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套殼安卓的AI裝置,還有可能取代手機嗎?

作者:雷科技

就像當年的 VR、元宇宙、比特币區塊鍊等概念一樣,在「AI 大模型元年」,AI 也理所當然的成為了科技領域的「碰瓷勝地」。從前幾年的「AI 助手」到後來的「AI 手機」「AI PC」,再到現在的「AI 終端」,科技數位行業已經将 AI 概念運用的爐火純青,趁熱打鐵推出了各式各樣的「原生 AI 裝置」,立志要重制 AI 時代的 iPhone 時刻。

不過從近期的新聞來看,這些所謂的「原生 AI 裝置」的市場評價,似乎與他們的最初的設想出現了些許偏差。

套殼安卓的AI裝置,還有可能取代手機嗎?

圖檔來源:雷科技

比如在 MWC24 上引得衆人留步,被認為是 AI 裝置 2.0 的 AI Pin,在首批評測解禁後就被認為是 AI 時代特有的「美麗廢物」:

《連線》吐槽了 AI Pin 實在沒有什麼用途,回答結果也往往讓人失望;The Verge 明确表示 AI Pin 沒有任何值得推薦購買的理由;WSJ 記者 Joanna Stern 吐槽了嚴重的發熱問題,以及雷射投射在戶外的不可用;彭博社記者 Mark Gurman 更直接表示 AI Pin 讓他更相信這些所謂的 AI 裝置不會取代智能手機……

幾乎沒有一家媒體認為 AI Pin 是一款值得購買的産品。在 MWC24 上簡單體驗 Ai Pin 後,小雷也認為 AI Pin 就像一個「螢幕壞掉的智能手表」。

如果說 AI Pin 純語音互動的方式還給「原生 AI 裝置」留了最後一絲顔面,那 Rabbit R1 的表現,則是把「原生 AI 裝置」的臉丢的幹幹淨淨。

套殼安卓的AI裝置,還有可能取代手機嗎?

圖檔來源:Rabbit

不同于沒有螢幕的 AI Pin,Rabbit R1 保留了螢幕和實體按鍵和 SIM 卡插槽,相比起激進的 AI Pin,Rabbit R1 更像是一台正經的手機。事實上,Rabbit R1 确實和 Android 手機有千絲萬縷的聯系——有好事者放出了 Rabbit R1 的「啟動器」的安裝包,檔案格式不出意外還真是大家熟悉的「.APK」,可以直接安裝、運作在 Android 手機上,甚至連雲服務都能正常通路。

當然了,Rabbit 方面第一時間出來反駁,稱「Rabbit R1 不是 Android 應用程式,Rabbit OS 和 LAM 運作于雲端,并對 AOSP 及底層固件進行了非常具體的修改,是以一個沒有正确作業系統和雲端端點的本地非法 APK 将無法通路我們的服務。Rabbit OS 是為 R1 定制的,我們不支援第三方用戶端」,并後知後覺地封禁了移植啟動器加入伺服器的權限。

套殼安卓的AI裝置,還有可能取代手機嗎?

圖檔來源:雷科技

很顯然,這套「基于 AOSP 底層自研,不是 Android 套殼」的說法沒能說服吃瓜網民們。在 X 和 Reddit 上,我們能輕松找到大量關于 Rabbit R1 的負面評價,稱「Android 核心不配稱作原生 AI 裝置。」

但是否是「原生 Android 裝置」,真的那麼重要嗎?

套殼 Android 也能做好 AI

在讨論 AI 裝置時,常常出現一種誤解,即 AI 的有效性和其「原生」狀态有直接關聯。然而,即便是基于 Android 套殼的系統,隻要其 AI 內建得當,同樣能夠有效地服務于使用者,甚至在某些方面表現出色。

首先,我們需要認識到,AI 的核心價值在于其能夠處理和簡化任務,提升使用者體驗,而非其底層系統是否為完全原創。Android 平台因其開放性,已經發展出強大的生态系統,擁有廣泛的開發工具和資源庫,這為 AI 的內建提供了豐富的基礎。

其次,AI 的內建并不必然要求底層系統的徹底創新。即使是「套殼」的 Android 系統,隻要對 AI 功能進行了優化和定制,就能夠有效地利用 Android 的現有優勢,如穩定的作業系統環境、豐富的應用生态和成熟的開發架構。通過這些優勢,開發者可以更專注于 AI 功能的實作,而非底層系統的搭建,進而加速 AI 功能的市場推廣和應用普及。

套殼安卓的AI裝置,還有可能取代手機嗎?

圖檔來源:Rabbit

更不用說對 Android 系統進行「套殼」并內建 AI,可以降低硬體成本和開發難度。這使得中小企業甚至初創公司也能進入 AI 市場,增加行業的多樣性和競争力。

在理想的情況下,AI 通過簡化使用者與應用間的互動,确實可以顯著提高操作效率和體驗。例如,通過 AI,使用者隻需要給出「點 XX 外賣」的語音指令,無須親自執行具體操作,AI 就可以自動完成比價篩選、口味定制、領券支付的全流程,解放使用者的時間。

雖然「套殼」的 Android 可能在某些技術純粹主義者眼中不夠完美,但隻要 AI 內建得當,這些裝置仍然能提供強大的功能,滿足廣大使用者的需求。AI 裝置的真正價值在于其對使用者日常生活的積極影響,而非其技術的來源。通過智能化的簡化操作和提升體驗,即使是基于現有系統的 AI 裝置也完全有可能成為市場上的成功産品。

AI 是使用者與服務的橋梁

事實上,AI 作為科技領域中的一股勢力,其真正的魅力并不僅僅在于它的技術複雜性或是所謂的「原生」狀态,而在于它如何成為連接配接使用者和服務的橋梁,如何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扮演那個無形卻不可或缺的角色。随着 AI 技術的快速發展,我們期待它在更多的裝置和平台上展現其潛力,不僅限于那些标榜「原生 AI」的高端裝置。

套殼安卓的AI裝置,還有可能取代手機嗎?

圖檔來源:Rabbit

作為使用者,我們希望看到的 AI 技術不再隻是營銷噱頭或是技術展示,而是實實在在能為使用者帶來便利的工具。無論是簡化操作、個性化服務還是智能決策支援,AI 都應該在實際使用中展現其價值。

未來的 AI 不應隻是技術領域的一顆璀璨星辰,而應成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成為數字生活的延伸。從智能手機到家庭自動化,從個人助手到企業決策支援,AI 的潛力無限,而當 AI 真正融入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後,AI 裝置是否是「Android 套殼」,又有什麼值得在意的呢?

2024年,AI大模型加速落地,汽車成為黃金場景,“下半場是智能化”成為業界共識。

4月25日,北京車展成為新能源車走向下半場的分水嶺,智能化成絕對主角、國産品牌強勢崛起、企業家“新車模”成風景線,燃油車、合資車、洋品牌、功能車徹底落寞。

車展期間,雷科技旗下“關注電動車,更懂智能化”的新媒體電車通派出豪華報道團前往北京,進行了系統的一線專業深度報道,一共輸出8條視訊、8篇深度解析以及海量短内容,全網收獲百萬+閱讀,斬獲多篇微信10萬+爆款(真實流量),在行業專業媒體引發較大關注。

套殼安卓的AI裝置,還有可能取代手機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