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陸文強:為什麼要毫不動搖發展公有制經濟?

作者:紅色文化網
陸文強:為什麼要毫不動搖發展公有制經濟?

落後農業國實作現代化,要過兩個坎:一個是原始資本積累的坎,一個是創新的坎。原始積累是打基礎,創新是上水準;一個講曆史,一個說現實。我們可圍繞這兩個問題,談談公有制經濟的主體地位。

一、公有制保證了大陸完成原始積累

從二戰結束到現在,在人口過億的傳統農業大國中,隻有中國實作了工業化,有人認為這是改革開放後發展市場經濟的結果。但是,其他傳統農業大國一直都在搞市場經濟,也有多種類型,像完全靠市場調節的菲律賓模式,通過借債發展工業的南美模式,采取貿易保護的印度模式等等,可他們都沒有完成工業化,還是困難重重。為什麼我們一搞市場經濟,發展就快了呢?這裡一定有原因。

應該看到,我們在開始搞市場經濟時,已經建成完整工業體系,特别是最費力最費錢的重工業體系。主要表現:一是,我們不僅能生産飛機、汽車、火車、萬噸輪船、重型機床,而且在很多領域已能提供成套工業裝備;二是,培養了幾千萬産業勞工和大批科研人員;三是,完成了“兩彈一星”、核潛艇等高科技軍事裝備研制;四是,我們僅用十幾年,就還清所有外債,做到既無内債又無外債。所有這些成績,我們總共僅用短短20多年,這是奇迹呀!用經濟學語言表述,就是我們完成了原始資本積累,這就是我們與其他傳統農業大國最大的不同。

但是,一般情況下,傳統農業社會沒有資本,即使有一點工商資本,也不可能形成工業化積累。如果認為菲律賓在市場經濟下,資本能自動向重工業和高技術産業集聚,是很不現實的。而如果農業國借債搞工業,就必須按市場價格付利息,加上自己剛剛起步,無法與老工業國競争,依靠剛建成的工業無法還債,因而幾乎所有借債國都有嚴重債務危機。

那麼,我們的原始資本是從哪裡來的呢?首先,我們不可能走西方的路,他們的工業化往往與對外殖民化同時進行,通過掠奪,在工業化初期已有一定積累。按2000年美元可比價格換算,美國在工業化初期的1870年,人均年收入已達到740美元,日本在1895年已達到475美元,而大陸在工業化初期的1952年,隻有61美元。在這種情況下,走西方的路,是走不通的,我們隻能通過建立社會主義制度來凝聚力量,在農業社會内部找出路,進行艱難困苦的自我原始積累。積累的具體方式,可用四個“統”字來概括,即農業上“統購統銷”和工業上“統收統支”。農業統購統銷,就是國家低價收購農産品,以擷取農業提供的原始資本,當時叫價格剪刀差;工業統收統支,就是把企業利潤、折舊、大修理基金等經濟剩餘都收到國家手裡,并嚴格控制企業支出,進而擷取企業提供的原始資本。我們正是依靠這樣的原始積累方式,從農業社會内部,擷取了最初的建設資金,開始工業化建設。

很明顯,在私有制條件下,我們不可能完成這樣艱巨的任務。通過社會主義革命建立起公有制,進而為原始積累和加快建設提供根本制度保證,這是其他農業大國所不具備的。

先看農業。雖然我們黨一直倡導合作化,但合作化大發展是在1953年統購統銷之後。統購統銷後,我們遇到兩個問題:一是在低價格下的情況下,如何把農産品從一億多小農戶手中收上來;二是在低價收購時,如何保證農民正常的生産和生活。當時中央認為,如果能建成一二百萬個農業生産合作社,依靠集體的力量,就可基本解決這些問題。是以,我們加快了集體化程序。

再看工商業。我們黨在1952年時還認為,要用10-15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完成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但實際上,到1956年就基本完成了。這是因為我們又遇到兩個問題:一是,1953年大陸開始“一五”大規模工業建設,但僅靠農業和少量國營企業積累,遠不能滿足工業化對原始資本的需求;二是,國營企業經濟剩餘全部上繳了,這與私營企業把利潤留給自己形成鮮明反差。是以,國家通過贖買政策,将私營企業轉為國營或公私合營,使國家掌握了經營權,進而把這些企業也納入國家統收統支之下,為國家原始資本積累創造了條件。

