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甯願苦幹,不願苦熬

作者:學習時報

大關縣地處雲南省東北部、烏蒙山腹心地帶,原是國家592個扶貧開發重點縣、雲南省27個深度貧困縣之一。全縣國土面積1721平方公裡,轄9鎮1鄉,總人口29萬人,有苗、彜、回等21個少數民族。境内山高坡陡、山體破碎,又處于大關—馬邊地震帶上,縣城坐落在古滑坡體上,城區有以滑坡為主的地質災害41處,“山區、貧困、民族、多災”是大關的基本縣情。在脫貧攻堅開始之際,全縣共有貧困村82個,深度貧困村48個,建檔立卡貧困戶26023戶114137人,貧困發生率高達46.5%。

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上司下,大關縣委縣政府認真貫徹中央、省、市關于打赢脫貧攻堅戰的各項工作部署,團結帶領大關人民甯願苦幹,不願苦熬,堅持盡銳出戰、精準扶貧,終于在2020年5月脫貧摘帽,實作了山鄉蝶變,邁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新征程。6年時間把貧困發生率從46.5%降到3%以下,大關縣真正踐行了再硬的骨頭也要啃下來的精神,用苦幹、實幹甩掉了困擾千年的絕對貧困。

一方貧困,八方幫扶

向貧困宣戰,舉國同心,合力攻堅,黨政軍民學勁往一處使,東西南北中擰成一股繩。在“三位一體”大扶貧格局下,自2013年向貧困村選派第一書記和駐村工作隊以來,截至2020年底,全國累計選派25.5萬個駐村工作隊、300多萬名第一書記和駐村幹部,每年保持近100萬人在崗開展駐村幫扶,同近200萬名鄉鎮幹部和數百萬村幹部一道奮戰在扶貧一線。扶貧幹部是脫貧攻堅的“生力軍”,與當地幹部群衆一起彙聚起戰勝貧困的磅礴力量。

在大關縣,這支“生力軍”以駐村扶貧工作隊的形式編組共計82支,駐村隊員350名(含總隊長1名、副總隊長1名),他們把群衆的事當作自己的事,用心用情用力幫扶。在上高橋鄉大寨村有勞動力2379人,其中外出務工980人,有一半以上的土地被撂荒。與很多山區農村相似,留守人員以婦女、兒童、老人為主。看着大片大片被撂荒的土地,看着留守在家的人沒有更多的就業崗位,駐村扶貧工作隊決定動員群衆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社進行抱團式發展。最初群衆不了解,也不支援。駐村扶貧工作隊和鄉、村幹部一道,到多個村民小組進行走訪、交談,一些群衆對合作社并不支援。有些年長的群衆把合作社誤認為是幾十年前人民公社時期的合作社,認為那個時候大鍋飯、平均主義,吃不飽、穿不暖,現在又要走以前的老路,不支援。有些年輕一點的群衆,認為合作社就是少數人得利,群衆背個名,有好處也是進了個别人的腰包,不相信幹部,抵觸情緒較大。有的群衆說,要讓我們幹合作社,政府得給錢,沒有錢我們就不幹,“等靠要”思想嚴重。

面對種種困難,駐村扶貧工作隊沒有洩氣,更加堅定地運用昭通市委“133”脫貧攻堅工作思路(即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以群衆工作為主線這個根本,抓住精準、統籌、務實3個關鍵,努力實作思想、工作、情感3個認同)指導工作,堅持做耐心細緻的群衆工作,反反複複跑、努力跟群衆打交道,反複開會、反複溝通,漸漸地群衆由不了解到了解、由不支援到支援、由不認同到認同。駐村扶貧工作隊在群衆基礎較好的瓦廠、四合頭、廟子邊3個村民小組,發動群衆組建農民專業合作社,引進良種良法,流轉1500餘畝撂荒土地發展産業。一是因地制宜,大力發展馬鈴薯種薯種植;二是貫徹生态發展理念,堅持把生态建設當成産業發展來做,在大寨村荒涼的土地上種上綠化樹50餘萬株;三是種植青儲玉米,搭建1800平方米牛圈,大力發展黃牛養殖。這些扶貧舉措助力大寨村進入脫貧出列的快車道,也赢得了廣大群衆的擁護和認同。

