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函谷關:為秦國擋住六國無數次的進攻,漢武帝為何卻要毀掉它?

作者:蜀山史道

前言

函谷關,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重要的戰略要地,曾經為秦國擋住六國無數次的進攻,是一道不可或缺的屏障。然而,當漢武帝在位時,卻偏偏要毀掉這座關隘,這引發了無數人的疑問與争議。

那麼,為何一個曾經如此重要的關隘會被毀掉?漢武帝的這一舉動背後,又隐藏着怎樣的故事??讓我們一同探尋這段被時光掩埋的曆史真相。

函谷關:為秦國擋住六國無數次的進攻,漢武帝為何卻要毀掉它?

一、軍事結構的變革,函谷關地位漸失

在戰車為主導的先秦時期,函谷關作為連接配接關中與中原地區的咽喉要道,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這座坐落于秦嶺之巅的關隘,曲折狹窄,林木蒼翠,車馬難行。任何試圖由此通過的軍隊,都将遭受重創。正如當年蹇叔對兒子的叮囑:"必死是間,餘收爾骨焉。"

這種險峻的地形,正是先秦時期戰車部隊的克星。當時的戰車多為木制雙輪獨轅結構,車身寬長達3米,需要四匹馬拉動。在崤函古道這樣的狹窄山谷中,它們根本無法縱橫馳騁。

函谷關:為秦國擋住六國無數次的進攻,漢武帝為何卻要毀掉它?

隻能艱難地從谷底的相對平坦之處緩緩前行,成為敵軍攻擊的絕佳目标。然而,随着時代的推移,軍隊的結構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步兵和騎兵開始取代戰車,成為軍隊的主力。

他們行軍更加靈活,不再被函谷關的地形所限制。繞道别處,也未嘗不可。安史之亂時期的兩次戰役,生動地展現了這一變革。756年,唐将哥舒翰在靈寶西原與叛軍交鋒,被困于狹路之中,無計可施。

函谷關:為秦國擋住六國無數次的進攻,漢武帝為何卻要毀掉它?

叛軍乘機從南山越嶺而來,将官軍前後夾擊,大獲全勝。一年後,郭子儀與叛軍再戰新店,叛軍占據高地,回纥騎兵從南山襲擊官軍後方,叛軍遂潰。

這兩次戰役充分說明,在步騎兵時代,函谷關已不再是不可逾越的天險,它的戰略地位正在逐漸式微。曾經的險要關隘,如今已成為可以繞過的障礙。軍事格局的變遷,注定了函谷關的命運。

函谷關:為秦國擋住六國無數次的進攻,漢武帝為何卻要毀掉它?

二、漢武帝擴張中央權力,函谷關東遷

作為一代英明君主,漢武帝深谙集權的重要性。為了加強中央政權,他采取了一系列舉措,其中就包括擴大以長安為中心的京畿地區權力範圍。

在漢武帝的統治時期,中央政府不斷加強對地方的控制。政治上,設立"中朝制度",削弱相權,實行"刺史"制度;經濟上,統一貨币,把鑄币權收歸中央,實行鹽鐵專賣;文化上,"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這些措施無一不展現了漢武帝集權的決心。

而函谷關的東遷,正是這一程序的一個縮影。元鼎三年(前114年),漢武帝下令将函谷關東遷至新安縣,并在此設立弘農郡,歸長安管轄。這一舍舊謀新的決策,使得長安的管轄範圍由原來的關中地區,一直延伸到洛陽近郊。

函谷關:為秦國擋住六國無數次的進攻,漢武帝為何卻要毀掉它?

對于這一決策的原因,史書上有不同的解釋。應劭等人認為,是樓船将軍楊仆出于私心,請求漢武帝遷移函谷關。然而,也有學者質疑這一說法,認為楊仆當時并無立下什麼了不起的功勳,不足以提出如此重大的要求。

無論如何,函谷關的東遷無疑是漢武帝加強中央集權的一個重要展現。它标志着中央政權正在向東擴張,将更大範圍的地區納入直接管轄之下。這一決策的背後,是漢武帝對于統一王朝的執着追求。

函谷關:為秦國擋住六國無數次的進攻,漢武帝為何卻要毀掉它?