應該說,我們的原始積累,是用老百姓眼前的消費利益換取工業發展的長遠利益;是以放慢老企業自主發展為代價,換取工業體系全面建設。它對于大陸工業化具有不可替代的曆史作用,同時也帶有明顯的階段性色彩,不可能一直搞下去。在工業體系基本建成後,需要進行改革,需要發展市場經濟,需要在公有制為主體的前提下,發展非公有制經濟。

黨中央把改革前這段曆史定位為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指出:“在探索過程中,雖然經曆了嚴重曲折,但黨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中取得的獨創性理論成果和巨大成就,為在新的曆史時期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了寶貴經驗、理論準備、物質基礎。”這一重要論斷,一下點明了改革前後的本質聯系和傳承關系。

二、公有制經濟起着創新發展的基礎作用

開發中國家要邁過創新這道坎,不僅受教育、科學水準的限制,而且本來是推動經濟外延增長的市場經濟,也會對内涵創新産生不利影響。例如,最先進的航空發動機技術,是發達國家企業經過不斷投資、研發、銷售盈利的循環,才達到現在的技術水準,這符合市場經濟和商業規律。反觀我們的技術,則落後很多代,投資研發後,技術雖有進步,但産品仍然落後,沒有利潤。要使産品達到先進水準,就要不斷重複這種沒有盈利的循環,研發投資很大,這并不符合市場經濟和商業原則,這就是我們面臨的主要問題。

要解決這個問題,就必須發揮社會主義集中力量辦大事的舉國體制的優勢。國家通過規劃、指導、組織、減免稅、補貼、參股、貸款等方式,降低了企業創新成本。國家這種經濟行為,從一定意義上說,也是一種公有經濟活動,對整體創新發展具有決定性作用。

在微觀企業創新上,我們也看到公有制經濟的重要地位。為便于觀察和分析,我們可把創新分為理論創新和技術創新。理論創新主要由國家管理的科研機構、大學等來進行,當然也有大型國企參與,諸如可控核聚變等理論研究和試驗。這些姑且不論,我們在這裡重點分析一下與企業密切相關的技術創新問題。技術創新可分為應用技術創新與基礎技術創新。像根據市場應用前景,利用已有的網際網路基礎技術,開發出的網上社交、購物、打車等應用,就屬于應用技術創新;而依托理論創新形成的新技術、新算法、新材料、新方法等,如5G通訊技術,就屬于基礎技術創新,它的意義更大更重要。

然而,許多企業,包括一些大型民營企業的創新,還多集中于應用技術創新上,基礎技術創新特别是重大基礎技術創新的數量和比例還不大。這是因為,基礎技術創新難度極大,資本投入風險太高。現在,倒是某些中小型民營科技企業有一定基礎技術創新,觀察發現,它們多是科研人員或從海外回國人員辦的企業,很多人有相關研究經曆,有基礎和經驗。但随着某項基礎技術創新工作結束,他們則較少繼續從事新的基礎技術創新,而更多轉向應用技術創新。

現在,公有制企業,以及一些具有公有特征的企業,正在成為基礎技術創新,特别是重大基礎技術創新的中堅力量。由于國有企業更能集中資源,是以在持續進行基礎技術創新上表現出了明顯優勢,像完成了第四代核電站技術、超高壓輸電技術、超級計算機、北鬥衛星、先進航空發動機等重大基礎技術創新,這些都是關系國計民生、安邦定國的技術。

作為民營企業的華為公司,它99%的股權歸工會所有,帶有明顯公有特征。這種産權關系,對企業創新影響重大。現在,貨币資本的效能在下降,創造性勞動地位迅速提升。是以,在企業創新活動中,特别是重大基礎技術創新上,人力資本投入相當大。而華為的産權制度,一方面,保證了每年幾百億分紅資金,又回流到生産者手裡,減少了創新投入的人力資本,降低了風險;另一方面,剩餘價值再轉化為勞動者收入改變了雇傭關系,提高了激勵效率。這就是華為在美西方聯合打壓下,仍能完成一大批重大基礎技術創新的所有權原因。

創新決定發展的未來。公有經濟在創新中的基礎性和決定性作用,充分反映出公有制主體地位的不可動搖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