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有情有義有人生:《論語・季氏篇》(7)

作者:沐浴墨香張一鳴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

夫子說:“君子有三種事情應引以為戒:年少時,血氣還不定性,要戒對萬事萬物的誘惑;等到壯年了,血氣方剛,要戒逞強好鬥;等到老年,血氣已衰弱了,要戒安于現狀,不思進取(要戒貪得無厭)。”

“君子”是儒家理想的人格标準。“君子有三戒”的“君子”,我們可以了解成立志成為君子的人,而且正在努力的路上,還沒有達到君子的境界,這樣呢,在修行中,對于一些行為是需要引以為戒的,這樣感覺更好些。

當然了,即使不是君子,作為普通人,孔子講的“三戒”也是值得警戒的。了解儒家的話,最好能結合語境,盡可能地避免以偏概全。

“戒”的本義是警戒,戒備的意思。《說文》給出的解釋是:“戒,警也。”

這裡的“戒”,就今天來講,不是完全斷絕,“戒”完全可以了解為控制,有點類似于節制的意思。作為現實世界的人來說,“戒”是非常難的。一個人要想成為君子,就不能被自己的“血氣”所使,做事符合道義,就需要懂得“戒”。孔子這裡明确指出了“戒”的目的,或者想要達成的目标,這就是“戒”的動機。從哪裡着手啊?如何戒啊?孔子下面給出具體的措施:一、分為三個時段:“少之時”,“及其壯也”,“及其老也”;二、“戒”的内容包括“色”、“鬥”、“得”。為什麼要這樣呢?孔子給出了原因:“血氣未定”、“血氣方剛”、“血氣既衰”。“戒”,說白了,就是儒家修行的一種形式,注意涵養德行的功夫而已。

我們來看“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這句話。

《禮記·曲禮》記載:“二十曰弱,冠;三十曰壯,有室。”古代男子20歲行冠禮,表示已經成年,還是處于“弱”的階段,是以叫弱冠。隻有長到三十歲的時候,才能稱為“壯”。“少之時”,一般的了解指12到30歲,尚未達到“三十而立”的人生階段。

“血”的本義是祭祀時,盛在祭祀器皿裡的血液,引申為有共同祖先的,又比喻剛強、熱烈。《說文》給出的解釋是:“血,祭所薦牲血也。”

“血氣”的“血”,指人和動、植物,一切生命的物質基礎方面。“氣”的本義是雲氣,“氣”用于人,常常偏向于指人的精神方面。“血”屬陰,“氣”屬陽,人的身體必須陰血陽氣流行,才能維持生存。

《中庸》記載:“凡有血氣者莫不尊親。”這裡的“有血氣者”指有生命的人。

“血氣”也是觀察一個人身心健康的名額。有血才有氣,氣虛則血弱。中醫上講氣血兩虛,治療上應補氣養血,輔助人體的正氣。

人生處于不同階段,就會表現出不同的生理和心理特征,這些都與人的“血氣”有關。從少年到壯年,再到老年,正是由血氣表現出的生命曲線,後來發展到經脈、髒腑理論,可以說是《論語》“血氣”理論的發展。

少年身體内的血氣尚未充實,這時稱之為“未定”,具體表現在身體上各個器官的發育不完全;心理上,識别能力和自制力還不夠強大,若為不良情緒所左右,便會做出一些舉措輕率的行為,造成過失和錯誤。

《大學》記載:“所謂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則不得其正;有所恐懼,則不得其正;有所好樂,則不得其正;有所憂患,則不得其正。”針對這一時期“血氣未定”的人生特點,要在克制生理沖動和節制不良情緒上加以自覺的修為,時時保持自我警戒之心,方能規避過錯和禍患的發生。

“色”的本義表示由物體發射、反射的光通過視覺而産生的印象;引申義有臉上表現出的神氣、樣子;情景,景象等。《說文》給出的解釋是:“色,顔氣也。”

“色”指人的臉色、神色。當人心有所感,就會表現出“喜、怒、哀、樂、愛、惡、欲”七情之氣,這樣表情就會在眉宇之間展現出來。人每天無不是随着環境變化,在人生舞台上,演繹着不同的神色,于是就有了喜顔悅色,郁郁寡歡……等等。

