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勝達,綠色智能工廠如何跑出“加速度”?

作者:雲朵想要霓虹燈

民營經濟是蕭山發展的壓艙石,民企是蕭山發展的主力軍。“奔競不息 勇立潮頭”,新時代,新征程,蕭山再次奏響“沖鋒号”。蕭山釋出、蕭山日報《今日視點》推出“經濟向新行”系列深度報道,聚焦蕭山民企新質生産力實踐探索,剖析民企發展樣本,探索企與城的共榮共生。今天推出第二篇《勝達,綠色智能工廠如何跑出“加速度”?》。

勝達,綠色智能工廠如何跑出“加速度”?

2023年1月28日,卯兔年開工首日,勝達集團在它的“起錨地”——蕭山河上鎮勝達江南産業園内,迎來了建企40周年高品質發展大會。

會上,75歲的勝達創始人方吾校寄語集團董事局主席方能斌、總裁方聰藝:“勝達定制的‘解放牌’要維修保養了,‘紅旗牌’應該全部啟動。”

回顧勝達一路走來的曆程,确确實實是一段從“解放牌”走向“紅旗牌”的發展軌迹。

勝達,綠色智能工廠如何跑出“加速度”?

從1983年的2000元錢、14把榔頭起家,到如今淨資産超百億,總營收破300億元,成為國内領先、行業龍頭、中國民企500強、中國制造業500強,勝達的這種“滾雪球”式發展,被方吾校戲稱為“一不小心就搞大了。”

然而,真的隻是“一不小心”嗎?

“勝,是高山不化千年雪;達,為源泉長流百條溪”,勝達的追求和願景,始終是由小變大、由大變強、由強變久,從涓涓細流,奔向無垠大海。

“向數而融、向高而攀、向新而進,以數字技術、人工智能改造推動傳統産業深度轉型更新。”2024年3月,省委書記易煉紅對民營企業加快轉型更新提出的殷切期望,勝達已經在深入實踐探索。

2019年,當勝達開始投建國内包裝行業首家綠色智能工廠時,它已經準備好要換上新的引擎,進入“加速奔跑”模式。

“加速跑”的動能哪裡來?

聚勢謀遠,向新而進

01

生産面積約5萬平方米,工廠中的房間一線員工數量卻隻有40幾人,走在略顯“空曠”的大勝達智能工廠生産工廠中的房間,你的腦海裡會不由得浮現出“速度”這兩個字。

一筒兩米多高的原紙,被輸送帶送上紙闆生産線後,以每分鐘260米的速度“跑”了起來:機械臂快速揮動,機器人精準切割,一張張紙闆自動完成折疊……

“智能工廠自投産以來,一個訂單的生産周期,已經由原先的2至7天,縮短至2至8小時。”智能工廠的“大總管”、大勝達常務副總裁舒奎明介紹道。

勝達,綠色智能工廠如何跑出“加速度”?

按照實體學原理,有能量才會有運動。在勝達,“加速跑”的動能來自哪裡?

答案是:聚勢謀遠,向新而進。

上世紀90年代初期,當許多民營企業還在改革開放的“十字路口”徘徊時,勝達出乎意料但卻異常堅定地走上了一條引外資的“築巢引鳳”發展之路。

1992年,勝達引進366萬美元的外資,采購了一批進口裝置,全面改造企業的紙包裝生産線。這次引進外資的規模,當時在整個浙江都屬罕見,并助力勝達在第二年産值、銷售雙雙突破億元大關。“這是勝達最成功的第一步。”勝達創始人方吾校頗有回味地說。

邁出這一步的動力來自哪裡?方吾校說,來自鄧小平的南巡講話,“改革開放的膽子要大一些,步子要再快一點!”

1997年7月,勝達第二生産基地蕭山八達紙箱總廠投産,兩年後,第三生産基地浙江新勝達包裝有限公司拔地而起,随即又從德國引進了世界最先進的BHS全智能瓦楞紙闆生産線,投入高達8000多萬元。這一年,勝達集團一躍成為全國包裝龍頭企業第三名。2003年,又在蘇州吳中區50畝的土地上規劃第四生産基地。

大膽的改革與創新,讓嘗到甜頭的勝達更加堅定地前行,繼而走上一條從資訊化、數字化,再到智能化的道路。

資訊化是基礎,數字化是方向,智能化就是未來。

而走向未來的路,勝達至少走了22年。

2001年,浙江新勝達包裝有限公司(大勝達前身)啟動資訊化建設步伐,“那時候公司發展很迅速,接到的訂單很多,但全是靠紙質手工開單,連發貨也是手工做單子。沒有一個資訊化的管理手段,與公司的發展是不比對的。”大勝達資訊中心主任楊德龍回憶道。

