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馬斯克“閃現”中國 特斯拉市值暴漲超萬億

本報記者 郭陽琛 石英婧 上海報道

今年以來,風波不斷的特斯拉一直處于輿論風暴眼。

财報資料顯示,2024年一季度,特斯拉營收為213億美元,同比下降8.69%,是12年以來最大營收降幅;淨利潤為11.3億美元,同比減少55%。特斯拉股價也是以波動明顯,在一季報釋出前一天,特斯拉股價一度最低降至138.8美元/股。

特斯拉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Elon Musk)卻在日前選擇低調訪華。《中國經營報》記者了解到,4月28日下午,馬斯克低調抵達北京; 4月29日中午,馬斯克便又乘坐私人飛機傳回美國。在華不到24小時卻收獲累累碩果,最重大的突破便是特斯拉在中國通過汽車資料安全合規要求,成為首個通過國家相關标準的外資車企。在外界看來,特斯拉全自動駕駛軟體(FSD)也有望加快在中國落地。

“我們很榮幸能參與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快速發展。”特斯拉中國方面表示,将繼續在中國深耕,在人工智能、電動車、儲能等領域與行業共同發展,加速清潔能源與自動駕駛技術落地,把美好願景變成現實。

值得一提的是,在馬斯克“閃現”中國後,截至5月6日收盤特斯拉股價已回彈至184.2美元/股,相比此前低位已上漲約32.71%。一時之間,特斯拉市值暴漲約1450億美元(10479.52億元人民币),超萬億元人民币。

通過汽車資料安全合規要求

記者了解到,此次馬斯克出人意料地來訪中國,主要是讨論在中國推出全自動駕駛(FSD)軟體,并尋求獲得準許。同時,或将尋求獲準将在中國收集的資料轉移到國外,用以訓練自動駕駛技術算法。

馬斯克抵達北京後表示,很高興看到電動車在中國取得進展,未來所有汽車都将是電動的。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是特斯拉表現最好的工廠,這得益于中國團隊的勤勞智慧。特斯拉願同中方進一步深化合作,取得更多共赢成果。

對于此次馬斯克訪華,4月29日,外交部發言人林劍表示,中國緻力于高品質發展,堅定奉行合作共赢的開放戰略,持續建設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一流營商環境,積極促進外商投資,高度重視外資企業的相關訴求,切實保護外資企業的合法權益。“我們對内外資企業一視同仁,平等相待,歡迎外資企業繼續深化對華合作,共享中國經濟發展成果,也希望外資企業遵守中國的法律法規,履行安全承諾。”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馬斯克來華當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國家計算機網絡應急技術處理協調中心釋出《關于汽車資料處理4項安全要求檢測情況的通報(第一批)》,特斯拉名列其中是唯一一家符合合規要求的外資企業,特斯拉國産Model 3、Model Y也均符合汽車資料安全合規要求。

據介紹,為規範汽車資料處理活動,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國家計算機網絡應急技術處理協調中心依據有關規定,按照企業自願送檢原則,2023年11月起組織對汽車制造商2022—2023年度新上市智能網聯汽車資料安全合規情況進行檢測,包括以車外人臉資訊為代表的匿名化處理、預設不收集座艙資料、座艙資料車内處理、處理個人資訊顯著告知等4項合規要求。

特斯拉中國方面表示,各地已陸續解除對特斯拉之類的智能網聯汽車的禁行禁停限制。“我們相信,權威機構根據汽車資料若幹規定相關的法律法規,對市場銷售車輛進行資料和個人資訊保護的檢查檢測,将有助于增強公衆對資料應用的信任,促進汽車企業和整個行業的資料安全水準提高,有利于加大汽車企業對産品資料處理合規性的重視,更好地應用資料資源,促進産業發展。”

據悉,特斯拉已于2021年特斯拉上海資料中心,實作資料本地化存儲。此外,特斯拉引入第三方權威機構對公司資訊安全管理制度進行稽核,并通過安全管理體系認證(ISO27001)。

