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短視訊解說文學作品:快節奏時代,這算一種閱讀嗎?

作者:南方周末
短視訊解說文學作品:快節奏時代,這算一種閱讀嗎?

廣州的一家書店裡,許多讀者正在閱讀。(視覺中國 圖)

《紅樓夢》榮國府一年的财務支出是多少?

李燕飛做過粗略統計,其一年的正常性支出,如府内上下約四百人的月錢、份例、吃穿用度等費用,大約為4萬兩,其他一些涉及人情往來的非正常性支出約為3萬兩。不另算上興建大觀園等費用,保守估計,榮國府一年大概需要支出7萬兩。

以上是李燕飛解說《紅樓夢》時切入的角度。他是一位讀書部落客,三年前開始通過短視訊解說文學作品,目前抖音粉絲量約120萬。以往,短視訊解說影視劇大行其道,如今,利用短視訊解說文學作品也成為一種選擇。

《2023抖音讀書生态資料報告》顯示,過去一年,抖音上時長超過5分鐘的讀書類視訊釋出數量同比增長達279.44%,讀書類視訊播放量同比增長65.17%,收藏量同比增長276.14%,直播觀看人次則同比增長近一倍,通過短視訊讀書已逐漸形成一種新趨勢。

在社交平台上,搜尋解說文學作品的短視訊,可以發現,既有三五分鐘解說一部作品的,也有像李燕飛這種分成十幾集進行解說的。相同的是,部落客們解說手段多樣,圖表、動畫等都成為引領短視訊使用者走進文學世界的輔助方式。

“把食材做好,喂到大家眼前”

最初,出于興趣,李燕飛解說過電影《沙丘》。為了做好這一系列,他将《沙丘》原著同樣做了解說,沒想到,這本大部頭著作,勾起許多網友的名著閱讀回憶。

他們告訴李燕飛,很多文學作品,例如《百年孤獨》或是一些俄羅斯文學,人物關系複雜、情節繁多,記不住,也很難看進去。在大家的提議下,李燕飛轉做文學作品解說。他對自己的定位是,“就做一個搬運工吧,或者一個廚子,相當于把食材做好,喂到大家眼前,看(他們)願不願意吃”。

他最先解說的文學作品是《百年孤獨》,分成21集,每集時長七八分鐘。多年前他讀過這部作品,一知半解,人物情節基本都忘了。做視訊前,他又反複看了六遍,還特意買了一塊白闆,将背景、人物關系和劇情捋清,大概花了一個月時間準備。

解說文案很重要,組織起來并不容易。李燕飛需要思考從哪開始講、怎麼講才能讓觀衆聽懂。《百年孤獨》這本書中,人名重複性高,容易記混,于是他在每次提到人名時,用一兩句話概括他做過什麼事情,加深觀衆記憶。

李燕飛不想隻簡單地介紹故事情節,在他看來,如果一味重複情節,就和那些三分鐘、五分鐘的解說沒太大差別。而且,他認為,在這類時間更短的解說視訊中,作品與作品之間的差異被弱化了,故事情節聽起來都差不多,無非講述人怎麼活着,又怎麼去世。

“我想講的是他為什麼會産生這些不同,為什麼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有不一樣的人生,不一樣的悲歡離合、不一樣的生老病死。”他說。

做《百年孤獨》解說時,李燕飛查閱了包括《拉丁美洲被切開的血管》在内的許多文獻,也觀看相關紀錄片,在視訊中補充了豐富的社會背景資訊,之後還專門将這些曆史背景整合成九集的新視訊——“藏在《百年孤獨》裡的曆史”,供觀衆了解。

解說時,李燕飛會融入自己的思考,力圖提供新的解讀角度。例如《紅樓夢》,他并非平鋪直叙地重複其故事情節,而是從财務角度切入,通過分析賈府平時的開支來解釋它最後為什麼會衰落。

短視訊解說文學作品:快節奏時代,這算一種閱讀嗎?

李燕飛為講解《百年孤獨》而制作的人物關系圖。(受訪者供圖)

洲漁也是一位解說文學作品的短視訊部落客,他從2023年5月開始以解說為副業,視訊時長大多在5分鐘左右。

對于解說文案,他已經形成一套方法論,基本是“三段式”:開頭用一兩句話點明這本書的影響力或話題度,吸引觀衆注意,比如《晚熟的人》,他介紹為“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之後的首部作品”;主體部分通常介紹故事情節,根據呈現的主題進行情節的保留與删減,同時将閱讀感悟融入進去;結尾處他會摘錄一兩句這本書在微信讀書裡的熱門劃線句,作為“金句”加深觀衆印象。

李燕飛有平面設計的底子,解說視訊裡有些圖是自己繪制的,如《百年孤獨》裡的人物關系圖;有些是從文獻資料裡找到的素材,例如《紅樓夢》解說視訊裡出現的人物形象和環境畫面,是他用修圖軟體從某本清朝畫冊上摳下來,後期再制成動态效果。

