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胡正良|風流也曾醉千秋(下)——王朝背影之東晉文藝三傑篇

作者:江南時報

現實選擇陶淵明,是東晉王朝之福、中國文學之福、中國詩詞之福。陶淵明也真的擔得起這個福字,他用無限憧憬為“魏晉風流”營造理想天地,以不染凡塵的高潔氣概和人間天堂的《桃花源記》,為中國文學築起一座豐碑。

聊起陶淵明,後人談論的大多是他的詩文,其實他是一位恒心不移、真心歸隐、醉心文學的偉岸夫子,後人曾贈予他“靖節先生”之美譽。他的詩裡林立着晉末宋初社會生活的真實影像,他的文裡高揚着田園詩人重構秩序的美好希冀。

公元365年,陶淵明(字元亮)出生于浔陽柴桑(今江西九江)的一個沒落士族之家。當時,東晉的第六位皇帝——哀帝司馬丕因迷信方士之術、服食丹藥而中毒身亡,年僅25歲;那一年,王羲之已逝去4年,顧恺之正處于青春年少的17歲。公元427年9月15日,63歲的陶淵明在浔陽逝世。此時,東晉王朝已于7年前覆滅,曆史進入南朝宋第三位皇帝——文帝劉義隆時期。

胡正良|風流也曾醉千秋(下)——王朝背影之東晉文藝三傑篇

翻閱陶淵明的生命譜系,可概括為一身傲骨求理想、一世達觀覓大同。在這組韻腳裡,兩個王朝的六位皇帝守終迎始,大片山河四分五裂,多數人民流離失所。王朝的改天換地、政治的乾坤挪移、綱常的破立重構,即便閱盡曆代戰亂史,也是令人無法釋懷的。

但是,新舊之間可讓人重新站隊,挪移之後可使人讀懂時事,重構之餘可助人取舍皈依,進而生發起一腔不随波逐流、不随聲附和、不随遇而安的抱負和逸氣。可以說,陶淵明的生命就是在這樣的壯志未酬和清貧交加中流逝的,陶淵明的詩文就是在這樣的時空交錯和悲欣交集裡永生的。而這一切都需要從陶淵明的家庭背景、人物履曆和相關成就中,去檢索和破解入門的密碼。

提起陶淵明的家事,他的曾祖父陶侃曾在晉朝大司馬的位置上顯赫一時,他的祖父也做過晉朝的一方太守,到了他父親就家道中落且英年早逝。是以,在重視門閥的晉代社會,陶淵明的家庭地位是無法與王羲之和顧恺之相比拟的。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相較于底層寒門,陶淵明又屬于微寒階層。這種政治身份上的尴尬,讓陶淵明時刻處于進退維谷的沖突之中。

說起陶淵明的履曆,他的一生可分為截然不同的兩個階段。第一階段:胸懷大志、遊走官場、半隐半仕。9歲喪父的陶淵明,在柴桑的鄉下度過少年時代後,因為貧窮而出仕謀生,29歲時,受王羲之後人的關照任江州祭酒,不久因不滿官場黑暗而辭職歸隐,入東晉權臣桓玄門下謀生時,又遇母親去世隻能回家守喪,劉裕當政時出任參軍,繼而入劉敬宣帳前任參軍,公元405年8月改任彭澤縣令。第二階段:遠離時政、躬耕隴畝、飲酒吟詩。40歲時,任縣令不足三個月的陶淵明,堅決辭官歸隐故裡,一邊全身心投入詩文創作之中,一邊過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小農生活,最後在貧窮和疾病的雙重折磨下,走完了仕不得志、朝不保夕的悲怆一生。

聊起陶淵明的故事,史料記載和坊間傳聞甚多,流傳最廣的是關于他“不為五鬥米折腰”的趣事。這個故事發生在晉安帝司馬德宗的義熙元年(405年),剛過不惑之年的陶淵明就任彭澤縣令時,浔陽郡派督郵劉雲前來彭澤檢查公務,并提前通知他好好接待。陶淵明知道,劉雲為人奸詐、做事陰險,經常借公務之職行受賄勒索之事,彭澤子民無不對其恨之入骨。陶淵明撕碎公函後怒道,我決不為小小縣令的五鬥米薪俸,而低三下四地向劉雲獻媚。說完就脫下官服、交出官印,辭職回歸家鄉,從此再也沒有出仕。後來,這件事被人們傳為美談,成為陶淵明堅守人格氣節、不願與邪惡為伍的勵志教材。

