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馬克龍喜歡讀什麼書?

作者:閱讀時代雜志
馬克龍喜歡讀什麼書?
馬克龍曾在采訪中說過“無法想象我的生活中沒有書”。透過他鐘愛的書和作家,我們或許可以一窺這位最年輕法國總統的精神世界。

法國總統馬克龍喜愛閱讀,尤其熱衷文學、哲學及曆史類書籍,自稱“沒有一天不想讀書”,“那些書的作者們是我不可取代的同伴”,其個人風格及執政理念亦深受案頭書的影響。

浪漫不羁的法蘭西文學

馬克龍自幼在祖母家普讀法國文學經典,至今将文學置于閱讀的中心,認為“文學不是消遣,而與生活密不可分,講述我們的經驗,充實我們的人生,把我們帶到陌生的道路,打開未曾料想的遠方。”法蘭西文學打開了馬克龍的精神探索之路,也造就了他不甘平凡的性格。

馬克龍喜歡法國古典文學的語言,特别是“亞曆山大體”(興起于12世紀法國的一種詩歌形式),認為其“用詞簡約、節奏微妙”,最欣賞十七世紀古典主義劇作家讓·拉辛的《貝蕾妮絲》。中學時,馬克龍曾改編并出演戲劇《喜劇的藝術》,在劇中穿插了許多亞曆山大體詩,大獲成功。登上政治“舞台”後,他同樣熱衷且擅于通過展現語言和表演風度來提升個人政治魅力。法國當代文學家中,馬克龍最欣賞帕斯卡·基尼亞爾“言簡意赅的睿智”,評價其“以深邃的目光審視曆史,為我們過于流于表面的當下指點迷津”。

馬克龍承認自己着迷于“那些生活中遇到陌生事物、危險、廣袤空間的浪漫主義人物”,如司湯達《巴馬修道院》中的主人公法布利斯,贊賞其“天真勇敢,奮不顧身上路”,也喜歡夏多布裡昂筆下的勒内。馬克龍自稱對流浪漢小說感興趣,認為此類作品能夠傳達出人世間的豐富多彩及情感的變化多端,具有“像世界開放的意識”“與複雜性為友的精神”,塞利納的《茫茫黑夜漫遊》對其産生了很大影響。馬克龍也自诩為“加缪的信徒”,面對挑戰與沖突時,“要用《局外人》中炙熱的白色陽光來照亮現實,不加掩飾地展示現實”,“要說出我們的失敗,道明我們的禁忌”。

馬克龍認為“世間最珍貴的莫過于能掌控自己的生活,充分發揮個人才能”,非常欣賞具有自由意志與生活經曆的作家,“希望成為司湯達、羅曼·加裡、勒内·夏爾那樣的人”。他常重讀司湯達的《紅與黑》,認為紀德的《人間食糧》是“獻給生命、自然、欲望的頌歌”,更稱波德萊爾的《惡之花》“從未離身”,是“一本關于世界和心靈的枕邊書”。青少年時,馬克龍懷揣“巴爾紮克夢”,創作過名為《巴比倫,巴比倫》(未出版)的小說,也曾報考巴黎高等師範學院(法國文史類最高學府),雖最終未果,但認為文學創造“是一種始終存在的誘惑”,未來可能會卷土重來。

務實理性的哲學巨著

青年時期,馬克龍通過閱讀開啟了哲學思考,認識到“哲學有助于建構”“沒有哲學,行動隻是稀裡糊塗的言行舉止”。從政後,他與思想界保持密切聯系,常打聽政治哲學領域的新書,尋求會見關注公共事務的知識分子。妻子布麗吉特曾形容馬克龍是“變成銀行家和政治家的哲學家”。

馬克龍青少年時期最早接觸的是法國當代哲學家馬塞爾·孔什的作品,進入大學預科班後,他開始接受系統的古典哲學教育,花了很多時間讀康德、亞裡士多德、笛卡爾、黑格爾等大師之作。馬克龍自稱,康德的書給他帶來很大觸動,使他真正走入哲學的世界。馬克龍推崇康德的《永久和平論》,曾在2022年10月通路梵蒂岡時向教皇方濟各贈送1796年法文版譯著。

