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閣序》中有關魏晉南北朝時期士大夫的典故非常豐富,堪稱是《世說新語》的精華版。 其中有這樣一句:“邺水朱華,光照臨川之筆。”
曹操擊敗袁紹後,把邺城建成魏國的都城,邺水河從城裡靜靜流過,著名的銅雀台就坐落在這裡,成為了三國時期北方最繁華的都市。邺城的繁榮不僅在于經濟,曹操、曹丕和曹植父子引領的建安文學,是中國詩歌文學史上一個璀璨的流星,照亮了詩歌發展的新方向。 曹植的新體五字詩“公宴”中有這樣一句描寫秋日荷花的唯美自然景色:“秋蘭被長坂,朱華冒綠池。”就成為了“邺水朱華”。
開創了中國山水詩的東晉謝靈運,曾在南朝宋文帝初年任臨川内史,後人多稱“謝臨川”。臨川之筆的“筆”,指的是謝靈運通靈清麗的優美文筆。
整句話,比喻邺水河畔的星光雲彩,照亮了臨川的優雅的筆墨。揭示了魏晉文化繼承與向前發展的生命活力,也讓在座諸位沐浴生輝。
#滕王閣序# #建安風骨# #謝靈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