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由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小学教学研究室主办的“支持初中困境学生成长试点研究”专题研讨活动在南京江北新区浦口外国语学校顺利举办。本次活动的主题为“三全育人视域下‘合育成长’课程的多样态实践”。
视频加载中...
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小学教学研究室主任董洪亮,教研员许冬红、王小东、王晓露和江苏省教科院职教所科研员徐丽华,南京江北新区教育发展中心党支部书记周强、中学教研部部长王健,以及六所试点学校的领导共同参与本次活动。
视频加载中...
“合育成长”课堂展示环节中,来自南京江北新区浦口外国语学校的桂牛洪、蒋同兰两位老师分别围绕“有效沟通的构建”和“师生关系和情感的建立”,通过家校合育课和心理团辅活动的形式来助力困境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桂牛洪老师以《“愉”你通行,共生共长》为课题,带来了一节家长参与的家校合育课。她运用角色扮演的方式,首先引导学生认识到沟通的重要性。根据情景剧中的沟通方式,桂老师进行了总结延伸并引入非暴力沟通的四步骤,以帮助学生深入感受有效沟通的效果。课堂上,桂老师通过案例分析、角色互换的形式教给学生有效沟通的技能和策略。通过本堂课,桂牛洪引导学生掌握与父母沟通的技巧,从而学会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
蒋同兰老师以《幸福手拉手,同走成长路》为课题,进行了一节班级专职老师参与的心理团辅课展示。针对师生间缺乏亲近感、缺少深入沟通交流的现象,蒋老师设计了“冲出漩涡”和“垒起高塔”两个团队活动。活动中,师生通过充分的交流互动,对彼此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通过活动,蒋老师帮助困境学生融入集体,感受集体的温暖和快乐。同时,利用集体的力量带动困境学生获得成长,让大家感受到团结的力量,懂得了协作的重要性。
接着是由首席导师张洋主持的八年级某班的全员导师一起参与的合育团队会。会议以帮助一名困境学生成长为议题开展的沉浸式合育研究会议,展现了浦外月度合育例会的真实场景。现场,基于对困境学生的全面了解,导师们积极商讨方法,思维碰撞,围绕这一个困境学生的学业养成、人际关系、家庭指导等给出具体方法,制定相应措施,明确导师们的职责以及下一阶段的工作思路,便于导师们职责分明又协同跟进。合育团队协同育人,群策群力参与班级建设管理,面对困境学生,不抛弃,不放弃,想办法,找对策,帮助孩子走出困境,健康成长。沉浸式合育团队会议直观地呈现了浦外老师们全员、全过程育人的理念,体现出浦外教师对学生的关心与关爱。
观摩结束后,南京江北新区教育发展中心党支部书记周强上台致辞。周书记肯定了江北新区浦口外国语学校在陈桂萍校长的带领下,取得了优异的教育成果,成为了江北新区教育的排头兵。周书记指出,浦外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特别是为了“这一个”困境学生的成长,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如全面推行全员导师制,开展“合育成长”课堂多样态的实践,形成了多维度的评价体系,体现了浦外教育人对立德树人成长路径的探索与尝试。
当前,学生身心健康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周书记表示,江北新区教育发展中心正在开展“重塑希望:校园处境不利儿童的区域赋能行动”的研究,旨在助力困境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最后,周书记希望在省教科院各位专家的指导和引领下,大家能够将不断学习、探索和实践,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贡献力量。
南京江北新区浦口外国语学校党总支书记、校长陈桂萍以《“三全育人”视域下“合育成长”课程的多样态实践》为题,从学校“合育成长”课程的多方面保障机制、多样态建构策略、多平台融合实施和多元化评价体系四个方面,向大家介绍了学校“三全育人”视域下“合育成长”课程。陈校长分享了困境生转化的典型案例,让大家了解到浦外老师们是如何通过多样态的“合育成长”课程帮助困境学生增强自信心,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发挥潜能,提高学习效果,实现自身价值的。最后,陈校长表示,在“三全育人”的视域下,多样化的“合育成长”课程作为一种新型支持模式在一些困境学生成长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浦外将继续研究,为初中困境中的学生的健康成长、全面发展而努力,为推动教育公平和社会公正添砖加瓦。