馬克龍在22歲時結識了法國哲學巨匠保羅·利科,并曾擔任後者的哲學助手。在利科身邊工作的兩年,馬克龍“重新學習哲學”,并認識到“政治才是知識、思想與現實更感性的聯系”。馬克龍的執政方針在很多方面也呼應了利科的思想。一是掌控語言力量。利科為解釋學泰鬥,出版了《論解釋》《解釋的沖突》等著作,倡導給語言賦予政治意涵。作為利科精神繼承人的馬克龍,則擅長通過創設并解釋概念去兜售政策主張、掌控話語權。二是強調中間調和。利科被稱為超越“非此即彼”思想的倡導者。馬克龍則标榜自己“非左非右”,在政策上往往“既要,又要”,以展現“尋求調和突出沖突的能力”。三是重視對話協商。利科在《論公正》中提出,要以民主主義形式,在“協商的水準面”與“權力的垂直線”之間找到交叉點。馬克龍指出要“把權力看作行動能力而不單是統治支配力量”,強調“親善”在民主對話中的價值。四是直面曆史問題。馬克龍一些涉及民族曆史的言論,也同樣呼應了由他協助利科編撰的著作《記憶、曆史、遺忘》。如馬克龍承認法在阿爾及利亞戰争中所犯下的罪行、在盧旺達大屠殺中應承擔的責任等,并最終尋求“與曆史和解”。

愛國自強的曆史傳記

除文學和哲學外,馬克龍也喜愛閱讀曆史類書籍,希望能從法國的光輝曆史和英雄人物中獲得靈感與激勵,尤其常讀與戴高樂相關的曆史傳記。

馬克龍深受戴高樂追求大國地位、獨立自主等戰略思想的影響,戴高樂的回憶錄(主要指《戰争回憶錄》《希望回憶錄》)常伴其左右。在馬克龍的總統官方照片中,《戰争回憶錄》就攤開放在辦公桌上。《戰争回憶錄》是戴高樂1953年暫時退出政壇并隐居鄉間後耗費數年心血撰寫的巨著,是戴高樂以第一人稱從個人和法國角度對第二次世界大戰進行的整體性回憶。戴高樂回憶錄中“法蘭西如果不偉大,就不成其為法蘭西”“法國的聲音、行動和伸出去的手應是自由的”等經典表述常出現在馬克龍的政治話語中,成為馬克龍以戴高樂為榜樣,勵志重振法國和歐洲的寫照。

法國解放勳章獲得者之一于貝爾·傑爾曼對于二戰的回憶錄《對法國的希望》也曾出現在馬克龍案頭。傑爾曼于1940年法國淪陷後前往倫敦加入戴高樂的自由法國部隊繼續戰鬥,1944年被戴高樂授予法國解放勳章。傑爾曼在回憶錄中寫到:“當解放勳章獲得者中的最後一個人去世,火焰就會熄滅,但燃燒的餘燼将永存。”2021年10月12日,傑爾曼去世,享年101歲,是最後一個去世的解放勳章獲得者。馬克龍在悼念儀式上高度評價傑爾曼為法國解放事業做出的貢獻,稱“他的一生忠于國家、富于勇氣,在抵抗運動中堅持到底……。随着時間的推移,傑爾曼也成為所有愛國者的象征”。

馬克龍讀書,讀的是曆史,思考的是現實。在這個變亂交加的“大争之世”,法國人的浪漫,再加上東西方悠久的哲學交流和務實合作,可以嘗試共同帶領世界,走出一條大國合作的新路。

來源:微信公衆号“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

作者:慕陽子(現代院歐洲研究所法國研究室主任)

編輯:景晨

【聲明:本号為“全民閱讀推廣”官方公益賬号,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标注錯誤或其它不妥之處,請聯系我們。我們将及時更正。謝謝】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