以上這些基本線索,隻是勾勒了粗線條的陶淵明。陶淵明之是以被後世常常念之敬之,是因為他作為中國古代偉大的田園詩人、辭賦家、散文家而名垂史冊的。他從小在飽學的外祖父的熏陶下,廣泛涉獵古籍經典,對詩詞歌賦用功最巨,以詩文辭賦俱佳而享譽當時文壇,他的《飲酒》《歸園田居》《五柳先生傳》《歸去來兮辭》等飲酒詩、詠懷詩、田園詩,朗朗上口、意境高遠,成為當時廟堂和民間争相傳誦的精品;他的“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等名言警句,影響和激勵了蘇東坡等一代又一代文學大家;尤其是他的代表作《桃花源記》,更是讓讀者沉醉其中、流連忘返,被奉為經典。

胡正良|風流也曾醉千秋(下)——王朝背影之東晉文藝三傑篇

采菊東籬下 蕭平 作

其實,《桃花源記》是陶淵明的一篇散文,是作為《桃花源詩》的序文而寫就的。文中所閃爍的思想火花、所澎湃的詩意音符、所跳蕩的唯美旋律,都在為“魏晉風度”這個溢美的詞彙而代言。

陶淵明生活的晉末宋初,魏晉風度已經定型,文人士大夫已争相效仿多年,它作為一個文化群體風流倜傥的縮影,可視為中國美學史上最富個性特質的浪漫主義時期。這段在風雨飄搖中流過的動蕩光陰,如同一張充滿玄妙的寫意山水畫,它的筆墨飽蘸着名流雅士的綿綿情絲,它的氣韻貫通着各種文藝形式的内在審美向往,它的精神張揚着名士們崇尚自然、率真任誕的風流自賞。

凝望着這幅承載着魏晉風度的寫意山水畫,剖開其畫面語言所折射的生活倒影,為其提供思想引導的是哲學家、思想家王弼等,這位隻活了23歲的理論天才,當他把思考的觸角深入到調和儒道共存、天地萬物皆以無為為本時,他的貴無論思想、本體論玄學觀、得意忘象思考法,就為魏晉風度所涉及的詩歌、繪畫、書法等文藝創作設計了審美輪廓。為其增添筆墨華采的是文學家、音樂家嵇康等,這位英年早逝的藝術大家,連同他身後的阮籍、向秀等七賢,把文學藝術帶進了空靈飄逸的竹林時代。

在這片林子裡,嵇康以一曲用生命演奏的慷慨激昂的《廣陵散》,立起魏晉文人對自由和尊嚴無限向往的精神标杆;阮籍以“魂氣随風飄”的五言《詠懷詩》,釋放着哀婉凄楚的名士詩心和“清虛寥廓”的超越精神;向秀、劉伶等,或在調和儒道的思想園林裡馳騁、追尋一種灑脫流暢的高士文風,或以醉求醉、釋放一種超脫凡塵的高潔心性,或簡約灑脫、放飛一種傾心隐逸的熱切期望,或宏闊豪放、妙造一種空谷幽蘭的琵琶音律。

基于此,陶淵明一邊捕捉着魏晉風度撲面而來的文人氣息、高士情懷、家國理想,一邊拿起毛筆蘸着春光、攬着田野、甩落繁星,他要用即将到來的那次記,等待着中國曆史上最優美田園溢出的魏晉風流。正是這一濃烈的荒漠甘泉,為陶淵明文學思想的迸發和《桃花源記》大同之美的彰顯,留下可以垂青史河的神來之筆。

約公元421年(南朝宋武帝劉裕弑君篡位的第二年),陶淵明在辭官隐居16年後,創作了《桃花源記》這篇光輝散文。文章的故事很簡單,主要講述晉朝太元(東晉孝武帝司馬曜)年間,武陵郡的一個漁夫沿着溪水行船,遇見一片桃花林,他對眼前的美景感到很驚奇,就往桃林深處走,穿過一個狹窄的山洞口後,漁夫發現了一片遠離世事的世外桃源,裡面的居民都自得其樂,漁夫住了幾天離開時,在傳回的途中做了諸多記号,并把看到的情況報告當地太守。結果太守等人都來此地尋訪,卻怎麼也找不到那個世外桃源了。

