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由江蘇省教育科學研究院中國小教學研究室主辦的“支援國中困境學生成長試點研究”專題研讨活動在南京江北新區浦口外國語學校順利舉辦。本次活動的主題為“三全育人視域下‘合育成長’課程的多樣态實踐”。
視訊加載中...
江蘇省教育科學研究院中國小教學研究室主任董洪亮,教研員許冬紅、王小東、王曉露和江蘇省教科院職教所科研員徐麗華,南京江北新區教育發展中心黨支部書記周強、中學教研部部長王健,以及六所試點學校的上司共同參與本次活動。
視訊加載中...
“合育成長”課堂展示環節中,來自南京江北新區浦口外國語學校的桂牛洪、蔣同蘭兩位老師分别圍繞“有效溝通的建構”和“師生關系和情感的建立”,通過家校合育課和心理團輔活動的形式來助力困境學生的成長與發展。
桂牛洪老師以《“愉”你通行,共生共長》為課題,帶來了一節家長參與的家校合育課。她運用角色扮演的方式,首先引導學生認識到溝通的重要性。根據情景劇中的溝通方式,桂老師進行了總結延伸并引入非暴力溝通的四步驟,以幫助學生深入感受有效溝通的效果。課堂上,桂老師通過案例分析、角色互換的形式教給學生有效溝通的技能和政策。通過本堂課,桂牛洪引導學生掌握與父母溝通的技巧,進而學會表達自己内心的真實想法。
蔣同蘭老師以《幸福手拉手,同走成長路》為課題,進行了一節班級專職老師參與的心理團輔課展示。針對師生間缺乏親近感、缺少深入溝通交流的現象,蔣老師設計了“沖出漩渦”和“壘起高塔”兩個團隊活動。活動中,師生通過充分的交流互動,對彼此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通過活動,蔣老師幫助困境學生融入集體,感受集體的溫暖和快樂。同時,利用集體的力量帶動困境學生獲得成長,讓大家感受到團結的力量,懂得了協作的重要性。
接着是由首席導師張洋主持的八年級某班的全員導師一起參與的合育團隊會。會議以幫助一名困境學生成長為議題開展的沉浸式合育研究會議,展現了浦外月度合育例會的真實場景。現場,基于對困境學生的全面了解,導師們積極商讨方法,思維碰撞,圍繞這一個困境學生的學業養成、人際關系、家庭指導等給出具體方法,制定相應措施,明确導師們的職責以及下一階段的工作思路,便于導師們職責分明又協同跟進。合育團隊協同育人,群策群力參與班級建設管理,面對困境學生,不抛棄,不放棄,想辦法,找對策,幫助孩子走出困境,健康成長。沉浸式合育團隊會議直覺地呈現了浦外老師們全員、全過程育人的理念,展現出浦外教師對學生的關心與關愛。
觀摩結束後,南京江北新區教育發展中心黨支部書記周強上台緻辭。周書記肯定了江北新區浦口外國語學校在陳桂萍校長的帶領下,取得了優異的教育成果,成為了江北新區教育的排頭兵。周書記指出,浦外關注每一個學生的成長,特别是為了“這一個”困境學生的成長,做了許多有益的嘗試,如全面推行全員導師制,開展“合育成長”課堂多樣态的實踐,形成了多元度的評價體系,展現了浦外教育人對立德樹人成長路徑的探索與嘗試。
目前,學生身心健康是全社會共同關注的話題。周書記表示,江北新區教育發展中心正在開展“重塑希望:校園處境不利兒童的區域賦能行動”的研究,旨在助力困境學生的成長與發展。最後,周書記希望在省教科院各位專家的指導和引領下,大家能夠将不斷學習、探索和實踐,為學生的健康成長貢獻力量。
南京江北新區浦口外國語學校黨總支書記、校長陳桂萍以《“三全育人”視域下“合育成長”課程的多樣态實踐》為題,從學校“合育成長”課程的多方面保障機制、多樣态建構政策、多平台融合實施和多元化評價體系四個方面,向大家介紹了學校“三全育人”視域下“合育成長”課程。陳校長分享了困境生轉化的典型案例,讓大家了解到浦外老師們是如何通過多樣态的“合育成長”課程幫助困境學生增強自信心,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發揮潛能,提高學習效果,實作自身價值的。最後,陳校長表示,在“三全育人”的視域下,多樣化的“合育成長”課程作為一種新型支援模式在一些困境學生成長中發揮了積極作用。浦外将繼續研究,為國中困境中的學生的健康成長、全面發展而努力,為推動教育公平和社會公正添磚加瓦。