此後,公司上下全面推廣資訊化項目,先後實作了财務、運輸、辦公、檔案等具體業務的資訊化管理。

2005年,勝達成立研發部,獨立研發紙包裝Box ERP系統。這個系統通過實時采集和分析生産資料,能幫助企業精确掌握生産進度、物料消耗、裝置狀态等資訊,還可以根據市場需求和生産計劃,智能排程生産資源,優化生産流程。

直到2019年大勝達數字化智能工廠投産,實作了工藝、工序、物流、采購、中央調控、産品檢測、能耗監控、商務八個方面的智能化。從原來工廠生産要四百個人,縮減為隻需八十個人,年産額則能達到8-10個億。

一夜之間,大勝達智能工廠成為全國各地同行參觀學習的标杆。

智能化大大解放了勞動力,也讓大勝達在疫情防控初期,許多中小企業遭遇重重困難的情況下,依然能保持生産線的穩定運作,及時滿足防疫物資的包裝需求。

2021年,大勝達入選浙江省“未來工廠”名單,并以快速響應使用者個性化需求為核心,開創了紙包裝大規模個性化定制的“12810”生産制造新模式,即産品銷售“1小時訂單需求響應、2小時接單,8小時産線投産,10小時訂單傳遞”,産品服務“1小時投訴響應,2小時公司關聯,8小時問題回複,10小時問題解決”。

在紙包裝行業的廣袤天地裡,大勝達修煉出了這套獨步江湖的“紙上真功夫”,其所生産的産品也成為中國紙包裝唯一出口免檢産品。

在大勝達長期合作的優質客戶名單裡,有國際知名的三星、松下、博世、沃爾瑪、殼牌、宜家等世界500強企業,也涵蓋了國内頂尖的順豐、娃哈哈、農夫山泉、老闆電器、蘇泊爾等大品牌。

産能加速提升的同時,大勝達對外擴張的步伐也走得堅定有力。

瓦楞紙箱單價較低,對運輸成本較為敏感,運輸半徑一般在300公裡以内。而家電等下遊龍頭企業,往往要求供應商能夠滿足其多個生産基地的包裝需求。是以,大勝達在國内的生産基地布點從主要集中在華東地區,慢慢向江蘇、湖北、四川、貴州、海南、新疆等地延伸,向穩而進,以進促穩。

“加速跑”的耐力是什麼?

專注研發,向“綠”而行

02

爆發力可以讓人跑得更快,耐力卻可以讓人跑得更遠。

勝達能一路長跑40餘年的耐力,源自對“綠色制造”的執着。

紙包裝,如果隻滿足于“包”得住、“裝”得好,不至于窮數十年之功。大勝達要做的,不僅僅是包裝得了物品,還要能承載綠色發展的理念。

勝達,綠色智能工廠如何跑出“加速度”?

向“綠”而行,勝達其實從企業初創的上個世紀80年代就開始了。跟大多數傳統企業一樣,這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從最初跟随國家大政方針,到逐漸自覺自醒,開始主動踐行。特别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綠色發展理念日益深入人心,越來越多如勝達這樣的行業龍頭企業都把“綠色發展”上升為企業發展的核心理念和重要戰略。

相對于其他行業,紙包裝産品因為使用周期更短,消耗量更大,對環境影響也更為顯著,是以也更有責任和使命走好“綠色制造”“綠色發展”之路。

2008年,國家開始實施“限塑令”,塑膠袋、塑膠泡沫等材料都被列入限制清單,整個包裝材料行業面臨全新挑戰。

衆所周知,水是紙的克星,紙張在水的侵蝕下很容易變軟,甚至破損、溶解,防水防潮一直是紙包裝行業的一道“卡脖子”難題。想要紙質包裝不滲水,通常的做法是在紙箱内壁粘貼一層塑膠材質。

但是2019年夏天,大勝達研發團隊卻遇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考驗。公司接到客戶大量投訴,抱怨運送海鮮的快遞包裝破損,導緻裡面的食物變質。

一邊要遵守“限塑令”,一邊關系到客戶的長期穩定合作,研發團隊開始埋頭尋找一種既防水又安全無毒的防水材料。

其實市場上也有很多成熟的防水材料,如鍍鋁帶、鍍鋁膜,但這些材料不僅會增加紙箱的制造成本,在回收再利用的過程中,也很難把鋁膜分離出來。勝達想要的,是一種更綠色、更環保的方式。