就是這麼一篇看似簡單的記文,為深處紛亂世事和水深火熱之中的人們,找到了一絲生命的曙光、一點生活的希望、一片生存的樂園,第一次以文學作品的形式,刻畫出一個現實生活中的極樂世界。如果要說說這篇文章的偉大意義,需要好好看看桃花源裡的三大風景。

第一道風景:把大同思想的主旨引入塵世的土地,勾勒一副理想社會的實踐架構。在陶淵明之前,關于大同思想和理想世界的闡釋,基本囿于理論層面的認知,最早可追記到《禮記·禮運》的大同篇。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思想認為,大同社會是天下為公、力不為己、講信修睦、财産公有、井然有序的最高理想社會。後來的封建統治者把孔子的這一思想作為施政理念,可一直到東晉,也僅僅停留在觀念的繼承和認同上,現實體制中并沒有出現過孔子述及的情況。此外,在陶淵明之前的一些仙俠小說或故事,也曾出現過相似的理念,由于過于懸疑和大膽,虛無缥缈的神仙世界離人世差距太遠。陶淵明的創見在于:通過漁人的所見所聞,形象地把大同思想的核心、原則等,從空中落進桃花源;鮮活地把理想世界的情景、秩序等,從太虛搬到桃花源。在用文學作品诠釋理論觀點、用典型人物反映社會生活的同時,實作孔子和老子思想的有機融合,為大同社會勾勒出一片遵循倫理秩序的實踐藍圖。

第二道風景:把清明盛世的期望植入身邊的田野,打造一塊現實生活的理想樣闆。在陶淵明之前,離盛世和理想生活最近的時期,要數“成康之治”(西周周成王、周康王)、“文景之治”(西漢漢文帝、漢景帝)、“漢武盛世”(西漢漢武帝)、“光武中興”(東漢光武帝)等幾個階段,加在一起不足200年的時間,隻能算是曆史長河中的滄海一粟。陶淵明的創舉在于:他隐居前後,一直對統治者抱有希望,可當他對士族地主壓迫剝削農民的黑暗現實有了深入了解,對人民渴望幸福生活的熱切希望有了切身體會,在期待無望的殘酷事實下,隻能自己構想出一個清明世界的樣子——世外桃源。在這片連接配接人世的桃源裡,土地平曠,屋舍俨然,雞犬相聞,往來種作。既有着美麗的風景、甯靜的生活,又有着和諧的關系、平等的制度,尤其是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的生活場景,仿佛讓人們看到了又一個盛世的到來。這種現實中不存在,通過文學作品表現理想生活的烏托邦式憧憬,為苦難的靈魂暫時找到了憩息的場所,可視為大陸社會思想史上的一份寶貴财富。

第三道風景:把精神寄托的載體落入純粹的栖所,點亮一道人間煙火的不滅光焰。在陶淵明之前,曆代文人雅士在尋找精神寄托時,大都以詩言志、以物抒情、以意詠懷,精神表達的主體相對單一,人們感受的資訊簡單片面。陶淵明的創意在于:用文學的故事性衍射追求的崇高性,用語言的白描化折射社會的黑暗化,用修辭的代入感映射生存的滄桑感。在作品中,作者借用小說的筆法,把自己的精神寄托注入漁人身上,以他的經曆為線索,展開故事的時代、情節、環境、結果,使得溪行捕魚、桃源仙境、重尋迷路三段故事,寫得既實在又肯定,給人以确有其人、确有其事的感覺,寥寥數語即把讀者引入無法忘卻的人間仙境之中。在故事裡,作者運用對比、白描等修辭手法,把自己的所思所想借助漁人等表達出來,既顯得平和誠懇、情真意切,又平樸自然、氣息濃郁,在增強可讀性和感染力的同時,給人以不是人間勝似人間、衆欲尋找均無果的玄妙意象,使全文有餘音袅袅之無窮韻味、有啟迪後人之無限功效。

