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霍宏偉:昭陵兩駿望長安:追尋國寶流失的故事

作者:花家地考古文博文摘

#頭條創作挑戰賽#

“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南宋詞人辛棄疾的名句,我以它作為這本書的書名——望長安。我想象着,大唐昭陵的兩匹石駿,遠在異國他鄉,昂首天外,西望長安,何時返程,遙遙無期;我想象着,數以千萬計流失海外的中國文物遠離故土、欲歸不能的怅然與無奈。《望長安》,也許能夠表達流落海外華夏國寶的心聲。

望長安,念洛陽。在中國都城史上,長安與洛陽為漢唐兩京,帝王宅京之地,是中國古代璀璨文明的标志,中國文化的象征符号,本書所講的故事大多與其相關聯。相傳1928 年一場久下不停的雨,使得位于洛陽金村東北的田地下陷,金村大墓由此發現。實際上,早在前一年冬天,此地墓葬已遭盜掘。《懷履光去過金村嗎?》,重點講述了1927—1931 年洛陽金村戰國大墓珍貴文物被盜掘的史實,墓中各種随葬品漂泊異鄉,與加拿大傳教士懷履光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系,皇家安大略博物館是金村文物的主要收藏地。

霍宏偉:昭陵兩駿望長安:追尋國寶流失的故事

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館展出傳金村出土部分文物

民國時期,河南周口、許昌一帶漢墓遭到破壞。墓中出土一種作為建築材料的人像空心畫像磚柱,受到西方人的喜愛,散見于英國、法國、美國、加拿大等國一些博物館。《一“舉”兩得的人像柱》,探讨的是陳列于英國大英博物館中國館内的明星展品漢代人像磚柱。經過解讀我們可以看到,這種磚柱不僅具有承托牆磚的實用性,還起着鎮墓辟邪、保墓安甯等思想觀念方面的作用。

霍宏偉:昭陵兩駿望長安:追尋國寶流失的故事

陳列于大英博物館中國館的人像柱

在中原腹地大批古墓葬慘遭盜掘的同時,作為大陸古代先民佛教信仰重要載體的石窟寺造像也被恣意劫掠。20 世紀10—30 年代,某些外國人與中國古玩商串通一氣,大肆盜鑿河北響堂山石窟、山西天龍山石窟及河南龍門石窟佛教造像,緻使數量衆多的佛雕精品流失海外。《佛國莊嚴》記述了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博物館(以下或簡稱“賓大博物館”)藏中國北魏至遼金時期的佛教造像,諸如佛、菩薩、羅漢、天王、力士等雕像,反映出北魏至遼金人們的宗教信仰和藝術造詣。

霍宏偉:昭陵兩駿望長安:追尋國寶流失的故事

如果說佛教造像凝聚着古人某種虔誠與執着的話,那麼陵上石刻、墓内陶俑則顯示出墓主人生前的榮耀與不凡。大唐的輝煌,不僅記錄于史書之中,還通過留存至今的文物更加直覺地表現出來。1913 年,默默伫立于陝西醴泉縣(今禮泉縣)九嵕山北坡長達千年之久的唐太宗昭陵六駿中的兩駿石刻,被人盜運下山。1918 年,它們出現在美國費城賓大博物館的展廳中。這五年中,它們究竟踏上了一段什麼樣的神秘旅程?《昭陵石馬夜空嘶》嘗試解讀這個傳奇故事。2002—2003 年,考古學者對昭陵北司馬門遺址進行了大面積發掘,清理出六駿石座,對于了解昭陵六駿的原始環境提供了科學依據。

霍宏偉:昭陵兩駿望長安:追尋國寶流失的故事

清朝末年修築汴洛鐵路(隴海鐵路的前身),破壞了沿線洛陽邙山南麓的諸多古墓葬。其中一座唐墓出土了釉色鮮亮的三彩俑,卻痛失于海外。《誰是劉庭訓》解讀了藏于大英博物館一組唐代三彩俑的來源。以往有學者認為,這些俑出土于洛陽唐代“劉廷荀”墓。本書鈎沉索隐,考證這些三彩俑陪葬的墓主人應是“劉庭訓”,還找到了現藏于開封市博物館的劉庭訓墓志志石,它記述了忠武将軍劉庭訓曲折、生動的傳奇經曆。曾幾何時同葬一墓的三彩俑與志石,今天卻相隔萬裡,令人唏噓。