“你看,水落到荷葉上會形成水滴滑落,葉片不會被滲透。”大勝達技術中心副總管黃煜琪和他的研發團隊從荷葉表面的疏水現象,聯想到在紙箱内壁增加一層具有疏水性能的材料。

曆時一年多,他們測試了上百種防水材料,經過不斷試驗、配比,最終,一種防水油通過了全部測試。這種防水油是通過在幹燥的丙烯酸樹脂中,添加極具疏水性的含矽和氟的改性物質,進而大大提升紙質包裝的防水性能。

那段時間,技術中心多了一隻另類的“紙魚缸”,紙箱内壁塗抹的就是團隊最新的研究成果。每天喂食裡面的幾條金魚,既是在測試紙箱的防水和耐用性,還要驗證金魚能否安全存活。

“紙魚缸”的實驗成功了,具有超疏水性的紙箱包裝,也達到了客戶的要求。

大勝達在防水技術上的這一新突破,不僅解決了海鮮運輸過程中的包裝問題,也為紙制品的多樣化應用開辟了新的可能性。

但研發團隊并不滿足于此:既然能找到安全無毒的防水材料,是否也能同樣設計出防火的包裝呢?

考慮到紙箱在高溫或易燃易爆環境中的安全性,他們又馬不停蹄朝另一個方向進行探究。一種具有阻燃性能、耐高溫的防火包裝材料,很快又被大勝達推向市場。

客戶視角,亦是創新動力。如何為紙箱内的貴重物品保駕護航,避免運輸途中的損壞?如何減少塑膠泡沫作為減震體的使用,以減小對環境的污染?經過無數次的抗壓測試,研發團隊又發現,利用瓦楞紙的設計方案,除了可以有效減緩物品之間的碰撞,還能每年為客戶節省上千萬元的成本。

以紙代木、源頭減量、循環再生、以紙代塑……在勝達,一個個小紙箱不僅僅是簡單的包裝物,而是包裝領域技術實力的展現和市場競争的利器。

2021年7月和2022年12月,國家發改委、中國包裝聯合會先後釋出《“十四五”循環經濟發展規劃》和《中國包裝工業發展規劃(2021—2025年)》,提出推進包裝行業的綠色轉型程序,“突出綠色低碳循環轉型在産業深度轉型和可持續發展中的引領性作用,加快建構覆寫包裝全生命周期的綠色發展體系。”

這兩個重要檔案的釋出,更加堅定了勝達走“綠色包裝”之路的步伐。

從蕭山的鄉村出發,勝達人手中的那一層薄薄的包裝紙,攜着綠色的風浪飄向全國,飄至“天涯海角”的南海之濱。

四月的海口,甘蔗正茁壯成長,一片片迎風搖曳的甘蔗林随處可見。這裡富餘的甘蔗,被當地人用來榨汁、煉糖、煲湯後,廢棄的甘蔗渣又被大勝達賦予了新的價值——2023年8月,大勝達投資5億元在海南建造的紙漿模塑基地竣工投産。在這裡,甘蔗渣、麥稭稈被打碎制成漿液,經過熱力和壓力作用成型,再進行覆膜、切邊、消毒等工序,便成了一隻隻可降解的環保餐盒、紙杯與托盤。

綠色環保,一直是勝達人心中的詩與遠方。

這種熱忱追求“生産與生态共存”的夢想,具象化為大勝達生産工廠中的房間白色牆壁上那一張張金燦燦的榮譽獎牌:國家綠色工廠、國家工業産品綠色設計示範企業、浙江省綠色企業……

“加速跑”的方向在哪裡?

引領行業,向高而攀

03

加速跑不是亂跑,如果方向不笃定,跑得再快也沒用。

“主動擁抱數字經濟、推動傳統制造業更新發展,企業才能再次騰飛。”2019年7月10日,勝達集團董事局主席方能斌和北大資訊技術高等研究院執行院長蔣雲緊緊握手,這是一次具有戰略性意義的握手。大勝達與北大信研院正式“牽手”,共建人工智能包裝設計聯合實驗室。

那時的蕭山,從“機器換人”到“企業上雲”,許多制造業企業都在自主摸索資訊化、數字化。但是這些由企業自發的改造大多是流程性、實務性的,是碰到問題進行的“打更新檔”式改造,蕭山傳統制造業亟需一場更為全面的、具有前瞻性的數字化轉型。

大勝達成了這一輪變革的“旗手”。

勝達,綠色智能工廠如何跑出“加速度”?

