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吃完就想拉,是消化好還是身體有問題?警惕這種病,容易被漏診

作者:張醫生聊健康talk

在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選一下“關注”,既友善您進行讨論與分享,又給您分享更多的專業健康知識,為您的健康保駕護航,感謝您的支援。

小王是一位年輕的程式員。最近,他發現自己的腸道狀況有些異常:每次吃完飯,他總是很快就感到便意,然後急匆匆地跑到廁所。起初,小王并沒有太在意,認為這可能隻是消化系統工作"太好"的表現。但漸漸地,他發現這種情況越來越頻繁,而且開始影響到自己的工作和生活。

小王決定去醫院看看。在醫院,他遇到了李醫生。李醫生是一位消化内科的專家,對各種消化系統疾病有着豐富的診治經驗。

在仔細詢問了小王的症狀後,李醫生問道:"小王,你這種情況多長時間了?有什麼其他不适嗎?"

一吃完就想拉,是消化好還是身體有問題?警惕這種病,容易被漏診

小王回答:"大概有幾個月了。除了吃完就想拉,我還經常感到腹痛,有時候還有腹瀉。這是不是我消化太好的表現啊,醫生?"

李醫生搖搖頭,說:"恐怕不是。你描述的這些症狀,很可能是腸易激綜合症的表現。"

小王吃了一驚,問:"腸易激綜合症?那是什麼?很嚴重嗎?"

李醫生解釋道:"腸易激綜合征,簡稱IBS,是一種常見的功能性胃腸病。它的主要特點,就是腸道對各種刺激反應過度,導緻一系列消化道症狀,如腹痛、腹瀉、便秘等。而你提到的'一吃完就想拉',也是IBS的一個典型表現。"

一吃完就想拉,是消化好還是身體有問題?警惕這種病,容易被漏診

"那這個病危險嗎?"小王有些擔心地問。

"IBS本身并不危險,"李醫生說,"它不會導緻腸道發炎或惡性良性腫瘤等嚴重問題。但如果不及時治療,它可能會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品質。而且,由于IBS的症狀與許多其他消化系統疾病相似,如果診斷不及時,還可能耽誤其他疾病的治療。"

小王聽完,問道:"那我現在應該怎麼辦呢,醫生?"

李醫生說:"我們需要進一步檢查,以排除其他可能的疾病。這可能需要做一些腸鏡、CT等檢查。一旦确診為IBS,我們就可以制定相應的治療計劃。

通常,我們會從調整飲食、減輕壓力、适度運動等生活方式入手。必要時,我們也會使用一些藥物,如抗痙攣藥、抗抑郁藥等,以緩解症狀。"

一吃完就想拉,是消化好還是身體有問題?警惕這種病,容易被漏診

據估計,全球約有10-15%的人口受到IBS的困擾。但由于其症狀與許多其他消化系統疾病相似,IBS常常被漏診或誤診。這也正是醫生提出"警惕"的原因所在。

那麼,我們如何判斷自己是否可能患有IBS呢?專家提示,如果出現以下症狀,就需要提高警惕:

1. 吃完飯後很快就有便意,甚至出現腹瀉;

2. 經常感到腹痛、腹部不适;

3. 大便性狀不正常,如大便稀薄、粘液便等;

4. 排便習慣改變,如排便次數增加或減少;

5. 有明顯的心理壓力,症狀與情緒變化相關。

一吃完就想拉,是消化好還是身體有問題?警惕這種病,容易被漏診

當然,這些症狀并不一定都是IBS。許多其他消化系統疾病,如發炎性腸病、乳糜瀉等,也可能導緻類似的表現。是以,如果出現類似症狀,最關鍵的是要及時就醫,接受專業的診斷和治療。

那麼,我們又該如何預防和管理IBS呢?專家給出了以下建議:

第一,調整飲食:避免刺激性食物,如辛辣、油膩的食物。必要時,可以嘗試低FODMAP飲食(一種限制某些發酵性碳水化合物的飲食)。

第二,管理壓力:學會緩解壓力的技巧,如深呼吸、冥想、瑜伽等。必要時,可以尋求心理醫生的幫助。

一吃完就想拉,是消化好還是身體有問題?警惕這種病,容易被漏診

第三,規律運動:适度的運動,如散步、慢跑等,可以促進腸道蠕動,緩解症狀。

第四,規律用藥:如果醫生開具了藥物,要按時、按量服用,不要擅自停藥或調整劑量。

第五,定期複查:即使症狀緩解,也要按醫生的建議定期複查,以便及時發現和處理可能出現的問題。

同時,我們也要改變對疾病的某些固有觀念。許多人可能認為,隻有那些"嚴重"的疾病,如惡性良性腫瘤、發炎等,才值得重視。但像IBS這樣的功能性疾病,雖然并不"危及生命",但如果不及時診治,同樣可能嚴重影響我們的生活品質。

一吃完就想拉,是消化好還是身體有問題?警惕這種病,容易被漏診

關鍵是,我們要樹立正确的健康觀。健康,不僅僅是沒有疾病,更是一種完整的身心狀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