霍宏偉:昭陵兩駿望長安:追尋國寶流失的故事

國博展出大英博物館藏唐代三彩文官俑及其細節

與大英博物館藏唐代三彩釉陶馬不同,美國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藏有一件唐代彩繪騎馬女俑。《丫髻》就是關于這件出土于陝西關中地區唐墓騎馬女俑服飾的個案分析,進一步探讨唐代審美風尚的變化,初唐着裝的封閉性向盛唐開放性的轉變,展現出相容并蓄、開放包容的大唐氣象。

霍宏偉:昭陵兩駿望長安:追尋國寶流失的故事

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藏唐代騎馬女俑

無論是一批三彩俑,抑或是一件彩繪騎馬女俑,均以色彩取勝,體形高大,彰顯着李唐王朝的強盛國力,而形制較小的銅鏡,以其唯美的造型、精細的紋飾、金屬的質感,同樣吸引着海外博物館及藏家的注意力。日本泉屋博古館藏戰國、兩漢、唐宋等時期銅鏡兩百餘面,種類豐富,類型多樣。《納世界于掌中》從該館收藏的戰國、漢唐銅鏡入手,對流失海外的部分戰國動物題材銅鏡、東漢畫像鏡、唐代人物鏡與特種工藝鏡做了考證。從神話到曆史,從曆史到現實,銅鏡題材的逐漸變化,在鏡背上呈現出的是各具特色的紋飾與圖像,忠實記錄着時代變遷的印迹。

霍宏偉:昭陵兩駿望長安:追尋國寶流失的故事
霍宏偉:昭陵兩駿望長安:追尋國寶流失的故事

有了銅鏡,盛放鏡子的器具就更加真實、直覺地反映出古人對于銅鏡的珍愛程度。《鏡奁掩月》對大英博物館藏的北宋銀鏡盒定名與功能等問題進行探讨。我所提出此盒為銀鏡奁的觀點,得到了大英學者的肯定,并在改陳的新展覽中被參考借鑒,做了充分展示。

霍宏偉:昭陵兩駿望長安:追尋國寶流失的故事

大英博物館藏宋代銀鏡盒及其細部

上述研究專題論文的成稿與部分發表,與我最近十年來的學術深造和本職工作密切相關。2012年1—6 月,我有幸得到中國國家博物館課題資助,以“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博物館藏中國漢唐文物調查”為題,前往賓夕法尼亞大學訪學,對賓大博物館藏中國古代文物進行了較為系統、深入的觀摩研究;還對位于美國東部地區、收藏中國文物較為豐富的數家博物館做了考察,如費城藝術博物館、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華盛頓弗利爾美術館、波士頓美術館等,近距離觀賞到大量精美的中國文物珍品。這次美國之行令我收獲甚豐。訪學期間,應《文史知識》編輯部的約請,為該刊撰文四篇,分别在《文史知識》“特别關注”欄目連載,以圖文形式,向國内廣大讀者介紹了賓大博物館藏的部分中國文物。回國後,完成并發表一篇調查研究報告。本書所選《佛國莊嚴》《昭陵石馬夜空嘶》,即為2012年訪學成果的展現。

2013 年至今,我參加了中國國家博物館學者主持編纂的大型叢書《海外藏中國古代文物精粹》圖錄文物條目的撰寫工作,承擔了《英國大英博物館卷》《法國吉美博物館卷》《法國賽努奇博物館卷》《美國納爾遜- 阿金斯藝術博物館卷》《美國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卷》等卷文物的遴選及條目的寫作任務,同時擔任《日本泉屋博古館卷》《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館卷》編纂項目負責人。這些與古代文物研究密切相關的日常工作,為我創造了諸多他人難以接觸的學術良機。

2013 年,中國國家博物館開始編纂《日本泉屋博古館卷》,我具體負責部分文物條目的修改、補充及編輯工作。次年4 月, 我與國博同僚對日本泉屋博古館東京分館進行工作通路,會見館長小南一郎、廣川守等先生,就該卷合作出版事宜展開了較為充分的交流。經過雙方一年多的努力,《泉屋卷》于2016 年出版。泉屋博古館收藏豐富、鑄造精美的青銅器,給我留下深刻印象。尤其是該館收藏的兩百餘面中國古代銅鏡,自成體系,頗具特點。本書中的《納世界于掌中》一篇,就是以這些銅鏡為切入點,對散落海外的部分中國銅鏡做一概述,還提出了一些學術觀點和看法。

