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117億枚晶片,産量飙升40%!國産芯開始爆發,美企日子不好過了

作者:90社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在半導體晶片領域,中美似乎已經達成了“一緻”,那就是美國不斷擴大晶片、半導體産品出口管制範圍,而中國已經開始不購買美國晶片了。這不僅表現在大陸要求相關部門和通信營運商逐漸替換使用的美國晶片和裝置,還表現在中國市場如今進口的晶片數量開始迅速減少。

2117億枚晶片,産量飙升40%!國産芯開始爆發,美企日子不好過了

就在最近,中國海關總署公布了一份詳細資料,從資料來看,2021年開始,大陸進口晶片的規模開始迅速減少,2021年大陸晶片進口總額為4397億美元,到了2023年的時候大陸晶片進口總額為3494億美元,折算成人民币來看,大陸的晶片進口總額減少了4750億元。

與此同時,大陸的晶片國産替代率也在不斷的上升當中,在2023年的時候大陸的晶片國産自給率達到了23,%,并且正在逐漸上升當中,預計到2027年的時候晶片自給率将超過27%。随着中國晶片産能的快速提升,如今大陸也開始國際市場上出貨部分晶片。

在2023年的時候,大陸的晶片産能總額為3514.4億枚,包括美國、歐盟在内的不少國家、地區都出現了不少廠商大規模使用中國晶片的情況,在2023年的時候大陸的晶片出口總量達到了2117億枚,出口金額高達1360億美元。根據《南華早報》公布的資料來看,2024年第一季度我,國的晶片總殘念達到了981億枚,同比增達到了40%以上。

2117億枚晶片,産量飙升40%!國産芯開始爆發,美企日子不好過了

其實從這些資料可以很直覺的看出,如今中國芯的國産率正在不斷的提升當中,并且晶片産能也開始持續增長,生産出來的部分晶片除了滿足國内市場的需求之外,也開始出貨到國際市場當中,進入2024年之後中國芯的産能進一步提高,并且呈現出了繼續增長的趨勢。

為什麼如今中國晶片産能和自給率都在不斷提升?除了晶片對于現代科技非常重要,在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車等多個産業當中都是不可少的存在,大陸意識到晶片的重要性之後開始加速中國芯的技術和産能發展之外。

還有一個很關鍵的原因其實就是美國限制晶片出貨的行為。這一點其實很多知名的業内人士都有分析過,例如比爾蓋茨、荷蘭ASML前任總裁溫可甯。中國市場對于晶片的需求是有目共睹的,作為全球最大的晶片消費市場,每年都有大量的晶片湧入中國市場,制造成其他電子裝置之後又有部分開始出貨。

2117億枚晶片,産量飙升40%!國産芯開始爆發,美企日子不好過了

這相當于,美國限制晶片出貨,但是無法改變中國市場對于晶片的需求,這就導緻一些中企在無法購買到晶片之後,就會開始自主研發晶片,也有一些中企意識到了市場上對于晶片需求的之後,也開始投入到晶片産業當中。

這種情況其實也是如今的現實,從公開的資料來看,2022年至今,中國新增了接近2萬家晶片半導體企業,其中有4000家左右都是直接從事晶片産業。更不要說還有很多的高校、研究院也都紛紛投入到晶片技術的研發當中。

在如此龐大的基數規模之下,哪怕有一些企業無法取得什麼實質性的突破進展,也會有大量的廠商在産能、技術等方面完成一定的突破。這一點其實也可以從如今中國芯的快速發展,很多核心技術完成突破看出來。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就是,中國芯正在逐漸建設出了一個較為完整的産業鍊,從半導體裝置到晶片設計再到晶片制造和晶片封測,不斷有出色的中企湧出,無論是半導體裝置、晶片制造還是晶片封測,都有進入全球前十的中企。

2117億枚晶片,産量飙升40%!國産芯開始爆發,美企日子不好過了

在晶片設計領域,從公開的資料來看,2023年第四季度華為海思的營收也進入了全球前十的行列,排名第六。在EDA軟體方面,華為聯合友商完成了14nm制程EDA軟體的設計,在晶片指令集架構方面,大量中企持續“加碼”RISC-V開源架構,發展十分迅速。

這也就意味着,如今中國芯不僅僅是在産能和技術方面快速增長,更是逐漸打造出了一個完整的晶片産業鍊。要知道這一點的難度是非常之高的,如今全球範圍之内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可以做到這一點。

現在的晶片産業鍊基本上都是全球各個領域當中的廠商互相配合完成的,例如台積電雖然掌握了先進的晶片工藝技術,但是晶片設計基本上都是由美企完成的,半導體裝置也來自于ASML、東京電子等廠商,本身台積電的工藝技術當中也有不少美技術的存在。

2117億枚晶片,産量飙升40%!國産芯開始爆發,美企日子不好過了

毫無疑問,中國芯想要實作全面突圍,完成低、中、高端的晶片國産化替代,肯定是沒有那麼容易的,但是從目前的情況不難看出,中低端的晶片産業鍊基本上已經完成了突破,接下來隻要集中優勢沖擊高端晶片市場,彎沉突破和國産化替代也不過是時間問題罷了。

認同的請點贊,歡迎轉發,留言和分享。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