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全面加強文化遺産保護傳承的新任務新要求

作者:求是網

  悠悠文脈綿延不絕。從國家、省、市縣級文物保護機關數量分别增長115%、58%、88%,到萬餘項重大文物保護工程相繼竣工、6.2萬件(套)館藏珍貴文物和出土文物得到修複;從北京冬奧會、成都大運會、杭州亞運會,文物元素串聯起文明印記,“中國式浪漫”吸引全球目光,到博物館觀衆數量“井噴式”增長,數字展覽琳琅滿目,技術與藝術融合的文化新業态呈現生機活力;從熒屏熱播的文博節目、頻頻出圈的文創産品點綴人民美好生活,到敦煌、故宮等資源開放搭建全社會共有共建共享寶貴曆史文化财富橋梁……黨的十八大以來,大陸文物和文化遺産保護體系的四梁八柱不斷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等深入實施,文物保護利用和文化遺産保護傳承取得曆史性成就,文化遺産蘊含的創新創造基因被不斷激活,一幅古今輝映、氣勢恢宏的新時代文化長卷徐徐展開。

  新時代新征程加強文物保護利用和文化遺産保護傳承,必須以習近平文化思想為指引,按照保護第一、傳承優先的理念,堅定文化自信,秉持開放包容,堅持守正創新,正确處理保護與利用、保護與發展、保護與開發等重大關系,始終把保護放在第一位,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

  建構文化遺産大保護格局,對文物系統性保護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作為物質文化遺産保護的“重中之重”,新時代文物保護正在從重點保護向全面保護、系統保護、整體保護轉變。大陸分别于1956年、1981年、2007年開始開展過三次全國文物普查。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開展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加強文物系統性保護和合理利用。”目前,按照新時代加強文物和文化遺産系統性保護工作要求推進的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采取了一系列新舉措:踐行應保盡保,将1911年以前的古建築、古文化遺址、古墓葬、石窟寺及石刻全部納入普查和認定範圍;豐富文物内涵,将六大類59項文物類别細化擴充為63項,首次明确将文化景觀納入普查對象;推動系統保護,将開展不可移動文物認定、登記和公布列為主要任務,把普查成果作為各行業名錄公布的基礎,為建構以文物資源為核心的曆史文化遺産保護體系提供有力支撐。

  以普查繪就的全國文物資源地圖為基礎,文物工作将着力統籌加強各級各類文物資源保護管理,整體保護文物本體和改善周邊環境,合理儲存傳統文化生态,協同推進曆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工業遺産、農業遺産、水利遺産、科技遺産以及文化和自然雙遺産、非物質文化遺産等保護,維護文物資源的曆史真實性、風貌完整性、文化延續性,讓文物和文化遺産所承載的城市文脈、農耕文明生生不息、薪火相傳,讓人民群衆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

全面加強文化遺産保護傳承的新任務新要求

  推進文化遺産保護體制改革,對文物保護利用改革創新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文物保護利用和文化遺産保護傳承從來不是一件簡單的事,而是一項需要黨委上司、政府負責、部門協作、社會參與、全民共享的系統工程。今年是鄧小平同志、習仲勳同志“愛我中華 修我長城”題詞40周年。40年來,《長城保護總體規劃》等相關檔案印發,頂層設計加快完善,協調機制逐漸健全;近300項保護維修項目相繼竣工,持續改善長城本體保護狀況;全國各地近7000名長城保護員加強巡查力度,接力守好總長21196.18公裡的曆代長城遺存;科研工作者開展長城保護關鍵技術攻關,以科技力量破解保護難題……各方攜手、握指成拳,共同守護巍巍長城。

  目前,文化遺産保護傳承得到全社會前所未有的關注與支援,但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存在,必須花大力氣提升創新思維,運用改革方法,打通淤點堵點,切實解決難題,全面加強工作。這就要求我們大力推進觀念創新,妥善處理文物和文化遺産保護、傳承、利用、發展的關系,在保護、傳承的基礎上合理利用、可持續發展,通過利用、發展增強保護意識、凝聚傳承合力;大力推進科技創新,建設國家文化遺産科技創新中心,深化文物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加強共性關鍵技術研發和系統內建,突破一批關鍵裝備、器件、軟體系統及專用材料;大力推進方式創新,建設國家文物資源大資料庫(中國文物雲),推動文博機關提供可視化呈現、互動化傳播、沉浸式體驗的資訊産品和網絡服務,發展文物數字内容新業态。

  推動文化遺産保護賦彩人民美好生活,對文物合理利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2024年春節期間,全國6800多家博物館共接待觀衆7358萬餘人次,“博物館熱”持續升溫;55家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觀衆達881.7萬人次,遠超去年同期數量。在文博場館裡感受濃濃的文化年味,祈福納吉迎新春蔚然成風。從頤和園、承德避暑山莊等“宮廷禁苑”變身“人民公園”,到《尋古中國》、《何以中國》等文博節目闡釋文化新知,再到考古盲盒、文藤種子等文博創意産品“飛入尋常百姓家”,大陸豐富厚重的文物和文化遺産,日益成為提供公共文化服務、滿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重要保障。

  把文物保護利用與服務保障民生更好地結合起來,要求我們無論在考古發掘和文物保護修繕中,還是在國家文化公園、考古遺址公園、博物館紀念館等建設中,都要實作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着力改善群衆居住和生活條件,豐富多樣化、高品質的文化産品和服務供給,激發人民群衆參與文物保護利用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不斷豐富人民精神世界、提高全社會文明程度、促進人的全面發展,讓全體人民始終擁有團結奮鬥的思想基礎、開拓進取的主動精神、健康向上的價值追求。

  嚴密文化遺産保護傳承制度體系,對文物工作制度建設提出新的更高要求。2013年6月,圓明園鼠首、兔首銅像回歸祖國牽動億萬中華兒女的心;2024年1月,西周文物豐邢叔簋重回祖國懷抱引發社會廣泛關注。流失海外中國文物的回歸,有助于重續斷裂的曆史記憶與情感鍊條,背後是文化遺産領域更加公平合理的國際治理體系逐漸建立。黨的十八大以來,大陸已與27個國家簽署防止文物非法進出境政府間協定,豐邢叔簋“回家”正是與美國政府第3次續簽防止中國文物非法入境美國政府間諒解備忘錄的重要成果。

  制度是關系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長期性問題。讓文化遺産保護成為不可挑戰的國家意志,加強制度建設是長遠之策、根本之策。要健全文物保護法律法規體系,從嚴從緊修改文物保護法,積極推動曆史文化遺産保護法和相關條例制定修訂工作,有序推進長城、大運河、紅色文化資源等法規建設,築牢文物“應保盡保”法治屏障;加快建構國家文物督察制度,健全文物安全長效機制,推動文化遺産保護“黨政同責”、“一崗雙責”有效落實;健全社會參與機制,研究制定關于鼓勵和支援社會力量參與文物系統性保護和合理利用的政策舉措,在全社會形成守護文化瑰寶、守望中華文明的濃厚氛圍;提高制度執行力,實施好文物保護前置機制,推動地上文物“先調查、後建設”、地下文物“先考古、後出讓”的制度設計落實落細。

  更多精彩内容,詳見文化和旅遊部副部長、國家文物局局長李群文章《讓文物和文化遺産綻放時代光彩》

  (策劃:周昭成)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