“數字化轉型是包裝印刷行業持續增長的核心樞紐,包裝印刷企業不僅能夠提升自身的生産效率和産品品質,還能更好地适應市場需求,加快創新步伐赢得競争優勢,進而引領行業發展。”對于數字化轉型的意義,勝達總裁方聰藝心裡十厘清楚。

人工智能包裝設計聯合實驗室成立後,先後吸引了30餘位畢業于北大、上海交大和浙大的高材生,他們曾是多家知名網際網路公司的技術人才。這些高材生走進大勝達,來到工廠中的房間,和勞工們一起上下班,一調研就是大半年。

相比傳統産學研合作,聯合實驗室巧妙地将“甲乙方關系”轉變為“一家人關系”,雙方4:1共同出資,将研究院社會效益與企業經濟效益有機結合。同時,為幫助制造業企業解決人才問題,研究院采用與企業共同組建研發團隊并全職入駐研究院辦公的模式,用北大平台幫助企業招引高端人才。

三年間,這些資訊技術人才打通了大勝達集團總部和十餘個生産基地從前端商務、中端生産到後端物流、回款等場景,利用智能軟體中心自主研發的XiUOS工業物聯作業系統和工業大資料作業系統等作為基礎技術支撐和開發架構,快速實作全過程數字化、可視化、智能化遠端管控。

就在今年,由聯合實驗室自主研發的“Epack-ET紙包裝工業網際網路平台”,被列入了浙江省重點工業網際網路平台。該平台通過建構端到端的數字化解決方案,沉澱了“1+1+1”的整體建設模式,即建構了“一個面向全國的包裝柔性供應鍊快速響應前台、一個線上業務智能進行中台、一個柔性小批量定制的生産管理數字化SaaS矩陣”,能助力中小企業快速實作數字化轉型,賦能産業全鍊路的配套更新。

平台先後上線包裝行業工業App應用200多個,快速幫助工廠實作關鍵環節的數字化改造,累計賦能工廠9700多家。

AI包裝設計師“小方”,也是聯合實驗室在2021年結出的新碩果。這是行業内首個AIGC大模型垂直領域應用。通過學習大量的包裝設計案例和使用者需求,“小方”能自動生成符合要求的包裝設計方案,并進行自動化智能排版、智能配色、智能印前檢測和智能配材推薦,将以往通常3-5天才能完成的包裝設計時長縮短至3-5分鐘。如今,2.0版本的“小方”整體設計效率提升80%,完全能實作上午接到需求,下午開始生産。“小方”3.0也已在醞釀上線。

以數字化平台為基礎,聯合實驗室還獨立開發了“商探”App。這款應用彙聚了行業大規模基礎資料源,内置豐富的企業詳情和企業畫像資料,通過智能場景計算引擎,能夠精準地挖掘潛在客戶并跟蹤同行動态。當業務員出差完成任務後,若還有時間,就可以借助“商探”,檢視周邊幾公裡範圍内的廠商和客戶資訊,友善就近拜訪,提高業務拓展的效率。這種新型的業務拓展工具在業内大受歡迎。

從聚合資料,到優化供應鍊,再到“小方”“商探”這些産業生态數字化服務,大勝達與北大信研院的合作路子越走越寬,前景充滿想象。

“全國有40多萬家包裝企業,我們的系統正在全行業推廣,在這個過程中真切感受到了改變一個行業的成就感。”北大信研院人工智能包裝設計聯合實驗室主任,同時也是大勝達包裝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的張偉這樣說。

一開始隻是為了改變自己,但走着走着,卻發現自己已經在改變整個行業。對于一直奉創新為圭臬的大勝達來說,這既在意料之外,也屬意料之中。

化于無形臻于道。當加速跑到了更高的“段位”,比拼的已經不僅僅是速度和耐力,而是格局和境界。大勝達所展現的“新質生産力”,已經不僅僅是創新與技術,更是一種思維方式,一種習慣與本能,一種使命和責任,一種信仰和價值觀。

回顧過去,勝達是“從千軍萬馬中,用技術創新殺出了一條血路”。

展望未來,向着“造就世界一流集團化公司”的目标加速奔跑,方能斌、方聰藝正帶領着大勝達續寫新的華章。

“我們的目标是打造世界一流的紙包裝企業。我們在一流企業的道路上,還會不停探索。”

“現代企業家要時刻更新自己的思想,保持開放的心态和與時俱進的創新精神。”

外延式擴張終有盡時,但以新質生産力撬動的内涵式發展永無止境。勝達的“創二代”正在攀登新的高峰。

I♥xiaoshan

勝達,綠色智能工廠如何跑出“加速度”?

記者:錢嫣、吳斐、王俞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