一块成了罪大恶极的人,本来靠着大女儿嫁妆礼这几十亩田地,张家的大儿子和二儿子都已经开始说媒说亲了,不过因为大女儿的风评不好,婚事也告吹了。

就在大儿子二儿子婚事告吹的当天,小寡妇跑到我家去借东西,是要拿两个鸡蛋,来的时候小张跑的大汗淋漓的,家里就我一个人,但我毕竟是单身,也没忌讳什么,把东西拿给她,但小张却一反常态,说要我拿着两个鸡蛋跟他一块去他家。

我虽然有点介意,但是想到张家人曾经的做法,再加上俩儿子被退婚的事,我怕小张会被张家人给围攻,所以跟着小张去了她家。

没想到刚到小张家,小张就把门反锁,一脸坏笑的看着我,刚好张家的人也后脚就到小张家,这时候小张就在屋里边喊起来,说今天已经完事了,明天接着再来吧,明天来的时候记得多付一个鸡蛋钱。

这下可是掉进黄河都洗不清了,张家人抬手就要打,结果巴掌还没落到我脸上,警察们就来了,抓住了要闹事的张家人,这些年来,无论是小张被骗结婚,还是被前夫殴打的证据,都被小张提交上去,而且今天张家人来闹事,也在小张的掌控范围内。

然后小张跟我郑重道歉,还用村子的大喇叭把这些年的苦水都倒了出来,也和其他被误解的男人们道了歉。

95年,村头寡妇满头大汗来我家借鸡蛋,可进屋就把门反锁对着我笑

在这之后,曾经闹得全村都鸡飞狗跳的小寡妇再次消失,不过在小寡妇消失之前,所有编排过小张的男人和女人们都跑到他家门口送上了自己的一点东西,有大蒜,有调料,有鸡蛋,还有蔬菜水果,隔天小寡妇就带着这些东西走了,自此之后,再也没有回来。

至于小张的这五个弟弟,到现在都没人理他们,估计会变成他们的姐姐小张的前夫那样的人吧,所以做人还是不要太偏心,都是自己的孩子,手心手背都是肉,女孩不能被随意轻视,更不能如此不公平对待小姑娘,偏心的父母是带不好孩子的。

如果张家夫妇没有那样苛责自己的女儿,也不会落得这样的结局,虽然说穷养儿富养女,但也不是贫穷要养儿子富贵了才养女儿,适当的给儿子磨砺,才能让男子汉顶天立地,适当的对女儿娇惯一些,才会让这些女孩在未来面对一些男人的哄骗的时候,清醒的意识到自己即将被骗,这样的教育模式对于孩子们来说才是正常的。

在困境中的小姑娘们也要像小张一样,尽量的为自己争取一切权利,好好学习,给自己博一个光明的出路,哪怕全世界都背叛自己,但学历能力绝对不会背叛自己。

【本内容为改编长篇虚构小故事,请理性观看,切勿对号入座】

(本作品为短篇小说,情节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所有人物、地点和事件均为艺术加工,并非有意冒犯或贬低任何个人、团体或组织,不涉及的其它方面,均与现实无关,不含任何隐射,切勿对号入座。艺术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文章情节具有偶然性和片面性,只是单纯为了增加可读性,不含博人眼球的目的,不能以偏概全,不可上升到现实,最终目的是为了让读者理解,达到倡导社会正能量的目的,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