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人到中年,請主動給生活降級

在沙漠中,有一種樹,它不長樹葉,隻長枝條和樹幹,猶如枯木,是以當地人叫它“光棍樹”。

為适應惡劣的自然環境,保水抗旱,原來枝繁葉茂的光棍樹必須減少水分蒸發,是以它的葉子就漸漸退化了,消失了;

沒有了葉子的光棍樹要想繼續存活下去,必須用樹幹和枝丫代替葉子進行光合作用,而綠色是進行光合作用的重要條件,樹幹和枝丫就理所當然地變成了綠色。

這樣,光棍樹就在沙漠中頑強地生存下來了。

植物如此,人也一樣。

曾幾何時,我們以為得到的越多,人生就會越幸福。

經曆得多了,才慢慢明白:追求越多,負累越重;得到越多,越無安甯。

就像梭羅在《瓦爾登湖》裡寫的那樣:一個人,放下的越多,越富有。

唯有專注内心,退化掉不必要的“葉子”,才是中年後最值得過的人生。

人到中年,請主動給生活降級

期待降級

知乎上有個問題:“一個人痛苦的根源是什麼?”

有個高贊回答是:“對一切事物抱有過高的期待。”

我們總是對一切抱有太高期待,殊不知期望越高,失望越大。

在最近的熱播劇《煙火人家》裡,快30歲的李衣錦就有一個讓人窒息的媽。

對于婚姻的失望使得她将全部的注意力和希望都轉移到女兒李衣錦身上,卻由于過強的掌控欲成了一個病态的媽媽。

為了讓女兒回老家當老師,媽媽會背着女兒給她的上司打電話辭職;

李衣錦因工出差,媽媽誤以為女兒要出國,跑到她工作的場所大吵大鬧;

為了擺脫媽媽無孔不入的催婚,女兒隻能找朋友假扮自己的男朋友,媽媽發現後沒有為女兒考慮一點,當衆打女兒巴掌宣洩自己的不滿。

人到中年,請主動給生活降級

來源:視覺中國

其實,現實生活中有很多人和李衣錦的媽媽一樣,常常對一個人或者一件事注入自己全部希望,一旦結果沒有達到預期效果,便難以接受,傷人又傷己。

所有的失望,都來源于本不該有的期待。

與其期待過高放大對方缺點,忽略對方的優點,傷害彼此的感情,不如保持松弛的心态,收獲意外的驚喜。

作家劉娜曾分享過自己的故事。

曾經她對丈夫和兒子也有諸多期待:

希望丈夫事業有成,體貼又顧家;希望兒子成績優秀,懂事又勤奮。

遺憾的是,過高的期望往往會落空,大部分都以失望收場。

步入中年後,她意識到沒有誰能完美地活在自己的預期裡,于是她開始主動降低期待。

讓她驚喜的是,在接納了身邊人的不完美,用坦然的心态去生活後,家庭氛圍反倒越來越好,每個人的幸福感都得到了提升。

作家廖一梅曾說:

“人對他人需求越少,就會活得越自如安詳。沒有人,哪怕他願意,也不可能完全滿足另一個人的需要。”

有期待,本來無可厚非,但對期待過于執着,才會有不被滿足的失落感。

期待太高,容易心生怨恨,不僅感情受到影響,生活也終将不得安甯。

馬爾克斯在《百年孤獨》中寫道:“人生的實質,就是一個人活着,不要對他人心存太多期待。”

人生下半場,唯有降低期待,才能在自己的生活節奏裡,真正過好這一生。

人到中年,請主動給生活降級

消費降級

在紀錄片《等一等,網際網路》中,裡面幾位主人公的故事,令人深有感觸。

24歲的男生小何,從小成績優異,畢業于985大學。

農村出身的他,曾經最奢侈的享受僅僅是吃肯德基。

但是,在見到大城市豐富的物質生活後,他一步步迷失了自我。

他開始買最新款手機,去網紅地旅遊,甚至貸款買了夢寐以求的車......

