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五心助餐”讓老年人樂享幸福“食光” ——永昌縣紮實開展老年助餐服務行動

永昌縣常住人口17.76萬人,60歲以上老年人3.68萬人,占全縣常住人口的20.72%,其中經濟困難老年人1505人。近年來,永昌縣委縣政府圍繞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訓示批示精神,積極整合已建成的養老服務設施及各種服務資源,按照橫向建設完善助餐服務網絡體系,縱向提升居家養老服務質效的工作思路,依托老年食堂,采取自主取餐、集中就餐、上門送餐的方式開展老年助餐服務,“五心”助餐讓老年人樂享幸福“食光”,提升了老年人的生活品質和幸福指數,2024年被列為老年助餐省級試點。

“五心助餐”讓老年人樂享幸福“食光” ——永昌縣紮實開展老年助餐服務行動

建構網絡“真心”助餐。充分整合各項服務團隊優勢資源,建構了“智慧+”養老服務,“老年食堂+上門助餐+老人預訂餐”老年助餐服務網絡。利用鄉鎮民政工作服務站社工專業優勢,開展轄區内老人的入戶摸排、宣傳、教育訓練、評估等前期工作,确定老人的用餐禁忌、助餐優惠度及助餐方式,教會老人在智慧養老平台app手機端點餐下單、微信群點餐下單、電話點餐、到店就餐、上門助餐等功能使用方法;利用智慧養老大資料平台資源優勢,由坐席人員負責轄區内老人的助餐需求上傳資料分析、統計、歸類,将老人通過各種途經點餐的工單及時準确向供餐點及配送員下達指令,確定高效率、高品質開展助餐服務并及時電話回訪開展滿意度調查,向供餐點回報調查結果,及時調整助餐方案

“五心助餐”讓老年人樂享幸福“食光” ——永昌縣紮實開展老年助餐服務行動

發揮優勢“用心”助餐。全社會參與、全民行動是應對養老難題的重要基礎,社會力量充分發揮行業優勢,在降低老人就餐成本上下功夫。利用企業自有資源、倉儲及資金優勢,采取在供應鍊源頭采購物資,為老年食堂倉儲配送,大大降低了餐廳食材成本,讓老人享受更多優惠。采取師徒制、脫産學習等方法,培養員工制廚嫂,解決廚師、配菜師聘不來、留不住的難題,降低人力成本。大力發掘民俗、家常飯特色優勢,吸引本地食客就餐,做好對社會開放經營文章,用所得利潤反哺老年助餐服務。

“五心助餐”讓老年人樂享幸福“食光” ——永昌縣紮實開展老年助餐服務行動

創新模式“愛心”助餐。創新老年食堂經營管理辦法,允許社群日間照料中心老年食堂面向社會開放式經營,打出“您在老年餐廳就餐一次,就是向困難老人獻出了一份愛心”的宣傳口号,吸引周圍群衆前去就餐,用對外經營的利潤“反哺”老年助餐服務。老年食堂月均為老人提供集中就餐服務3600餘人次,送餐上門服務1820餘人次,已累計提供老年助餐服務60000餘人次,初步解決了部分高齡、空巢、獨居、失能等困難老人吃飯難的問題,得到了社會各界的普遍贊譽和認可。

“五心助餐”讓老年人樂享幸福“食光” ——永昌縣紮實開展老年助餐服務行動

多元配送“暖心”助餐。積極探索“志願者配送+集中就餐+送餐入戶”的老年助餐服務模式,讓更多的老年人吃得舒心、吃得放心,用飯菜溫度,守護老年人的幸福“食”光。充分利用社會組織自有員工及志願者優勢,為困難老人提供送餐上門服務,解決了部分失能老人吃飯難的問題,大大地降低了困難老人的就餐成本。制定了志願者送餐積分辦法,将志願者的服務轉換成積分,每季度開展積分兌換,志願者的服務積分可以兌換小禮品、就餐優惠券,獎勵雖微小,意義卻重大,助力送餐服務持續、優質開展,良性循環。實作了老年助餐服務與民政資源的有效對接和優化配置,創新了政府、市場、社會力量合力參與老年助餐服務的協同機制,依靠市場化運作,降成本、提品質、樹品牌,為老人提供多元化養老服務,讓老年人得到了實惠。

“五心助餐”讓老年人樂享幸福“食光” ——永昌縣紮實開展老年助餐服務行動

強化監管“放心”助餐。按照國家、省、市标準不斷健全老年食堂各項制度及軟硬體建設,主動邀請相關部門專家對老年食堂進行檢查、指導、監督,守牢食品安全紅線,提高餐食品質,優化就餐環境。2021年惠民長者餐廳被金昌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授予“健康食堂”榮譽稱号,2023年永昌縣居家養老服務中心上報的含老年助餐服務标準化的“永昌縣農村智慧養老服務标準化”試點項目書,已認證省标準化辦公室評審上報國家标準化辦公室,此标準化的制定,必定為全縣老年食堂的建設及老年助餐服務的順利開展提供規範化建設範本、技術支撐以及量化标準,展現了老年助餐服務既有溫度又有高度。

“五心助餐”讓老年人樂享幸福“食光” ——永昌縣紮實開展老年助餐服務行動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小食堂,承載着老年人滿滿的幸福,傳遞出濃濃的民生暖意。随着供給日益豐富、功能不斷完善,老年食堂将更好滿足老年人需求,讓越來越多的老年人嘗到幸福滋味,把暖胃又暖心的服務送到老年人身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