三重風景喚盛世,桃花源裡撒真情。思想境界高尚、精神品質高潔、藝術造詣高深的《桃花源記》,成就了陶淵明的偉大,開啟了中國田園詩的先河,提升了古典詩歌新的境界。他被後人尊為“中國田園詩的鼻祖”實至名歸,他用文學為魏晉風流導演了世外桃源的驚羨一幕。

細數東晉人和事,且以文藝看風流。以王羲之、顧恺之、陶淵明為代表的東晉曆史人物,他們的風流,是以精美絕倫的經典作品為自己樹起巅峰的,我們在矚目和鑒賞之時,不要忘記他們攀登高峰時所走過的階梯,他們在尋找之路上所看到的背影,他們在思索展望時所留下的痕迹。這才是醉過千秋的精華所在、内涵所依、魅力所系。

胡正良|風流也曾醉千秋(下)——王朝背影之東晉文藝三傑篇

陶潛扪虱而談圖 範曾 作

是以,我所要說的“魏晉風流”,實際上是後世對一個朝代的追憶或批判,貫穿其中的風流因子、風流故事、風流内涵,掩映着文人雅士們過多的無奈、傷感與祈盼。他們生存于亂世,當個人願景無法與政治力量互相吻合時,當個人心聲無法與時代旋律互相共鳴時,當個人抱負無法與現實狀況互相交融時,他們所能夠做到的,也就是癡迷文學或藝術,用天才的創造開拓出一片屬于自己的天空。

我所強調的“醉過千秋”,事實上是後人對一些曆史人物的評價或褒獎,橫亘其中的思想認同、審美認同、價值認同,飽含着後人滿腔的思戀、投入與傳承。一個無需複制的時代,一些無法再現的經典,當曆史賦予他們選擇的使命,當現實給予他們表達的空間,當生活賜予他們思考的主題,他們的功績就被時間記錄在案,在經過大浪淘沙、時光沉澱、曆史檢驗後,已經詩意地栖居在我們面前。

其實,有晉以來,魏後期的政治腐敗、以奢為榮、精神頹廢等歪風邪氣,已經滲透到意識形态和社會肌體的各個領域,尤其是晉朝帝王們的一次次推波助瀾,使兩股邪惡瞬間合二為一、愈演愈烈。于是,帝王們的驕奢淫逸之風迅速擴散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上行下效的後果,就是整個群體和個體人生觀的錯位與扭曲、世界觀的混亂與彷徨、價值觀的轉向與重組。一句話,東晉的社會風流是帝王們的驕奢淫逸引起的,東晉的思想風流是士大夫的隐逸逃避形成的,東晉的藝術風流是雅士們的自我超脫擘畫的。

是以,在曆史的流年裡,魏晉風流隻是一種病态的社會現象,它與曆史發展的大勢背道而馳,應該持否定或批判的态度去認知。之是以有人還在念起它,其實是想在這種風流裡找尋着某種理想的希冀而已。放眼人類曆史,不管任何朝代,都需要符合人民意願的主旋律、正能量和精氣神。因為,主旋律是發動機,推着曆史進步;正能量是催化劑,促着社會文明;精氣神是潤滑油,領着人類睿智。

在文藝的金字塔上,王羲之的書法、顧恺之的繪畫、陶淵明的詩詞,都是不可多得的文藝精品。他們醉過千秋的風流之處在于,以恒久的藝術魅力、卓越的藝術建樹、不朽的藝術精神,閃爍着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熠熠光輝。這樣的風流才是值得讴歌的、效仿的、诠釋的。因為,在這些精品面前,我們能找到文化的原野、精神的原鄉、藝術的原韻,并借助經典的偉力,為新時代的文藝高原再矗立幾座醒目的高峰。

目前,《蘭亭序》的造詣雖然達不到,但可以站在高峰“會當淩絕頂”,踩着高原再出發;《洛神賦圖》的神韻雖然難複制,但可以借助神話的力量“一覽衆山小”,向着複興再啟程;《桃花源記》的意境雖然覓不得,但可以和着現實的節奏“天高任鳥飛”,擁着美好再前行。

概覽東晉風和雨,三峰林立映千秋。

作者簡介:

胡正良,1969年12月出生,江蘇徐州人,研究所學生學曆,中國作家協會會員,知名書法美術評論家,康德哲學研究學者,研究員。現居江蘇南京。

胡正良|風流也曾醉千秋(下)——王朝背影之東晉文藝三傑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