在大關縣,來自中央機關、省市縣直部門的扶貧幹部舍小家、顧大家,冒酷暑、戰嚴寒,進村入戶、摸排核實,全面掌握貧情。深入宣講脫貧攻堅政策、紮實開展“三講三評”(即駐村工作隊員講幫扶措施,村組幹部、建檔立卡貧困戶對其幫扶成效進行評議;村組幹部講履職情況,駐村工作隊員、建檔立卡貧困戶對其工作成效進行評議;建檔立卡貧困戶講脫貧情況,駐村工作隊員、村組幹部對其内生動力進行評議),努力争取資源,團結帶領群衆緻富。

盡銳出戰,高效組織

脫貧攻堅是新中國曆史上、我們黨曆史上、中華民族曆史上乃至人類曆史上,從未有過的全方位、高強度、深層次民生大仗、硬仗,是對我們黨和國家現有組織體系群組織能力(即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重大挑戰。為了打赢脫貧攻堅戰,各級各類各地幫扶機關都積極選優配強扶貧幹部,把政治素質高、業務能力強、熱愛扶貧工作的優秀幹部選派到脫貧攻堅第一線,同時創新組織體系,最大限度地組織動員幫扶力量。

大關縣的脫貧攻堅是盡銳出戰,工作最緊張的時候,取消了節假日,黨員幹部最大限度地沉下去,縣直機關隻留收發檔案和守電話的人在,很多幹部幾個月都沒回過家,有些女同志身上背着孩子工作。

在組織體系上,建立了“五聯戶”制度,即縣級上司聯鎮聯戶、縣直部門包村聯戶、鄉鎮幹部駐村聯戶、村幹部按片聯戶、普通黨員分組聯戶,推動黨員幹部直接深入基層、沉到脫貧一線。同時建構了“第一黨支部”制度,即建立村第一黨支部并将駐村工作隊、鄉鎮挂鈎幹部、村“三委”幹部、部分村的督導員劃歸到第一黨支部。這個黨支部不改變黨員原有組織關系隸屬,是臨時性的,或說是功能性的,在工作中實際上發揮村脫貧攻堅指揮部的作用。在全縣已經确定各村脫貧攻堅第一責任人的情況下,按照權責相比對的原則,由鄉鎮黨委任命第一責任人擔任村第一黨支部書記,兼村脫貧攻堅指揮部指揮長,全面上司、統籌第一黨支部和全村脫貧攻堅工作。第一書記兼指揮長負責召集、主持會議,有安排、調整、考核、評估第一支部黨員和脫貧攻堅指揮部成員工作的職權。圍繞第一責任人建立第一黨支部和脫貧攻堅指揮部,改變了不完全适應脫貧攻堅任務的原有治理體系。通過調整結構、集中力量、理順關系,有力凝聚各方力量和智慧,高效決勝脫貧攻堅。

抓好黨建促脫貧攻堅,是貧困地區脫貧緻富的重要經驗。針對農村脫貧攻堅隊伍建設中存在的組織問題,大關縣建立黨建統領制度,優化組織設定,創新活動方式,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突出政治功能,真正把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宣傳黨的主張、貫徹黨的決定、上司基層治理、團結動員群衆、決勝脫貧攻堅的堅強戰鬥堡壘。

因地制宜,精準施策

在大關縣扶貧工作中強調最多的就是精準,不論是縣委縣政府,還是定點扶貧的黨政軍機關、企事業機關,東西部扶貧協作和對口支援工作的東部地區和部門,以及省市縣級挂聯機關,都把精準作為核心工作理念。

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挂鈎的甘頂村,有3000多畝屬于村集體的天然筇竹林,該竹林的竹筍、竹材以及林間的菌類、中藥材資源豐富,且均系市場暢銷産品。但由于隻有小路連接配接且泥濘狹窄崎岖,“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土”,大量竹産品和菌類、藥材運不出去、爛到土裡,導緻資源難以變成資産,出現“端着金飯碗讨飯吃、坐在聚寶盆上過窮日子”的現象。

校(院)扶貧幹部和村“三委”班子多次實地考察、讨論後,發現問題的症結在道路。為此,校(院)扶貧幹部積極争取扶貧資金,幫助甘頂村建設通往筇竹林的“扶貧産業路”。2019年6月,“九曲十八彎”的甘頂村“扶貧産業路”開工建設。在精準理念指導下,施工方按照“甯填勿挖”設計思路,盡量使用低挖邊坡,填方盡量采用中低高度,最大限度地減少占用耕地、林地,少破壞生态環境。為不誤工期,挖掘機的燃油每天由馬馱供應,在道路基礎開挖後,對發生的局部地質較弱部分,不随意回填,對産生的楔體采用相應标号的漿砌片石填築,保證了開挖路基的工程品質,為路面鋪設奠定了良好基礎。