這樣的生活,讓他感覺倍有面子。

可一切的享受都是有代價的。

最終因為資不抵債的高配生活,他欠下20多萬元的債務。

為了還債,他的生活過得極其艱難。

後來,他再次回望當初的生活時,懊悔萬分地說:

“往後的這幾年裡,我的人生都将不屬于我自己。”

作家茨威格說:“所有命運饋贈的禮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價格。”

可惜的是,年輕時的小何沒有意識到,超過實際承擔能力的消費猶如七彩泡沫,終究有破碎的一天。

人到中年,請主動給生活降級

來源:視覺中國

《斷舍離》一書中,有個故事讓人記憶深刻。

一對夫婦喜愛購物,家中堆滿了各色衣服、生活用品、家用電器。

寬敞的房子因這些東西的堆積,一下子變得擁擠起來,他們每天還要花費很多時間整理房間。

然而,這樣不僅浪費精力,在狹小的空間裡生活,他們也很壓抑。

于是,他們下定決心改變,清除不必要的物品,不再盲目購物。

終于,當他們的家變得寬敞明亮起來,兩個人的心情也随之變好。

生活就是這樣,不必要的物件隻會拖累自己。

舍棄之後,人生才能輕盈起舞。

《逍遙遊》裡有句話:“鹪鹩巢林,不過一枝;偃鼠飲河,不過滿腹。”

意思是小鳥在樹上,隻不過占一根樹枝;鼹鼠喝河水,也不過喝滿肚子。

生活的本質,是回歸簡單,是心無挂礙,是保留最初的天真去看世間萬物。

物質素簡的人,活得更輕松;生活簡單的人,走得更長遠。

人到中年,請主動給生活降級

情緒降級

你周圍是否有這樣一些喜歡抱怨的人:

抱怨命運不公;抱怨遇人不淑;抱怨生活不如意……

在我印象裡,鄰居張阿姨總是怨氣很重。

很多次回家,都看到她拉着我媽吐槽:

“煩死了,我老公怎麼一點都不知道體諒我?想當初那麼多優秀的人追求我,我都沒答應,嫁給他真是虧大了。”

要是看到哪個朋友買了新衣服、新首飾,她又開始抱怨:

“當初我要是嫁個好人家,現在肯定要啥有啥。”

光吐槽别人還不夠,回到家她還對着丈夫和孩子動不動就大發脾氣:

“就你爺倆這德行,沒有我,還不知道你們怎麼過呢!”

後來,我離開家出去工作,聽我媽說,張阿姨的丈夫實在受不了她的脾氣帶着孩子和她離婚了。

如今隻剩張阿姨獨自一人生活,不過不變的是,她逢人就哭訴她的遭遇,鄰居們也對她避之不及。

現實中也有很多人像張阿姨,一味從外界找原因,隻能看到别人的缺點,不考慮自身狀況,不但解決不了問題,反而更有可能加劇沖突。

這不禁讓我想起了“烏鴉定律”。

森林裡,烏鴉準備搬家,特意向朋友白鴿告别,白鴿問烏鴉為什麼要搬家?

烏鴉說:“小動物們都嫌棄我的叫聲難聽,見面都躲着我,甚至有人一見我就捂住耳朵,我實在待不下去了。”

思索片刻的白鴿勸說道:“你有沒有想過,如果你不去尋找自身的問題,無論你搬到哪裡,都會面臨同樣的尴尬?”

烏鴉聽完,陷入了深思……

凡事歸咎他人,無法解決根本問題,學會反思,才能改變現狀。

巴爾紮克說:“苦難是人生的一塊墊腳石,對于強者是一筆财富,對于弱者卻是萬丈深淵。”

因為弱者隻會向外求果,而強者向内求因,心态穩定積極,專注解決問題。

人到中年,請主動給生活降級

來源:視覺中國

負面情緒就像是污濁的水,而人的内心就像一個杯子,污水裝多了終有一天會從杯子裡溢出來,污染你和他人的生命。

弘一法師曾說:“學會釋懷,人生才能重新開始。”

我們無法掌控生活發生的一切,卻可以調整心态去适應生活。

人到中年,與其讓情緒操控生活,不如給情緒降級,坦然面對人生起伏,積極尋找改變生活的方法,才能活出真正的自我。

人到中年,請主動給生活降級

柳宗元筆下有種蟲子叫蝜蝂。

它在爬行時,看到什麼都想抓來背在身上,即使背不動了還繼續堅持,直到最後被活活累死。

欲壑難填。人想要的越多,越難得到滿足,快樂便越來越少。

不妨活得簡單一些,别一味求多,才能知足常樂。

人到中年,需要明白:少就是多。

背負的越多,越難前行,我們要學會給生活降級。

如此,人生才會更加自在且從容。

共勉。

人到中年,請主動給生活降級

作者:趙财喵。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