2015 年7 月,《英國大英博物館卷》寫作工作啟動,我撰寫條目的大英館藏文物有19 件(組)。2018 年11 月,我與國博同僚赴英國倫敦執行公務,實地考察了大英博物館,細緻觀察了陳列于該館内的中國文物,為進一步深入研究創造了良好條件。自2017 年至2020 年,我先後發表了三篇有關大英館藏中國古代文物的論文[1],觀點得到了大英博物館同行的充分肯定。

2017 年10 月,我承擔了《美國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卷》部分文物條目的寫作任務,對一件唐代彩繪騎馬女俑做了較為深入的個案分析。2020 年9 月,我參加國博舉辦的“中國古代服飾文物研究論壇”,送出并宣讀論文《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藏唐騎馬女俑服飾鑒微》。本書所選《丫髻》,即源于此文。

2018 年4 月,我擔任《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館卷》分卷主編,開始篩選文物,組織團隊,編纂該卷。民國時期,加拿大傳教士懷履光作為皇家安大略博物館的代理人,在中國境内收購大量文物,運回國内。其中,洛陽金村戰國大墓出土的許多文物收藏于皇家安大略博物館。本書首篇《懷履光去過金村嗎?》,就是我對金村流散文物持續關注三十多年後的一點收獲。

本書收錄的八篇論文,大多數是關于海外博物館藏中國古代文物的個案研究,主要運用的研究方法,可歸納為三種。

第一,采用實證的方法,一分材料說一分話。結論不是預設的,而是建立在對大量基礎材料進行對比、分析之後,推導出來的。比較法也是常用之法,“上挂下連,左右逢源”,“上下”是一條縱軸,即時間軸,“左右”是一條橫軸,即空間軸。将研究對象置于坐标軸中,進行細緻入微的比較,進而得出相對客觀的結論。在可用來對比的材料上,首選考古發掘品,其次是出土品,再次為流傳有緒的傳世品。緊緊圍繞研究主題,廣泛收集、運用不同材質的實物資料。

第二,以問題為中心,努力解決關于文物藏品的基本問題,一是時間問題,如制作年代、出土時間、分期等;二是空間問題,如制作區域、出土地點、分區等。時空交彙,構築起關于藏品的時空架構,這是首要問題。還有藏品的定名問題。第三,“小題大做”,由小見大,切入點較小,落腳點宏闊。“以物論史,透物見人”,這無疑是一個由實到虛的論證過程,恰如蒙文通先生所言:“以虛帶實,也是做學問的方法。史料是實,思維是虛。有實無虛,便是死蛇。”

這些研究方法,是我在認真學習、領會諸多前輩學者的研究經驗之後,從長期的寫作實踐中總結出來的,樸素而實用,應将其上升到博物館藏品研究方法論的高度來看待。本書所錄八篇文章,涉及的中國古代文物,年代跨度較長,自戰國、兩漢,至北魏、唐、宋,包括青銅器、玉器、鎏金銅佛像、銀器、三彩俑、石刻等。文物專題之間看似沒有太多關聯,卻以不同年代、不同形制、不同材質、不同角度,诠釋着一個共同主題,即中國古代物質文化的多樣性與古老文明的博大精深。它們有着相同的命運,在動蕩不定的清末民國時期,孤獨漂泊,身處異鄉。然而我們還要抱着這樣的意識:它們隻是冰山一角,流失海外的中國文物數以千萬計,我的研究難以面面俱到,涵蓋全部種類,隻能采撷片羽,連綴成篇,希望能夠做到以小見大,以點帶面。

流失海外的中國文物,仿佛散落于世界各地的一粒粒珍珠,我揀選出其中一些,試圖用一個主題作為絲線将它們串聯起來,為讀者朋友們展示一條美麗的項鍊,在中國古老、厚重的曆史背景下熠熠生輝。對于它們的未來,我們充滿期待。“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

霍宏偉:昭陵兩駿望長安:追尋國寶流失的故事

望長安:海外博物館收藏的中國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