江蘇省教科院教研室主任董洪亮在講話中高度評價了浦外呈現的“合育成長”課堂多樣态的實踐。他說,這展現了浦外的教育者們面對學生的困境主動擔責,積極思考,努力探索的精神。他向全體支援困境學生成長的國中試點校提出,教師們要不斷提升育人理念、優化政策方法,要充分挖掘教師潛能,做實、做細各項德育工作,将德育科研成果有機融合到日常德育工作之中。董主任希望老師們要堅定信心,增強問題意識,學會從不同角度去切入和解決教育問題。他提醒大家要放下傳統教學方式下的成長方式,勇于嘗試新的教育方法。他認為教育是與孩子交流時的感受和體驗,并鼓勵大家在實踐中積累經驗,有所成就、有所成長。
下午,各試點學校的彙報交流由江蘇省教研室教研員許冬紅主持。
南京市蓮花實驗學校校長黃文廣以《德心相融:支援國中困境學生成長的生涯教育課程建構實踐探索》為題進行彙報。向與會專家、上司分享了學校在課程設定與改革、教學方法與手段的改革、師資培養與支援、與專業團隊聯合育人、學生輔導與跟蹤和推送家校社共育五項推進措施。
江陰市夏港中學學生成長指導中心副主任查蓉從聚焦課堂教學,推動課題引領,開發校本課程三個方面,以《讓每一個孩子都能被看見》為題與大家進行分享。她表示學校通過“陽光計劃”支援困境學生成長課程的開發,針對不同類型的困境學生提供相應的幫助和支援,幫助他們克服困難,實作全面發展。
淮安市城北開明中學校長汪叢蓉從建立專班小組,實施一崗雙責;開展多元互動,加強日常引導;實踐全員導師制,創設育人新态;優化全員夥伴制,聚力攜手共進;強化家校協作,建構共育體系五個方面進行了分享。
泰州市姜堰區城西實驗學校德育處副主任孟媛表示此次來到浦外參觀給他們帶來了很大的啟發,并分享了學校包括差異化分層教學、個性化晚輔導、全員導師制等在内的特色教學和育人經驗。
江蘇省教科院中國小職教所的徐麗華博士表示分享了自己作為家長的經曆,表示職業成就感和幸福感來自于幫助别人。她認為教育工作者支援困境學生發展需要看見他們、了解他們。要從師生關系、同伴關系、親子關系等多個方面着手,給孩子們建構支援體系。徐麗華博士表示,行走在浦口外校,布滿爬山虎的長廊沁人心脾。而浦外就像一株翠綠的爬山虎,漂亮且堅韌,富有詩意又充滿生命力。
現場,與會專家、上司就此次專題研讨進行了深刻的點評與交流互動。最後,江蘇省教研室教研員許冬紅進行總結發言,她表示每個孩子都需要成就感,鼓勵大家要基于積極的心理去推動學生的整體發展,帶着喜愛和認可去幫助學生,用科學的愛和因材施教的愛,為學生送去高品質的愛。她與大家讨論了應如何改進科學方法,強調運用科學方法和了解腦科學、心理學對提高教育品質的重要性。同時,針對下一階段工作進行規劃和部署。
南京江北新區浦口外國語學校承辦的本次活動得到與會專家的一緻好評。學校将會以此次專題研讨為契機,聽取專家意見,學習兄弟學校經驗,深入思考,積極探索與實踐多樣化的“合育成長”課程,為困境中的學生成長提供支援。道雖遠,行則将至,在“三全育人”的理念下,在秉承“構築師生共同成長的幸福家園”的辦學理念中,浦外人将繼續建設“合育成長”課程,建設“幸福每一個、關注每一個、賦能每一個、發展每一個”的育人體系,讓每一名學子都能擁有價值感、成就感、歸屬感和幸福感,為推動教育公平和社會公正奠定堅實的基礎。
編輯:劉雲
編導:劉雲
攝影:柴恒
攝像:張研
© 南京魅力校園
本平台的圖文視訊均為《魅力校園》欄目組自主拍攝和制作。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需注明出處。平台所使用的其他圖檔及音樂如屬于相關權利人所有,請相關權利人随時與我們聯系以協商授權或删除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