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銀行行長職場台階第一步:跟上司聊天要能接住話

作者:财經文化評論

大家看到了很多職場攻略,也有很多關于銀行行長的花邊小故事,以及一些女行長的升職秘籍,到底是真的還是傳說,無從考證。

做了銀行省分行行長二十年的淩曉卻說,他銀行行長職場台階的第一步感悟卻是:跟上司聊天要能接住話。

銀行行長職場台階第一步:跟上司聊天要能接住話

第一重點,職場3年升副處長,卻發現處長跟上司聊天接不住話是職場升遷大忌

淩曉從小山村趕上聯考進入财經大學、大學畢業以後直接讀了碩士,職場起步是一家銀行的分行,憑借着自己的努力和上司的賞識,不到四年直接提拔成副處長,從此正式進入職場的第一個台階。

淩曉本來以為職場就是在業務上努力,但開始接觸行長以後才開始颠覆了自己的三觀,同時也開始意識到職場第一台階以後要學習的東西太多了,自己的短闆也太大了。

有一次,淩副處長、處長和行長一起出差,晚飯後散步,因為處長和行長是曾經的同學,淩副處長就遠遠地躲的遠遠的,好讓他們同學之間好好聊聊天。沒有想到沒有聊幾句,行長直接把淩副處長叫過去聊天,然後對淩副處長說,你們處長當了這麼多年處長,連聊天都接不住。這句話讓淩副處長非常震驚!因為他根本沒有考慮過這個問題。但這個問題已經深深地烙印在淩副處長的腦海裡了。

事情很快就發生的淩副處長身上了。一次分行行長召開一次非常重要的專家會議,其中有十幾個著名的專家和學者,研讨完以後在閑聊時,有專家提到當地的紅某區,這應該是一個非常第敏感的話題,但行長卻雲淡風輕地說,這有什麼,晚上我們就去紅某區吃飯。這句話既驚呆了專家學者,也驚呆了淩副處長。會後行長向淩副處長交待晚餐在車水屋,然後帶着幾個特别重要的專家就走了,剩下的專家學者由淩副處長帶車送去,但淩副處長根本不知道所謂的紅某區在哪裡,根本不知道什麼車水屋,他以為司機會知道但司機也根本不知道,沒辦法隻好帶上人先邊走邊想。

那個時候的通信沒有現在友善,雖然淩副處長已經配備了手機,但他根本不知道行長的手機号碼,結果在路上漫遊了四十分鐘接到了行長的電話,才知道了具體的位置。行長見面以後的第一句話就是:車水屋我經常來,你怎麼連車水屋都不知道?

淩副處長和專家學者到達以後才知道,所謂的紅某區隻是當地的特色美食一條街,由于每家餐館門前都挂滿了紅燈籠,被當地人戲稱紅某區,而車水屋隻是一間比較有特色的牛肉湯館而已。

銀行行長職場台階第一步:跟上司聊天要能接住話

第二重點,跟上司聊天能接住話是職場升職秘籍,但有兩個内涵

淩曉發現了職場升遷的秘籍:跟上司聊天要能接上話,但經曆了兩次事件之後發現,跟上司聊天并不簡單,而跟上司聊天能接住話實際上有兩個内涵:

一是與上司工作聊天時要對自己的工作有思考、有想法、對上司有建議和啟發,而不是發牢騷、隻提意見沒有解決辦法。

一些處長跟行長聊天時隻談自己的工作,甚至婆婆媽媽的事情根本入不了上司的法眼,上司就覺得跟這樣的下屬聊天是在浪費時間和生命。跟上司聊天時要知道上司想的是什麼?但并不代表一定要順着上司說好話,有的中層幹部在上司那裡一味地順着上司說,實際上上司并不喜歡。一定要有自己的想法,哪怕并不是上司一緻的意見。

二是與上司生活上聊天時要知道上司的生活愛好和生活習慣。

我們經常看到一些中層業務能力不行、學曆不高、甚至人品也一般,但就是屢次被提拔,于是你覺得憤憤不平,你覺得上司不公平。但實際上,是這些人下了功夫在生活上與上司聊天能接住話的結果。

比如淩副處長就由于不了解行長的生活習慣、請客喜好,就當然不知道車水屋在哪裡?車水屋是一個什麼所在?在一些具體招待和接待時自然就接不住上司的話。

而有一些中層則對每個上司的愛好了如指掌,後來淩副處長到外地當了淩副行長以後,分行一個行政科長就說,每個行級上司的喜愛、生活習慣了如指掌,除了淩副行長,結果這個行政科長很快就被提拔為辦公室主任助理、副主任。