江苏省教科院教研室主任董洪亮在讲话中高度评价了浦外呈现的“合育成长”课堂多样态的实践。他说,这体现了浦外的教育者们面对学生的困境主动担责,积极思考,努力探索的精神。他向全体支持困境学生成长的初中试点校提出,教师们要不断提升育人理念、优化策略方法,要充分挖掘教师潜能,做实、做细各项德育工作,将德育科研成果有机融合到日常德育工作之中。董主任希望老师们要坚定信心,增强问题意识,学会从不同角度去切入和解决教育问题。他提醒大家要放下传统教学方式下的成长方式,勇于尝试新的教育方法。他认为教育是与孩子交流时的感受和体验,并鼓励大家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有所成就、有所成长。
下午,各试点学校的汇报交流由江苏省教研室教研员许冬红主持。
南京市莲花实验学校校长黄文广以《德心相融:支持初中困境学生成长的生涯教育课程构建实践探索》为题进行汇报。向与会专家、领导分享了学校在课程设置与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师资培养与支持、与专业团队联合育人、学生辅导与跟踪和推送家校社共育五项推进措施。
江阴市夏港中学学生成长指导中心副主任查蓉从聚焦课堂教学,推动课题引领,开发校本课程三个方面,以《让每一个孩子都能被看见》为题与大家进行分享。她表示学校通过“阳光计划”支持困境学生成长课程的开发,针对不同类型的困境学生提供相应的帮助和支持,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实现全面发展。
淮安市城北开明中学校长汪丛蓉从创建专班小组,实施一岗双责;开展多元互动,加强日常引导;实践全员导师制,创设育人新态;优化全员伙伴制,聚力携手共进;强化家校协作,构建共育体系五个方面进行了分享。
泰州市姜堰区城西实验学校德育处副主任孟媛表示此次来到浦外参观给他们带来了很大的启发,并分享了学校包括差异化分层教学、个性化晚辅导、全员导师制等在内的特色教学和育人经验。
江苏省教科院中小学职教所的徐丽华博士表示分享了自己作为家长的经历,表示职业成就感和幸福感来自于帮助别人。她认为教育工作者支持困境学生发展需要看见他们、了解他们。要从师生关系、同伴关系、亲子关系等多个方面着手,给孩子们建构支持体系。徐丽华博士表示,行走在浦口外校,布满爬山虎的长廊沁人心脾。而浦外就像一株翠绿的爬山虎,漂亮且坚韧,富有诗意又充满生命力。
现场,与会专家、领导就此次专题研讨进行了深刻的点评与交流互动。最后,江苏省教研室教研员许冬红进行总结发言,她表示每个孩子都需要成就感,鼓励大家要基于积极的心理去推动学生的整体发展,带着喜爱和认可去帮助学生,用科学的爱和因材施教的爱,为学生送去高质量的爱。她与大家讨论了应如何改进科学方法,强调运用科学方法和了解脑科学、心理学对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性。同时,针对下一阶段工作进行规划和部署。
南京江北新区浦口外国语学校承办的本次活动得到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学校将会以此次专题研讨为契机,听取专家意见,学习兄弟学校经验,深入思考,积极探索与实践多样化的“合育成长”课程,为困境中的学生成长提供支持。道虽远,行则将至,在“三全育人”的理念下,在秉承“构筑师生共同成长的幸福家园”的办学理念中,浦外人将继续建设“合育成长”课程,建设“幸福每一个、关注每一个、赋能每一个、发展每一个”的育人体系,让每一名学子都能拥有价值感、成就感、归属感和幸福感,为推动教育公平和社会公正奠定坚实的基础。
编辑:刘云
编导:刘云
摄影:柴恒
摄像:张研
© 南京魅力校园
本平台的图文视频均为《魅力校园》栏目组自主拍摄和制作。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需注明出处。平台所使用的其他图片及音乐如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请相关权利人随时与我们联系以协商授权或删除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