三、新函谷關的設定,失去天險之名

随着函谷關的東遷,一座新的關隘也應運而生。它坐落于新安縣境内的兩座土丘之間,地形平坦,已不複先前的險要。更重要的是,它已失去了屏衛關中的作用。

從洛陽出發,前往西安有兩條路線可選。北道經今天的新安、渑池,直達函谷關;南道則繞道宜陽,沿洛水西行。無論走哪一條路,最終都必須在函谷關會合,方能繼續西進。

函谷關:為秦國擋住六國無數次的進攻,漢武帝為何卻要毀掉它?

然而,新函谷關的設定,打破了這一格局。來自關東的軍隊,完全可以繞過新函谷關,直搗黃龍。它已不再是一座真正意義上的關隘,更多的是一個象征性的存在。

這種變化,也反映了軍事格局的轉變。在戰車時代,函谷關之是以重要,是因為它是連接配接關中與中原的必經之路。但随着步騎兵的崛起,軍隊的行動範圍大大拓展,不再局限于固有的道路。

函谷關:為秦國擋住六國無數次的進攻,漢武帝為何卻要毀掉它?

新函谷關的設定,無法阻擋來自關東的進攻,它的軍事價值已大不如前。更有甚者,新函谷關的地理位置也大大削弱了它的防禦能力。

先前的函谷關坐落于秦嶺之巅,險峻異常,車馬難行。而新函谷關則位于兩座土丘之間,地勢平坦,絲毫不見當年的威武雄壯。它的設定,更多是出于政治考量,而非軍事需求。

函谷關:為秦國擋住六國無數次的進攻,漢武帝為何卻要毀掉它?

四、新函谷關的沒落,潼關崛起

果不其然,在新函谷關設立之後的一系列戰争中,它都很少扮演重要角色。西漢末年,綠林軍西征長安,王莽的軍隊選擇在華陰自守,而非新函谷關。

更始帝時,赤眉軍東征,他也是在弘農而非函谷關布防。到了東漢末年,董卓退保長安,更是将重兵布置在黾池、華陰、安邑等地,對新函谷關視而不見。

這些戰役的情況,充分說明了新函谷關已經失去了原有的地位。它不再是守衛關中的最後一道屏障,反而成為可以繞過的障礙。軍事行動的重心,也逐漸轉移到了其他地區。

函谷關:為秦國擋住六國無數次的進攻,漢武帝為何卻要毀掉它?

新函谷關的沒落,為潼關的崛起留下了空間。這座新興的關隘,很快取代了新函谷關,成為守衛關中的最後一道防線。

潼關的地理位置,比新函谷關更加險要。它坐落于黃河之濱,兩岸懸崖峭壁,車馬難行。這裡曾經是秦漢時期西行必經之路,任何企圖由此通過的軍隊,都将遭受重創。

函谷關:為秦國擋住六國無數次的進攻,漢武帝為何卻要毀掉它?

正是憑借着這種天然的地理優勢,潼關在後來的戰争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安史之亂期間,唐軍在此與叛軍展開激烈交戰,最終取得勝利。此後,潼關更是成為守衛關中的最後一道屏障,在曆次戰争中發揮了關鍵作用。

相比之下,新函谷關的地位日益勢微。它不再是軍事行動的焦點,反而成為可以繞過的障礙。這一變化,标志着函谷關在中國軍事史上的地位正在逐漸下降。

函谷關:為秦國擋住六國無數次的進攻,漢武帝為何卻要毀掉它?

結語

函谷關的東遷,絕非一蹴而就。它背後蘊含着軍事格局的深刻變革,以及統一王朝加強中央集權的努力。

這座曾經的天險,最終因時代的變遷而失去了原有的地位,但它的曆史意義,卻永遠銘刻在華夏文明的長河之中。

從戰車時代到步騎兵時代,從先秦到漢武帝,函谷關的命運變遷,折射出中國軍事史的一個縮影。它的興衰,見證了一個時代的興衰。而它的東遷,則标志着中央政權向東擴張的決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