此外,他也會借助圖表或插入影視畫面,讓解說變得清晰豐富,《紅樓夢》的“榮國府人情往來賬目”部分便用上了圖表。

解說視訊做多了之後,李燕飛在寫文案時,基本能想象出需要找什麼樣的素材、加什麼濾鏡來填補畫面。如果講述對象是一位孤苦伶仃的主人公,那麼他生活的環境應該很簡陋,找素材時應該找隻有一張床或一張桌子的畫面,以冷色調為主。

洲漁的解說視訊相對簡單,基本是用手繪文字的方式講述,不過他最近也在嘗試制作動畫,同時加上章節進度條。比如講解毛姆的《面紗》時,他分為“披上面紗、墜入深淵、如夢初醒、揭開面紗”四個部分,有些觀衆如果沒耐心從頭聽完,可以直接跳至相關章節。

可能會讓觀衆丢掉自己的思考

洲漁寫解說文案的平均時長大概是兩個小時,他利用一些零散時間來完成,上下班途中先想出故事大綱,晚上回到家再将重點内容寫出來。視訊制作比較複雜,一條5分鐘的視訊大概需要1-3個小時完成。

他的更新頻率為一周兩次。在他看來,最花時間的環節其實是看書,讀書是第一位,他每天會花三四個小時閱讀,“看書是很重要的,你對這本書的了解程度不同的話,寫出來的文案也是不一樣的,(即使)視訊做得再好,都不一定有好的效果”,洲漁說。

李燕飛制作《百年孤獨》系列視訊大約花了三個月,每天投入七八個小時,從下午四五點直至淩晨,形成大約八萬字的文案。他的更新頻率為一周一更,不過,他發現,很多網友在看當周視訊時早已忘了上一周的内容,這一點在他更新那九期“藏在《百年孤獨》裡的曆史”時尤為明顯。

“在現在快節奏的生活下,大家可能并不關心這裡面講的什麼東西,記不太住。”特别是涉及更深層次的曆史背景時,李燕飛說,觀衆沒有太大的耐心等更新,是以,他後來解說其他書籍時,會将曆史背景直接融入到劇情的講解中,不再單拎出來。

對于李燕飛來說,做一個一小時的解說視訊,需要花上他半個月,其中用一周時間寫三四萬字的文案,剩下一周用來制作視訊。這還不包括看書的時間,為了做好解說視訊,他每本書都需要看五六遍,通常他會利用晚上睡前的時間閱讀。

據他觀察,不少觀衆看解說視訊是因為忙,或是沒耐心、看不懂,也有的是想聽其他的解讀角度。他很能了解,自己以前看《紅樓夢》時也看不太懂,哪怕曾多次拿起書閱讀,甚至特意列出人物關系圖來輔助,可每次還是看了一半就放棄。

作為商科專業出身,洲漁讀一些文學作品時也會覺得晦澀難懂。他之前看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地下室手記》,文中有大量的獨白内容,故事性不強,哲學意味濃厚。他對當時的社會背景也不了解,直至看完書,依舊無法了解作者的意圖,後來通過查閱相關背景資料、看他人的解析文章,才大緻明白。

他很能了解觀衆看短視訊解說的心态,大家平時工作累,回家可能就想躺着,看一些不那麼費腦的視訊,短視訊解說文學作品正好提供了一種新形式,“不用那麼費力,也可以了解一本書,也算是學習到了”。

不過,他覺得,這類解說視訊可能會讓觀衆丢掉自己的思考,“有可能我解讀的東西和你實際看到的東西不一樣,(因為)感悟不一樣”,他說。而且,在幾分鐘的解說視訊裡,有可能隻能呈現出人物的某一面,有一些取舍,但“(如果)你認真讀,就會看到人性是非常複雜的,不是那麼簡單的好和壞”。

李燕飛也認為,跟閱讀原著相比,短視訊解說隻能讓觀衆了解大緻的劇情,而更深入的,比如某個人悲劇命運的成因,這些藏在“冰山之下”的東西可能就被省略了。隻是在如今的快節奏社會,短視訊解說文學作品也不失為一種吸引觀衆閱讀的方式。不少網友在看了他的解說視訊後,真的去買書閱讀。

李燕飛記得,有一位幾乎沒有閱讀習慣的網友,看了《百年孤獨》解說系列後,去買了一本原著,之後每讀到一個引發共鳴的章節,都會寫一大段話,發私信告訴李燕飛自己的閱讀進度和感悟。

這帶來了成就感,“還是有一些人會被這些内容影響,去培養自己的耐心和興趣,其實這是一種進步”,李燕飛說。

“我就是一個梯子,大家踩着這個梯子上去,看見牆頭那邊,如果覺得牆頭那邊景色行,就繼續往前走,如果覺得不行也可以下去。”他對南方周末記者說。

(應受訪者要求,洲漁為化名)

南方周末記者 翁榕榕 南方周末實習生 董嘉迪

責編 李慕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