“關注資料安全并不是中國獨有的,歐美國家對于資料安全也非常重視。相比之下,我覺得到目前為止中國對于資料安全(規範)設計得更成體系一些。”瑞銀中國汽車行業研究主管鞏旻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在自動駕駛領域,美國市場是特斯拉一家獨大,中國市場則是百花齊放、互相競争,都在引領全球自動駕駛行業的最新發展方向。

中金公司研報分析稱,特斯拉FSD如在中國推廣,整套資料閉環需在境内,需在資料采集、模型訓練方面進行準備,考慮BEV感覺方案是否可以得到很好的本地化适配。在中國,FSD地圖測繪或需要與中國廠商合作,且特斯拉需搭建本土計算中心群組建在地算法适配團隊。

FSD入華将産生“鲇魚效應”

目前,特斯拉FSD已進入V12.3階段。3月,特斯拉向北美車主推送了FSDV12.3.1版本,引入了“端到端神經網絡”技術。這一技術通過對超百萬輛車的行車資料進行深度學習,使用人工智能技術來影響車輛控制,如操作方向盤踏闆、轉向燈等,而不是對每一種駕駛行為進行寫死,這标志着特斯拉在自動駕駛領域的又一次飛躍。

特斯拉方面曾表示,目前暫時不會披露FSD的訂閱率,但是在定價方面,特斯拉承認FSD對于汽車價值巨大,目前特斯拉提供的售價其實類似于“期權”的價值。言下之意,目前的FSD售價并不算貴。

4月23日,特斯拉剛剛釋出2024年一季報,其營收為213億美元,同比下降8.69%,是12年以來最大營收降幅;淨利潤為11.3億美元,同比減少55%。同時,報告期内,特斯拉共傳遞汽車38.7萬輛,同比下滑8.3%。這是特斯拉自2020年第二季度以來,首次同比下滑。

相較之下,FSD收入卻同比增加,可見未來FSD将成為特斯拉的“利潤奶牛”。特斯拉方面表示,公司一直在投資實作車輛自動駕駛所需的硬體和軟體生态系統。公司相信,通過基于數十億英裡真實世界資料的端到端神經網絡的純視覺架構,可以實作可擴充和盈利的自主業務。

4月,馬斯克還曾在社交媒體表示,特斯拉可能“很快”向中國客戶提供FSD。而特斯拉在中國的競争對手,如小鵬汽車也在推出類似的自動輔助駕駛産品,以取得相對于特斯拉的優勢。

對于特斯拉FSD入華,4月29日,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公開表示:“特斯拉擁有非常好的自動駕駛技術和品牌,特别歡迎特斯拉FSD進入中國。隻有更多好的産品、技術進入,才可以讓整個市場和客戶有更多好的體驗,讓市場良性發展和加速跑。”

記者注意到,特斯拉FSD的累計裡程資料可謂遙遙領先。财報顯示,截至2024年一季度,FSD的真實路況總裡程已達12.5億英裡(約20億公裡)。特斯拉方面預計,按照目前的速度,FSD累計行駛裡程有望在5月底達到20億英裡,并在一年内達到60億英裡。

鞏旻認為,在自動駕駛領域,美國市場是特斯拉一家獨大,而中國市場則百花齊放、互相競争,都在引領全球的最新發展方向。“目前,海外頭部電動車企業肯定是有優勢的,巨大的資料收集回報保有量是他們的優勢。但這是一個競争促進快速創新和疊代的時代,是以我對中國自動駕駛行業的發展抱有更大的信心。”

黃河科技學院客座教授張翔告訴記者,特斯拉是最早研發自動駕駛的企業,FSD的算法精準度比較高。但特斯拉主要在北美地區收集FSD的訓練資料,但中國的路況要比美國複雜,路上的行人比較多,這些都給使用FSD增加了難度,未來FSD進入中國市場後還需要花費很多時間進行調試優化。

“自動駕駛歸根結底是一種軟體技術,需要不斷地去試錯甚至要拿真實場景去試錯。在實際的交通事故中,如果針對自動駕駛劃分責任,保險公司如何擔保,諸如此類的這些問題還都需要花時間去理清。”張翔進一步表示。

(編輯:石英婧 稽核:童海華 校對:張國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