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光刻機巨頭爆雷,國産替代還遠嗎?

作者:金投網

“跟着老美混,三天餓九頓”,這句話送給光刻機巨頭阿斯麥真的是再合适不過了。

1984年誕生于荷蘭小鎮埃因霍溫的阿斯麥,至今已成立了40年。這家公司目前幾乎壟斷了全球光刻機的市場佔有率,掌握着制造先進晶片的命脈,是唯一能夠量産EUV光刻機的企業。

最近,阿斯麥釋出了24年第一季度的财報,銷售收入環比下降了27%,淨利潤下降了40%,新增訂單36億歐元,遠低于市場預期的51億,是以當天股價大跌,蒸發了近2000億人民币。

光刻機巨頭爆雷,國産替代還遠嗎?

本來,今年向中國出口限制開始實施,那麼市場已經預估了營收的下降,隻是沒想到居然降了這麼多,一季度訂單環比暴跌超過了2/3。

按照阿斯麥自己的說法,業績下滑主要是由于台積電和南韓需求減少造成的。

按照地區分,由于台積電、三星、英特爾等晶片制造巨頭的需求,中國台灣、南韓、美國、中國大陸成為阿斯麥的重要銷售地。但近幾個季度來看,阿斯麥的地區收入結構發生了較大的變化。

2024年以前,中國台灣是阿斯麥最主要的銷售地,2019年收入占比甚至高達45%,但呈明顯下滑趨勢,2024年一季度僅為6%。而曆史第二大客戶南韓的收入占比也一降再降,2024年一季度為19%。相反,阿斯麥在中國大陸的銷售占比卻在近兩年迅猛增長,2024年一季度達到49%的占比,連續三個季度成為阿斯麥最大的銷售市場。

無論怎麼看,我們都是第一大客戶,因為從全球看,半導體行業整體低迷,手機、PC等産品需求疲軟,抑制了晶片制造商對光刻機的需求。雖然,AI的發展讓英偉達業績爆發,但還是不能完全抵消其他方面的下滑。

但是咱們得情況就完全不同了,現在能用到晶片的,基本都在咱們這邊,晶片我們是正處在逆周期拉貨階段。

一方面,國産智能手機的回歸帶動了華為産業鍊的發展,華為最近釋出的機型幾乎全部采用國産晶片,這可就是10億級别的了。

另一方面,新能源車占比不斷提高,2024年3月達到了30%以上,相比傳統燃油車,新能源車對晶片的要求要高出幾十倍,這極大的擴充了市場。

光刻機巨頭爆雷,國産替代還遠嗎?

另外,很多家電、工業産品的晶片都在快速的國産化,根據香港南華早報的報道,今年一季度,我們國家的晶片總産量飙升了40%,達到了981億顆。

那麼,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對光刻機的需求肯定是實打實的往上走,是以中國恐怕已經成為阿斯麥最怕失去的客戶了。

不久前,美國要求阿斯麥不能向中國提供産品的售後服務,這無疑給阿斯麥帶來了巨大的壓力。要知道,一台光刻機大大小小零部件加起來有10萬多個,總重量達到180噸,相當于二三十個成年的非洲象那麼重。設計工藝極其複雜,一年往往需要維護兩次。如果沒了阿斯麥團隊來維護,出了問題就等于直接報廢。天價買來的光刻機隻能用一年半載,這顯然不是一個劃算的買賣。誰還會願意購買阿斯麥的光刻機呢?

于是,他們的CEO就直接表示了,說中國安裝的裝置沒有服務限制,甚至前不久阿斯麥還計劃從荷蘭遷往其他國家。

搬遷的理由是,想搬到具有更強經營自主性的地區,有助于更自由的選擇商業夥伴,減少政治壓力。

當然了,阿斯麥想走,也是對荷蘭政商環境的不滿,它不僅限制貿易,還限制移民工作,已經影響到企業的經營了。

阿斯麥在荷蘭境内工作的員工有40%為非荷蘭籍,海外留學生是他們主要的來源,如果荷蘭收緊移民政策,不僅會增加用工成本,也會讓公司招募不到足夠的人才,影響技術的創新和發展。

不過,阿斯麥作為一家主要技術來源于美國,主要股東來自美國的公司,你想通過對抗美國謀求發展幾乎是不可能的。隻是希望這種時候,我們國産光刻機能獲得更多的機會。

目前,國内光刻機從艱難起步到奮力追趕,紮實前進。

光刻機巨頭爆雷,國産替代還遠嗎?

大陸光刻機的發展曆史可以追溯到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前二十年,科研人員将光刻機技術與國外的20年差距縮短到7年;中間十五年,差距重新拉回20年;而近十五年又在大力追趕。目前,中國光刻機技術與國外相比,仍有較大差距。但在部分領域也已取得了一定的進展與突破。

其中,上海微電子是大陸光刻機進展最快的廠商,已實作90nm量産(600系列光刻機),可滿足IC前道制造 90nm、110nm、280nm關鍵層和非關鍵層的光刻工藝需求,該裝置可用于8寸線或12寸線的大規模工業生産。

但上海微電子的IC前道光刻機與國際先進水準差距仍較大。荷蘭的EUV 3400B制程節點可達到5nm,而上海微電子已量産的光刻機中性能最好的可實作90nm制程節點,差距還是很大的。

如今,上海微電子封裝光刻機已實作批量供貨,成為長電科技、日月光、通富微電等封測龍頭的重要供應商,并出口海外市場,在國内市場占有率高達80%,全球市場占有率達40%。

光刻機巨頭爆雷,國産替代還遠嗎?

不管怎麼說,近年來大陸已逐漸在光刻機産業鍊中實作部分突破。

在光刻機産業鍊上遊,中國初步突破了光刻機的雙工作台(華卓精科)、光源(科益虹源、福晶科技)和光學鏡頭(奧普光電)三大核心子系統。

在中遊,上海微電子是國内技術最領先的光刻裝置廠商;在下遊,中芯國際是全球領先的內建電路晶圓代工企業之一。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我對中國實作EUV光刻機國産化有信心,但這需要一個螺旋式提升的過程,無法一蹴而就。這個螺旋式提升過程必須以5年,10年來計算,是一個相對漫長的過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