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經濟學家宋清輝:上市公司信披監管将會越來越嚴

作者:宋清輝
在全面注冊制實施背景下,監管層對資訊披露違法違規行為持續保持高壓态勢,同時對資訊披露的要求更加細緻,對資訊披露的品質要求也更為嚴格。與此同時,根據過往的相關案例綜合判斷,預計未來五年信披違規仍将是監管打擊的重點。
經濟學家宋清輝:上市公司信披監管将會越來越嚴

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

近期聽聞不少上市公司的實控人、董事長接連出事,例如有的被留置、有的被逮捕,相當一部分在近日相關上市公司的資訊披露中得到證明。但是,也有一些上市公司的實控人、董事長事發多日卻不見及時披露資訊,直到“東窗事發”,收到監管層的關注函,廣大投資者才得以知曉。此舉無疑等于把投資者置于巨大的風險漩渦之中。例如,近日亞鉀國際因董事長被立案未及時披露,引發市場關注并迅速收到深交所下發的關注函,要求其說明是否存在重大事項未及時履行資訊披露義務的情形等。這一消息于當晚曝出後,第二天該公司的股價便出現震蕩,并以較大跌幅收盤。

近年來,監管層嚴查資訊披露違法違規行為,呈現出對其“零容忍”的态度。早在2017年3月舉辦的第七屆北外灘财富與文化論壇上,時任上海證券交易所理事長的吳清就曾表示,上交所要開展刨根問底式的資訊披露監管,抑制和防範不公平的資本市場行為,用打破砂鍋問到底的監管方式,揪出“大忽悠”和“小忽悠”,通過公開透明的資訊披露,促進公平公正的實作。筆者觀察到,自吳清于2024年2月7日履新證監會主席以後,從嚴打擊上市公司資訊披露違法違規行為的力度再度得到加強。資料顯示,今年開年以來,便有近20家上市公司被證監會立案調查,所涉原因以涉嫌資訊披露違法違規為主。

根據過往的一些案例,因涉嫌資訊披露違法違規而被調查的上市公司中,相當一部分涉及财務造假,剩下的一部分則涉及欺詐發行。若查實後,發現欺詐發行發生在IPO階段,還會涉及對投資者的賠付。

在全面注冊制實施背景下,監管層對資訊披露違法違規行為持續保持高壓态勢,同時對資訊披露的要求更加細緻,對資訊披露的品質要求也更為嚴格。與此同時,根據過往的相關案例綜合判斷,預計未來五年信披違規仍将是監管打擊的重點,并愈來愈呈現出以下三大趨勢。

第一,監管函數量将大增,對上市公司的資訊披露要求将更高。去年以來,收到監管函的上市公司數量創出新高,凸顯出在全面注冊制下,監管層的監管大方向更加突出以資訊披露為核心。針對上市公司出具的監管類函件,主要分為關注函、問詢函、警示函、監管函等幾大類别,主要基于上市公司涉及事件的嚴重程度不同,而有所不同。其中關注函最弱,主要表示監管層對上市公司某項事件的關注,僅起到提示督促的作用;問詢函性質好壞參半,是交易所需要上市公司對相關情況進行細緻的說明,并會要求上市公司在指定日之前作出答複,上市公司在答複時,有可能會曝出一些投資者未知的情況;警示函則是确定上市公司涉嫌違規操作,但不至于開具行政處罰書,上市公司仍有限期整改的機會;監管函的性質較為嚴重,表明上市公司确實存在違規行為,是一種行政警告。

一般而言,監管層對一家上市公司發出監管函,意味着該公司違反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一旦相關上市公司收到警示函或監管函,投資者就要詳細分析函件的具體内容,以準确判斷其對公司股價的利空關系。建議投資者詳細了解上述監管函件的差別,充分把握投資風險。

第二,在監管面前,大小上市公司一律平等,千億元市值的“巨無霸”也将受到更多關注。近年來,中國證監會高度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正在從資訊披露、持續監管、市場準入等方面,進一步落實對國企民企一視同仁、平等對待的要求。資料顯示,去年全年,收到監管函的上市公司共計1647家,創下了近五年來的新高,其中不乏千億元市值的大公司,此舉充分展現了在監管規則面前,大小公司一律平等的監管原則。

日前,央企上市公司陝西航天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航天動力”)因涉嫌資訊披露違法違規,收到了證監會出具的處罰決定書。公司因五年累計虛增營收38億元,公司及相關責任人員合計被罰款1180萬元,主要決策人、時任公司總經理的郭新峰,被采取10年證券市場禁入措施。此外,航天動力還有兩名參與專網通信案的原高管因在該貿易業務中存在受賄行為,已入獄接受刑事處罰。目前部分投資者已向西安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該公司或将面臨巨額索賠。

第三,上市公司信披違規,投行、審計、評估等中介機構或難逃懲罰。在全面注冊制下,投行、審計、評估等中介機構扮演着資本市場“看門人”的角色,其責任相較以往更加重大,同時也面臨着越來越嚴格的監管。

今年2月份,中國證監會釋出的新年“1号罰單”顯示,主要涉及瑞華會計師事務所(以下簡稱“瑞華”)及相關責任人員,瑞華被罰沒1783萬元。由此可見,全面注冊制之下,發行人作為資訊披露的第一責任人自然毫無非議,但是,中介機構作為資本市場的“看門人”,同樣需對企業資訊披露的真實性、準确性和完整性作出及時的審查和判斷。否則,将會面臨監管層的穿透式監管和全鍊條問責。唯有采取如此力度的監管舉措,才能夠有力倒逼中介機構督促上市公司信披合規,打好資訊披露這場“硬仗”。

作者為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著有《中國韌性》。

床頭經濟學 ¥59.8 購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