淩副處長在後來晉升為總行部門總經理以後,發現自己的部門副總經理大多數春節都不回家,讓老婆孩子要麼回家過年,要麼出國旅遊,自己則在家裡根據銀行每個主要上司的喜好拜年時送土特産,如給樸實的董事長送新疆的茄子辣椒蕃茄,給性格溫和的監事長送山西的有機小米有機醋和平遙牛肉,給性格潇灑的女行長送法國的化妝品,說是老婆孩子出國去法國玩時給上司帶來的。結果很快這位副總經理就被提拔為一個重要部門的總經理,後來又晉升為總監。幾乎所有的副行長都看不上這位副總經理的能力,但就是無法阻止提拔的腳步,這是後話。

是以,職場晉升的兩大内涵:工作中與上司能夠對話并能接住上司的話,或者生活中與上司能夠對接并接住上司的話。

銀行行長職場台階第一步:跟上司聊天要能接住話

第三重點,每個人在職場的選擇路徑不同,結局自然也不同,關鍵是看你自己如何選擇

前面說到,職場晉升的兩大内涵:工作中與上司能夠對話并能接住上司的話,或者生活中與上司能夠對接并接住上司的話。所有的人可能都會說,如果在工作中和生活中都能與上司接住話,那職場不是要騰飛了嗎?肯定的,現實中也确實有這樣的人、這樣的事,而且有的人升職到了非常高的位置。

但對于大多數人來說,既不具備兩方面都接住話的能力,也不具備兩方面都接住話的條件,比如像淩副處長由于平時跟分行長接觸的機會有限,不可能在生活上與行長接住話。是以,如何選擇肯定要根據自身的條件和可能而揚長避短。

淩副處長因為自身的性格以及與行長接觸少的特點,隻能選擇在業務上與上司接住話,而且這本來就是淩副處長的特長,再加上喜歡學習和思考,也一直受到上司的賞識,雖然不能引以為心腹,但仍然不斷受到重用,先後提拔為處長,後來又被推薦為外地分行的副行長。在任分行副行長期間,又因為在向總行行長和董事長彙報工作時受到賞識而提拔為另外一家建立三年分行的行長。

在任分行行長期間,正是大陸監管部門強調加強銀行合規隊伍建設,要求各銀行成立獨立的合規部門,很多人特别是分行長和副行長都忽略了這個問題,畢竟這隻是總行的事。但淩行長卻覺得這可能與分行未來的機建構設有關,其中最重要的邏輯是:合規與審計有什麼關系?因為當時各銀行都有了獨立的審計部門,很多合規業務和管理都由審計部門承擔,如果建立獨立的合規部門,與審計部門是什麼關系呢?如果分行要成立合規處,要從哪裡配置人員、配置什麼樣的人員呢?

淩行長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後來想明白了:合規是貫穿經營管理的全過程,而審計則隻是對經營管理的結果進行審計并進行處罰。為此淩行長還專門寫了一篇文章。巧合的是,有一天,總行長打電話給淩曉談一筆業務上的事,談完以後順便說到合規與審計的差別對他帶來的困惑,淩曉直接告訴了她結論并說明天發一篇自己寫的文章給她。行長對淩曉的想法非常贊成,并對身邊的人說,在所有的分行長裡面,隻有淩曉腦子裡有東西。從此行長遇到一些業務上的問題經常找淩曉聊天,而淩曉在業務上遇到的問題,行長也非常積極地幫忙。

而另一位分行長由于跟上司聊天時接不住話,雖然沒有失去行長的位置,但分行發展的就很難。原因是總行剛下檔案縮減一種業務,這位分行長覺得對自己的分行影響太大了,在與行長打電話時就直接明确提出了反對,認為總行的檔案下達的極其不合理,應該根據每個分行的情況分别對待,結果被行長罵得狗血噴頭。後來這位分行長再向行長彙報工作、遇到一些業務問題時也很難得到總行的支援。

而同樣的事情也發生在淩行長身上,因為這種業務對淩行長所在的分行影響也很大,但在與行長能電話時,淩曉首先覺得總行的政策要求是合理的,是銀行業務結構調整的必然趨勢,分行一定堅決執行。但由于分行的業務結構特性,可能需要一段時間緩沖、逐漸達到目标,還請行長給予支援。行長表示可以了解。

職場就是江湖,職場想晉升沒有那麼容易。但職場也是人情世故,想晉升沒有那麼難,關鍵是看你有沒有足夠的能力。這個能有兩個:業務上與上司對話、生活上與上司對話。你如果具備了一個就距離職務晉升不遠了。但更重要的因素是,不是你想怎樣就能怎樣,關鍵的是你有沒有這個條件和素質。你是通過什麼因素晉升的呢?(麒鑒說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