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别騙小孩了,刀子嘴父母都是玻璃心,豆腐心父母怎會長出刀子嘴?

作者:生活時代

大家好,我是萌仔媽!

父母愛的方式有很多種,但有一種愛的表達最沖突,就是“刀子嘴,豆腐心”,一邊想對孩子付出愛,又一邊攻擊孩子。

01

”我在我媽嘴裡永遠一無是處”

實習的時候我和小冰在一個組,又分在同一個寝室。

室友們都是一隻腳剛踏出校園,一隻腳剛邁入社會的同齡人,這個年齡就是再不戀家,也會偶爾給家裡去個電話,或接到家裡的電話。

可小冰是個例外,她幾乎不跟家裡人通話,既不主動打,也不願意接,每次電話響了,總是挂掉了,再打字回兩句。

後來大家熟了,我問她,你不想家嗎?

小冰隻是淡淡的回,“想家,但我怕我媽”。

小冰說每次跟媽媽不管說什麼,媽媽總能把話題繞到她身上來,然後就是劈頭蓋臉的一頓輸出。

讀大學時,最初還和家裡通電話,後來,隻有需要生活費時,她才不得不給家裡去個資訊。

别騙小孩了,刀子嘴父母都是玻璃心,豆腐心父母怎會長出刀子嘴?

“在我媽嘴裡,我永遠一無是處。記得最深的話,是我媽說,你真是招人恨死了。我媽關于我的口頭禅是,我說你怎麼總是又蠢又沒用。”

小冰表示長大後是越來越怕跟媽媽說話。

小冰爸爸也勸過她, “媽媽隻是刀子嘴豆腐心,她有時候是脾氣急,但也是見不得别人比自己閨女好。”

可小冰心裡的疙瘩還是放不下,“我現在隻能想着盡量别和她争論,能躲就躲,可我還是無法接受,總覺得我媽真是豆腐心,那也是凍成了冰塊的,不然他說出來的話怎麼會那麼硬那麼狠?”

這話是小冰當時壓着嗓子說完的,雖然紅着眼眶,說話時也聽得出鼻音,還是強忍着不哭。

小冰也很沖突,媽媽的刀子嘴很紮心,說過的傷人的話,每一句都算數,三個字“豆腐心”,就推翻了一切嗎?不了解媽媽的“豆腐心”是不是又是自己錯了?

别騙小孩了,刀子嘴父母都是玻璃心,豆腐心父母怎會長出刀子嘴?

02

豆腐心不是刀子嘴的“保護色”。

比起口蜜腹劍的傷害,“刀子嘴”給人帶來的暴擊好像更直接,但隻要以“豆腐心”作為解釋,前面你所經曆的“狂風暴雨”,似乎都能被這一句話輕飄飄帶過,甚至讓這句話聽上去都有了一種褒義的色彩,隻因為背後裹挾着三個字“為你好”。

可是在親子關系中,“為你好”本就有着沉甸甸的分量,再加上“刀子嘴”刀刀入心,挨刀的孩子承受了多少,又忍受了多少?

孩子受傷以後再談“豆腐心”,就像一個假命題,真正柔軟的人,不會成為任何形式的“持刀人”。

别騙小孩了,刀子嘴父母都是玻璃心,豆腐心父母怎會長出刀子嘴?

03

刀子嘴就像慢刀磨肉

有句俗話: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

不管抱着怎樣的心态去抛出傷人的話,接住這些話的人,他們的直覺感受,才是對這些話,無聲的評判。

當一個人感到寒冷,還被人不斷的往懷裡塞冰,送冰的人卻一再告訴你,自己一片好心,在幫你适應寒冷。

已經凍僵的你,會了解體會他的善意,還是隻想一股腦的丢掉懷裡的冰塊,往手裡呵氣,逃向溫暖的角落,減少自己寒冷的體感和被凍傷的可能?

我想,你肯定是後者。

語言的寒冷一樣可以傷人,刀子嘴就像慢刀子磨肉,說出的每一句話,就是一次一次給孩子遞冰。

頑固性傷痛不是冰點的瞬間造成的,它是一點一點積聚的結果。

别騙小孩了,刀子嘴父母都是玻璃心,豆腐心父母怎會長出刀子嘴?

04

刀子嘴的父母常常有顆玻璃心

有人說刀子嘴的父母,就是刀子心。

這樣的“斷案”,反手捅了父母的心窩子,也誤導了孩子,去否定父母的一切。

很多父母真的是在付出,隻能說他們付出的方式錯了。

刀子嘴的父母往往是這2種,他們沒有刀子心,卻有一顆玻璃心。

别騙小孩了,刀子嘴父母都是玻璃心,豆腐心父母怎會長出刀子嘴?

*一種是控制欲強的父母。

控制欲強的父母,像玻璃一樣硬。

遇強更強,會反彈。

一切都要求孩子聽從他的心意,孩子敢反駁一下,那可就不得了啦!

“為你好”是基調,自己的經驗必須得到尊重,自己的犧牲必須要有個結果。

一旦感受權威受到了,就想在權力上赢了孩子,很多傷人的話,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說出來的。

直到孩子回歸到掌控,變得一切順從。

控制型的父母會感歎,“看吧,就像我說的一樣吧,下回還得聽我的,孩子不罵就飄,沒有比較就沒有進步。”

别騙小孩了,刀子嘴父母都是玻璃心,豆腐心父母怎會長出刀子嘴?

*另一種,教育無力的父母,這一類的父母像玻璃一樣脆。

很容易崩潰,一地碎渣。

這類父母在教育孩子時常常感到力不從心,但又想不到其他的解決辦法,在這樣的情況下,打罵往往就成了最直接快速的解決方式。

在《不要以為自己就是尺度》一書裡有一段給萌仔媽感觸很深:

“父母寂寞了就責備孩子太不活潑,父母想午睡了就覺得孩子弄出的噪音令人讨厭;

父母想讀書了就發現孩子不愛學習,父母想打球了就發現孩子不愛體育...... ”

很多父母總想看見自己期望的,可除了指責以外,從沒想過,到孩子的成長時間和心理空間去看看,不看,怎麼找到和孩子共同的頻率。

不同頻,沖突自然會出現,不僅是你覺得孩子做錯了,孩子也會覺得你錯了。

不同的是,

你覺得孩子錯了,你一直在說。

孩子覺得你錯了,他埋頭不敢說。

父母不停的說,嗓門越來越大,頭越擡越高。

孩子不敢說,哭聲越壓越小,頭越埋越低。

可是大聲的父母,并不是有理的父母,反而是因為沒有教育的方法和方向,才會認為教訓就是教育。

認為用刀子嘴,讓孩子服帖,教育的目的就達到了?

可這樣的教育隻是在打壓孩子,隻是在掩飾自己再教育中的無能感。

别騙小孩了,刀子嘴父母都是玻璃心,豆腐心父母怎會長出刀子嘴?

小結:

豆腐心的父母内在是溫暖的,外在是柔軟的,會用愛意來維護孩子,用了解來與孩子溝通。

刀子嘴的父母,因為自己的玻璃心,權威被挑戰,教育無力的情況下,容易被激怒,說出尖銳的話來傷害孩子。

是以别騙孩子了,“豆腐心”“刀子嘴”根本是兩種父母,又怎麼會是一個人?你說呢?

聲明:圖檔來源于網絡,與本文内容無關,侵權必删!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