在佛家看來,“色”指物質,一切物質的存在。佛家有句名言,叫“色即是空。”可以簡單的了解為世間一切色(物質)的本性都是空無所有。

“色”也指女色、色欲的意思。“色”字頭上一把刀,古人造字用意極深,期望後人見到這個字的時候要警戒。夏桀寵幸喜妹,導緻了夏朝的滅亡。商纣王沉迷于蘇妲己,加速了商朝滅亡。周幽王為了博得美人褒姒一笑,烽火戲諸侯,導緻了西周的滅亡。唐玄宗李隆基寵幸楊玉環,“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導緻了唐朝由盛極一時走向了衰敗。

很多人解釋這一章句《論語》時,把“色”解釋成女色。這句話的意思就成了,人處于青少年時期,“血氣未定”,是說血氣還沒有發展穩定,還不成熟,如果頻繁地過性生活,會影響身體的發育,對身體健康不利。

我覺得,如果采取佛家思想中,“色”是一切物質的存在,感覺最為惬意了。“色”可以了解為血氣上沖動冒進、喜怒無常等心無定性的含義。俗話說:“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好看的東西,如華麗的衣服、漂亮的房屋等,誰都喜歡,這本身并沒有錯,但好色要有節有制,不能沉迷其中。

孔子在這裡告誡弟子們“少之時”,要學會控制自己,不要動辄表現在臉色上。因為少年時期,血氣還不夠成熟,血氣未定,情緒思想還不穩定,容易受外部世界刺激的影響,特别容易激動。我身邊一個朋友的孩子才十三四歲,在學校,幾個同學因為打籃球時發生一點争執,能算多大的事兒啊!結果呢,他覺得氣不過,血氣一上頭,晚上一下子糾集了十多個孩子,到寝室中,把人家打得鼻青臉腫,經法醫鑒定輕微傷,除了賠償對方的醫療費,還要被學校開除,你說圖的啥啊?

我們接着來看“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這句話。

人生“壯”的階段,指三十歲到五十歲之間。

成語“血氣方剛”出自章句《論語》,形容年輕精力正旺盛。

“剛”的本義的堅硬意思。《增韻》給出的解釋是:“剛,堅也。”《說文》給出的解釋是:“剛,彊斷也。”

剛強是一個人身上最可貴的品質,但剛強也應有個限度,遭到困難和挫折,堅強不屈是對的,但千萬不能不問原因一味地剛強到底,要知道剛強者不能持久。一個很有名的故事,說春秋時期,一次孔子拜見老子,老子張開嘴,指了指自己的所剩不多的牙齒,又指了指自己的舌頭,什麼話也沒說。孔子于是謙恭退出,弟子們很不解,這兩位老人打的是什麼啞謎啊?孔子說;老子已告訴了他一個道理:牙齒雖然堅硬,但是卻很早脫落了;舌頭很柔軟,但卻一直完好無缺。這就是老子多次在《道德經》中說“以柔克剛”、“柔弱勝剛強”的道理。

“鬥”的本義是十升。《說文》給出的解釋是:“鬥,十升也。”這裡的“鬥”是逞強好鬥的意思。

“剛”是誰“剛”啊?“鬥”和誰“鬥”啊?如此一問,就覺得很有意思了。首先是你認為自己到了壯年的時候,你這個人的血氣“剛”,這時候的人,最難以忍受的是别人的輕視和挑釁,你為什麼看不起我?我得問個清楚!為了一丁點兒的小事,沖冠一怒,甚至以死相拼,你說值得嗎?我以前的機關,财務室的兩個副科長,一個是四十二三,一個是五十出頭。科長剛剛提拔到周口市二磚廠當副廠長。兩個副科長為了競争科長的位置,一言不合,大打出手!結果,一個人的鼻梁骨被打斷了,一個人是輕微傷,分别受到了司法的處理,兩個人争來争去,誰也沒有當上科長,反而給一個小年輕做了嫁衣,讓人家撿了個漏!

一個人“血氣方剛”時,容易有“鬥”的心理,往往以自我為中心,自以為是,争強好勝,事事都要勝人一籌。“鬥”,一般的了解是自己和别人“鬥”,其實了解成,人一定要是和自己的壞習慣、自己的惰性“鬥”,就更有意思了。一個人不能因為自己血氣方剛,就覺得沒多大的事兒。最簡單的了解,熬夜、酗酒、打遊戲等等,一天兩天,也許沒啥;時間一長,病自然就會找到你身上來的,而不是你熬夜,所得的病跑到别人身上,讓别人替你承受,這不是天方夜譚嗎?