2020年3月,“扶貧産業路”終于建成了。這極大提高了群衆上山采筍的效率,群衆由原來每天淩晨自帶幹糧上山采筍,變為駕駛各種交通工具,上午上山采筍,中午賣筍後回家吃飯,下午再次上山采筍。由以前的一天一次采筍變為一天兩次、多者可達三次,提高了效率,增加了收益。由于交通友善,最多的一天有近千人上山采筍,這是甘頂村從未有過的現象。背着新采的筇竹筍,采筍的群衆雖然疲憊,但臉上的笑容是燦爛的。甘頂村3000畝天然筇竹林2020年筇竹筍産出84.26噸,産值約404.48萬元。這條“扶貧産業路”建設推動實作了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的有機統一,使甘頂村的集體經濟不僅在短期内實作了收入增長,而且能夠在較長時間内實作可持續發展,為甘頂村實作如期脫貧出列和全面落實鄉村振興戰略打下了堅實基礎。

中國的扶貧是精準扶貧,實行的是扶持對象、項目安排、資金使用、措施到戶、因村派人、脫貧成效“六個精準”。精準扶貧就是要用足繡花功夫,對症下藥、精準滴灌、靶向治療,進而打出一套精準扶貧“組合拳”,真正實作拔窮根、摘貧帽。

不怕犧牲,苦幹實幹

在脫貧攻堅過程中,大關廣大扶貧幹部和群衆聞令而動、竭力而行、沖鋒在前,譜寫了一曲曲無私奉獻之歌。

王文貴生于1980年,2016年2月起任大關縣玉碗鎮人大主席。在脫貧攻堅期間,他始終奮戰在第一線。之前,他和妻子隻是“周末夫妻”,随着攻堅的深入,他們更是月餘也無法見上一面,而他們的孩子才剛滿1周歲。妻子埋怨過他,但更多的卻隻能在一個又一個周末電話中給予他支援。2016年11月10日,正值全鎮脫貧攻堅進入吃勁階段,他們的第二個孩子降生了。作為一個丈夫、一個父親,在家人最需要他的時候卻無法陪在妻女身邊,而是在高寒邊遠的蜘蛛灣片區下鄉入戶。當他滿身泥濘趕回鎮上時天色已暗,連飯都來不及吃一口,就趕緊向鎮黨委書記報告:“書記,我老婆今天生孩子,我今晚想回去看看,明天一早就趕回來。”對于家庭,這個铮铮鐵骨的漢子心中滿懷内疚,卻又無怨無悔地投入這場不能輸的攻堅戰中去。

2018年6月29日下午4時16分,在玉碗鎮幹部職工微信群中,有3張普通卻又珍貴的照片,這是王文貴所發。第一張是玉碗鎮道路建設照片,第二、三張是他遍訪玉碗鎮老街村預脫貧群衆的照片。就在照片發出後不久,噩耗傳來,他所乘坐的車輛在返程途中發生事故墜下山坡數百米。在緊急組織救治後,王文貴仍因傷勢過重搶救無效,生命永遠地定格在了38歲。

“惟其艱難,才更顯勇毅;惟其笃行,才彌足珍貴。”在脫貧攻堅過程中,全國湧現出李保國、張桂梅、黃文秀、黃詩燕等一批傑出扶貧幹部代表,1800多名扶貧幹部獻出了寶貴的生命,生動诠釋了共産黨人不怕犧牲、為民造福的使命擔當。

腳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澱多少真情。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脫貧攻堅任務能否完成,關鍵在人,關鍵在幹部隊伍作風”。一個位于地震帶上的山區深度貧困縣,面對自然災害頻發的惡劣環境,在黨中央精準扶貧理念指引下,幹部群衆發揚“甯願苦幹,不願苦熬”的奮鬥精神,硬是啃下了脫貧攻堅的硬骨頭,走上了緻富奔小康的幸福之路。大關的脫貧攻堅之路是中國特色反貧困理論的一次生動實踐,展現了在中國共産黨上司下,一方貧困、八方幫扶的制度優勢,盡銳出戰、高效組織的組織優勢,因地制宜、精準施策的理念優勢,不怕犧牲、苦幹實幹的精神優勢。這些優勢的疊加,才有了一個個像大關縣脫貧緻富這樣的感人故事。

〔作者機關: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黨的建設教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