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邊境談判取得進展,印度防長揚言不向中國低頭,但希望與中國友好

作者:國關大俠客

長期以來,中印邊境問題一直是兩國面臨的一個核心問題,高峰時期雙方在邊境地區壘兵高達十餘萬人,即便是目前邊境兩側部署兵力也有約5至6萬人。然而就在最近,印度國防部長辛格卻表示邊境談判取得了進展,另一方面他還揚言不向中國低頭,但是希望與中國友好。

邊境談判取得進展,印度防長揚言不向中國低頭,但希望與中國友好

4月29日,據俄羅斯《衛星社》報道的消息,印度國防部長拉傑納特•辛格在艾哈邁達巴德市舉行的支援執政黨印度人民黨的集會上表示“印度不再是弱小的國家,在軍事方面印度是一個強大的國家”。同時,他表示希望與鄰國保持良好的關系。此外他還表示,與中國之間的會談正在順利進行,并在良好的氛圍中就任何新出現的問題進行讨論。不過随後他也表示“向同胞們保證,印度沒有在任何地方低過頭,也永遠不會低頭”。

為何印度要在邊境問題上保持強硬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和莫迪上台之後的執政态度有關系。在莫迪上台之前,印度并不團結,部分邦并不認可印度政府的管理,甚至個别幾個邦成為武裝力量的滋生區域。在莫迪上台之後,團結各邦鞏固莫迪政權就成為了首要任務,提升民族凝聚力就成為了直接而有效的方法。

邊境談判取得進展,印度防長揚言不向中國低頭,但希望與中國友好

比如此前莫迪政府大肆鼓吹的軍事裝備國産化,确實讓莫迪的支援率增加了不少,然而實際效果卻差強人意。在克什米爾問題上莫迪對巴基斯坦采取強硬措施,也讓莫迪的支援率增加不少。現在印度将對象放到了中國身上,在政治、軍事、文化乃至經濟方面,開始了全面的挑戰。

由此可以看出,印度政府妄圖通過制造焦點來提升威望,然而也會随時遭遇這種焦點帶來的反噬。一旦莫迪在邊境問題上低頭,那麼莫迪的執政生涯将就此結束,這也是為何印度在邊境問題上屢屢強硬的重要原因之一。然而邊境問題不可能無上限的加碼,當加碼不起作用時就可能變成沖突。是以,在邊境問題上,莫迪政府是在玩火。

邊境談判取得進展,印度防長揚言不向中國低頭,但希望與中國友好

然而,中國不是巴基斯坦,巴基斯坦在裝備落後的情況下,在克什米爾地區和印度打得有來有回,印度有什麼理由相信在邊境地區會占到便宜?首先從地理環境來說,印度不具備在邊境問題上挑釁的能力。每年的10月份開始,中印邊境地區就會出現大雪封山,封山将會持續到第二年的三月份,也就是說一年的時間裡差不多有五個月處于大雪封山季。

邊境談判取得進展,印度防長揚言不向中國低頭,但希望與中國友好

更加尴尬的是,印度的投送能力較為薄弱,後方的支援性基礎建設較為落後,平均每年因為橋梁坍塌、直升機墜毀、雪崩、極寒導緻的傷亡事件就高達數十起。可以看出,即便是邊境地區的低烈度摩擦,印度也很難進行投送保障,想要活命似乎隻能成為解放軍的俘虜。

其次,從裝備的角度來說印度也無法同中國相提并論,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印度國産化裝備自給率實在太低,甚至于連最基本的步兵輕武器都需要采購。如2021年印度與俄羅斯正式簽署合同,将在印度本土設立工廠,首批生産50萬支AK203步槍。又如2020年印度國防部準許了229億盧比的裝備采購合同,其中之一就是采購7.2萬支美制西格-紹爾突擊步槍。

邊境談判取得進展,印度防長揚言不向中國低頭,但希望與中國友好

而在高新技術武器方面,印度同樣嚴重依賴采購,陸軍裝甲武器95%以上為俄制裝備,空軍戰術飛機也以俄制裝備為主,印度苦心研制40年的光輝輕型戰鬥機,盡管開發了空軍型号和艦載型号,但是遲遲無法全面裝備,依然處于低速生産狀态。俗話說得好,國防裝備買不來現代化,一旦爆發戰争就意味着裝備打一件少一件,這極大限制了印度的戰争潛力。反觀解放軍現役先進裝備,已經完全實作了自主設計自主建造。

通過以上兩點可以看出,印度不具備在邊境地區挑釁的條件,如果莫迪政府持續在邊境地區加碼,因其單方面挑釁導緻的沖突,最終的苦果隻能由莫迪政府獨吞。

邊境談判取得進展,印度防長揚言不向中國低頭,但希望與中國友好

事實上,印度同中國擁有廣闊的合作空間,如在發達國家對開發中國家發動的“絞殺戰”—氣候問題上,中國和印度就是最堅實的盟友。莫迪政府想要提升經濟,成為制造業強國,進而填飽14億人的肚子,氣候問題是無論如何都繞不過去的。然而印度不得不面臨的一個事實是,目前全球30個污染最嚴重的城市,印度獨占了22個,是全球空氣污染最嚴重的國家。印度想要成為制造業強國,電力缺口巨大,意味着在未來印度的火力發電占比将進一步增加,其氣候問題将面臨更加嚴峻的挑戰。

除了目前的氣候問題外,印度同中國在經濟、能源等諸多方面都有着深度合作,如果印度執意在邊境地區挑起争端,或許莫迪面臨的不僅僅隻是戰敗那麼簡單。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