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新時代城鄉曆史文化保護傳承工作展現新面貌

作者:求是網

新時代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上司下,大陸基本形成以承載不同曆史時期文化價值的城市、村鎮等複合型活态遺産為主體和依托的立體保護格局,城鄉曆史文化保護傳承工作展現新面貌、跨上新台階。

新時代城鄉曆史文化保護傳承工作展現新面貌
  • 城鄉曆史文化遺産是中華民族代表性符号和中華文明标志性象征。圖為2023年9月20日拍攝的世界文化遺産福建土樓标志性建築——漳州市南靖縣書洋鎮田螺坑村土樓群。福建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供圖

建構了系統推進城鄉曆史文化保護傳承的工作格局。堅持全面統籌、上下關聯,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在城鄉建設中加強曆史文化保護傳承的意見》,強化責任落實,完善制度機制,城鄉曆史文化保護傳承工作格局基本形成。一是管理體制持續完善。編制全國城鄉曆史文化保護傳承體系規劃綱要,所有省份均已啟動省級規劃編制,各市縣嚴格落實保護傳承工作屬地責任,城鄉曆史文化保護傳承三級管理體制逐漸健全。許多曆史文化名城設定保護委員會、專家委員會等機構,加強組織上司和綜合協調。二是工作機制逐漸優化。建立城鄉曆史文化資源調查評估長效機制,常态化開展曆史文化名城保護專項評估,研究建立全生命周期的建築管理制度,保護傳承工作的整體性、系統性不斷增強。三是法規标準不斷健全。啟動并加快推進曆史文化遺産保護法立法工作,制修訂名城名鎮名村、曆史街區與古老建築、傳統村落等保護條例。出台加強城市與建築風貌管理、曆史文化街區和曆史建築保護、在實施城市更新行動中防止大拆大建等政策檔案,制定釋出城鄉曆史文化保護利用項目規範、曆史建築數字化技術标準等标準規範。14個省份頒布曆史文化名城保護省級法規,7個省份頒布傳統村落保護發展省級法規,110個國家曆史文化名城制定出台保護類法規規章,城鄉曆史文化保護傳承的法治基礎不斷夯實。

建立了多層級多要素的城鄉曆史文化保護傳承體系。堅持空間全覆寫、要素全囊括,将具有重要保護價值的曆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傳統村落、曆史文化街區、曆史建築、曆史地段、工業遺産等納入保護名錄,形成了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最綜合、最完整、最系統的載體。一是保護對象年代縱深延展。既着眼中華文明5000多年、近現代曆史180多年,又聚焦中國共産黨建黨100多年、新中國成立70多年、改革開放40多年,古今并重,強化各時期城鄉曆史文化遺産的系統保護。二是保護對象類型持續豐富。92片紅色文化型曆史文化街區、85片工業遺産型街區、81片民族特色型街區、68片區域文化型街區等一大批承載重要記憶的古建築、老街區納入保護體系。實施傳統村落保護工程,分六批将具有重要保護價值的村莊列入國家保護名錄,保護福建土樓、徽派民居、湘西吊腳樓、客家圍屋等傳統建築和傳統民居55.6萬棟,傳承發展省級以上非物質文化遺産5965項,形成了迄今為止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農耕文明遺産群。三是保護對象數量大幅增長。目前,全國共有國家曆史文化名城142座、名鎮312個、名村487個、傳統村落8155個,曆史文化街區1200餘片,曆史建築6.35萬處。與2012年相比,國家曆史文化名城新增23座、名鎮新增131個、名村新增318個,曆史文化街區數量實作翻番,曆史建築數量增長了近5倍。大運河、鼓浪嶼曆史國際社群等9處曆史文化遺産成功列入世界遺産名錄。

營造了全社會共同保護傳承城鄉曆史文化的良好氛圍。堅持多方參與、凝聚合力,全社會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知顯著提升,保護城鄉曆史文化遺産的意識明顯提高,保護好、傳承好、發展好城鄉曆史文化的理念深入人心。一是保護傳承成為共識。從黨委政府到部門,從企業到群衆,對城鄉曆史文化遺産蘊含的曆史、文化、科學、藝術、經濟、情感等重要價值認識日益深化,保護傳承城鄉曆史文化遺産人人有責成為全社會各方面的強烈共識。許多基層黨委政府、幹部群衆對當地城鄉曆史文化由衷自豪和無比熱愛,人民群衆關心參與城鄉曆史文化保護傳承的熱情充分激發。《文脈春秋》、《記住鄉愁》、《中國傳統建築的智慧》等一批大型紀錄片制作播出,首播累計收看超百億人次。二是保護自覺不斷增強。從“要我做”變為“我要做”,各地不斷加大保護力度、創新保護機制、豐富保護類型,社會力量積極參與,保護城鄉曆史文化成為人民所需、人民所享、人民所願、人民所愛。此外,城鄉曆史文化保護傳承的相關專業研究、傳統營造技藝傳承日益得到重視。10餘所高校開設古建築修繕、曆史建築保護工程、建築遺産保護等學科,深入開展城鄉曆史文化遺産研究,一些建築企業開設了古建工匠教育訓練班、傳習所,為城鄉曆史文化保護傳承工作提供了技術和人才支撐。

開創了城鄉曆史文化和現代生活融為一體的生動局面。堅持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推進活化利用、以用促保,更加注重改善民生、提升風貌,人民群衆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續提升。一是以人為本更有溫度。實施曆史文化街區綜合環境提升工程,補齊水、暖、電、氣、熱等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短闆,消除建築結構和消防安全隐患,留住原居民、“煙火氣”,讓居民在老城區、老街區也能享受現代生活的美好。将傳統村落保護利用與農村危房改造、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完善相結合,改善村民居住條件和生活環境。二是活化利用更具生機。在70餘個城市開展曆史建築保護利用試點,活化利用曆史建築、工業遺産,更新改造一大批老廠區、老商業區等老舊街區。支援曆史文化街區的文旅融合發展,引入創新創意産業,22片曆史文化街區、10條老街成為國家級旅遊休閑街區,讓古城、老街、老建築等“老地标”變成“新名片”。三是風貌特色更加彰顯。穩妥推進城市更新,變“拆改留”為“留改拆”,許多城市建立嚴格的曆史文化風貌和優秀曆史建築保護制度,原風貌、原味道地保留了一批老街區、老胡同、老裡弄,使城市更具特色、更有魅力。

詳見:倪虹文章《紮實做好新時代城鄉曆史文化保護傳承工作》

(策劃:侯亞景 稽核:吳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