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打算和中國死磕到底?西方集體反擊電動化,60億美元研發新内燃機

"奔馳将繼續更新内燃機技術,2027年還将推出一系列搭載全新内燃機車型。"

"現代集團重新設立了規模150~200人的發動機設計室,用于新内燃機的開發。"

"豐田高管宣布将繼續進行内燃機引擎的開發……"

……

打算和中國死磕到底?西方集體反擊電動化,60億美元研發新内燃機

最近,國外傳統車企紛紛抛出"抵制"電動化的論調,無一不在強調要繼續堅持發展傳統動力系統。這看似"回頭草"般的做法,引發了外界廣泛關注和熱議。

傳統車企為何對電動化如此"抗拒"?

其中關鍵原因,正在于近年來中國新能源車企的崛起給它們帶來了巨大壓力。一組資料就可見一斑:2023年,中國新能源車産銷量均超過950萬輛,占全球市場佔有率高達60%以上,可謂已是當之無愧的"重量級"存在。

打算和中國死磕到底?西方集體反擊電動化,60億美元研發新内燃機

在産品力、技術實力等方面,中國新能源車企同樣無處不在展現着自己的領先地位。比如蔚來在電機、電池管理系統等核心技術都處于行業領先水準;理想的一體式鋁合金車身結構更是世界領先;哪吒汽車在半導體算力方面更是達到了号稱"行業最強"的高度。

面對來自中國的強勁擠壓,國外傳統車企已經感受到了極大的生存壓力。以奔馳為例,去年其在歐洲地區電動車的銷量僅占11%,哪怕将混合動力車型納入,比例也隻有19%左右。這意味着燃油車仍是其主力軍,而對于這些嚴重依賴内燃機技術的車企來說,全面轉型無疑是一個艱難的過程。

打算和中國死磕到底?西方集體反擊電動化,60億美元研發新内燃機

另一方面,國外車企之是以"抵制"電動化,也與其在發展新能源領域的技術路線選擇有關。像現代、豐田這些車企,更看好燃料電池和其他替代動力系統的發展前景,是以計劃繼續在内燃機技術上投入。比如現代已掌握了"缸内直噴式氫發動機"相關技術,有望大幅降低使用成本,實作大規模量産。

打算和中國死磕到底?西方集體反擊電動化,60億美元研發新内燃機

國外車企所謂"抵制"并非簡單地對電動化更新說"不",而更多是出于企業自身利益的考慮和無奈權衡。畢竟在這條新賽道上,中國車企的發展已經遠遠将其甩在身後,無論是技術、産品力還是産業鍊話語權,都已擁有了絕對優勢。

對于依靠内燃機技術長期生存的國外車企來說,全面轉型電動化無疑是一個艱難的過程。然而正是由于中國新能源車企的崛起,迫使其們不得不在這條道路上"陣腳大亂"。從短期來看,這種局面也難以根本扭轉。但從長遠看,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的腳步已然不可阻擋,國外車企最終還是需要在這條賽道上重新謀求突破和作為。

打算和中國死磕到底?西方集體反擊電動化,60億美元研發新内燃機

雖然國外車企對電動化轉型現階段存在一些猶豫和抗拒,但這并不能阻擋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決心和勢頭。相反,在這一領域,中國車企正以自身的創新能力和産業實力,書寫着汽車新時代的輝煌篇章。

打算和中國死磕到底?西方集體反擊電動化,60億美元研發新内燃機

造就中國新能源車企快速崛起的,正是源于整個産業鍊的不斷發展和進步。長期以來,電池、電機、車載作業系統等關鍵核心技術一直被國外巨頭牢牢把控。但如今,中國本土企業已在這些領域取得了突破性進展,逐漸掌握了話語權。

以電池技術為例,中國已跻身全球電池龍頭地位。2022年中國電池出貨量就已經占全球市場近60%的份額。在電池系統內建、電池管理算法等領域,中國企業也已處于國際領先水準。

汽車作業系統同樣如此,自主研發的汽車作業系統已廣泛應用于國産車型,并成為中國新能源車企建構軟實力的重要抓手。未來,搭載國産作業系統的車型将愈發普及,助推智能網聯成為中國新能源汽車的鮮明特色。

打算和中國死磕到底?西方集體反擊電動化,60億美元研發新内燃機

除了核心技術的突破,中國新能源車企在整車産品力上也正在趕超世界先進水準。轎車、SUV、pickup等多種類型的電動車型接連面世,産品矩陣不斷拓展;電池百公裡耗電量持續下降,整車能耗和續航裡程表現均領先世界;人機互動、智能網聯等加持,科技感和互聯體驗也更勝一籌。

在産品力與技術力的雙重加持下,中國新能源車企的全球競争力與日俱增。2023年,中國品牌電動車在海外市場的出口量同比增長逾120%,開啟了走向世界的新征程。與此同時,國内市場的高速發展态勢也難以阻擋,上述資料已經充分說明了這一點。

打算和中國死磕到底?西方集體反擊電動化,60億美元研發新内燃機

産業鍊的快速完善,離不開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援。近年來,中國在限行限購、購置稅減免等方面出台了多項鼓勵政策,為消費者購買新能源車創造了極大利好,助推了新能源車市場的蓬勃發展。

人們對環保、綠色出行理念的日益重視,也為中國新能源車企的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未來,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将持續高歌猛進,擁有更加廣闊的無限可能。

打算和中國死磕到底?西方集體反擊電動化,60億美元研發新内燃機

行業發展的大趨勢已經注定,在轉型的關鍵節點,中國新能源汽車正以自身的創新能力和産業實力占據制高點,引領着全新的汽車時代。它正以嶄新的面貌,向世界展現着中國智造的無限潛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