人到壯年,血氣正盛,這時候,我“戒鬥”了,我把充沛的精力放在事業上,而不是在一些無關緊要的小事上,不與他人争名,不與他人奪利,不與他們生閑氣。保持自己一顆平靜的心,專注做自己的事兒,這樣反而更容易成功。這麼一說,“戒之在鬥”等于說是涵養一團和氣,你自己和氣了,自然會影響身邊人也能和氣,大家都和和氣氣的,這個社會必定是一個和諧的社會。

如此一說,“戒之在鬥”也是儒家修身養氣的重要步驟啊!趁着年輕,我也需要好好養養自己“戒之在鬥”的正氣。

君子第三個應該謹戒的事情是“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

人生的“老”,指年五十歲以上的階段。從人生的階段而言,五十歲以上是功業有成、擁有身份地位的時期。

“得”的本義是得到,獲得。《說文》給出的解釋是:“得,行有所得也。”“得”是已經擁有了,可以是得到了名,也可以是得到了利,包括金錢、田産、房屋、女色等等。

一個人要想成為一個君子,就需要在兩個方面多加注意:一是安于現狀。三國的曹操有詩雲:“老骥伏枥,志在千裡;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曹操說,有志幹一番事業的人,雖然到了晚年,但一顆勃勃雄心永不會消沉,一種對宏偉理想追求永不會停息!唐代詩人劉禹錫說:“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面對衰老,詩人不消極,不悲觀,要用有生之年撒出滿天的紅霞。

按照上面的了解,我覺得這句話了解成,一個人到了老年,血氣已衰弱了,這時候要戒除安于現狀,應當保持積極進取的人生态度。孔子怎麼做的呢?從五十四歲開始,他周遊列國十四年,弘道不已,回到了魯國,孔子的政治理想在當時無法得到實施,但孔子之偉大在于“知其不可行而行之”,他将自己的政治理想寄托于後世。孔子在回到魯國之後停止了直接的政治活動,一面繼續整理文化典籍,修訂六經;一面廣收弟子,大規模的開展文化教育事業,相傳教授弟子3000餘人,其中精通六藝的弟子有72人。

二是貪得無厭,不得善終。“貪”是老年人易犯的毛病,他們知道自己時日不多,總想還要撈點什麼,給子孫留點什麼,不然這一輩子大概不甘心。這樣就會想盡一切辦法得到可能得到的東西。《官場現形記》介紹,一個人做官上瘾,在彌留之際心裡仍然放不下為官的念頭。于是他的兩個副官站在房門口,拿出舊名片,一個副官念道:“某某大員駕到!”另一個副官念道:“老爺欠安,擋駕!”他聽了覺得過瘾,才最終合上眼。這就是典型的貪名!

其實,名利和權力,這些身外之物,生不帶來,死不帶去,貪多也沒有什麼意義。一些官員晚節不保,就是因為老年時貪戀權利,财物,結果東窗事發,身陷囹圄。再一個就是貪圖口腹之欲,一些老年人飲食不節制,三寸之舌很喜歡吃,身體又不能消化,常常會出現血壓高、血糖高血脂高等等三高。

本章句《論語》, 孔子的“三戒”——“色、鬥、得”,對人生的各個階段都有害無益的,都應該謹慎對待的。隻不過,在相應的人生階段,哪一種危害更大。孔子在“少之時”說,要“戒之在色”。其實,壯年和老年的時候,也需要“戒之在色”,隻不過說“少之時”更要注意!“戒之在鬥”也是如此,有一句俗語說:“老不看三國,少不看水浒。”少年時也是好鬥的,如果和别人争鬥,萬一傷殘,這就是一輩子的事情了。

“戒”的根據是什麼?想要真正明白這一章句《論語》,我們一定不要忘了《論語•季氏篇》的主題是“憂在内。”“内”指的就是自己的事情。做人做事,先看自己!“戒”既是儒家的養生之道,又是提升道德修養之道。學會控制每個時期的不良欲望,少犯或不犯錯誤,讓人生走向圓滿,才是“三戒”的精髓所在。

儒家的“三戒”是在警示人們心存戒心,在“少之時”時,應保持謙虛和上進;在發展強大之時,要保持内心的不急躁;在鼎盛時,要保持自身的中正,這都是涵養正氣的做法。有了正氣,不管在人生的哪個階段,才有可能堅守一個道心,不被金錢、名利所誘惑,做一個大寫的中國人。

孔子的人生“三戒”,雖過了千年,但依舊是做人的準則,這就是聖賢智慧的光芒,不僅照亮古人的心,也給我們今人以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