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科技增産,有信心——伊犁産糧大縣田間見聞

作者:天山網

石榴雲/新疆日報記者 巴莎·鐵格斯 通訊員 劉軍

“今年有沒有繼續增産的希望?”

“有先進的機械,播種精準、省時省力,今年畝産有望達到1.3至1.4噸,隻要科學技術到位,增産問題不大!”4月17日,在伊甯縣薩木于孜鎮農田裡,種植大戶馬軍紅信心滿滿地回答。

科技增産,有信心——伊犁産糧大縣田間見聞

4月17日,在伊甯縣溫亞爾鎮的農田,裝有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的播種機正在對玉米地實施鋪膜、播種一體化作業(航拍圖)。劉軍攝

“氣候、土壤、種子都會影響産量,氣候和土壤條件基本相同,在種植品種一緻的情況下,先進農業技術也是關鍵。”一旁,伊甯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主任劉文說,實作增産最基本的條件是高标準農田,小田變大田,統一規劃管理,再加各種現代化機械的助力。

科技增産,有信心——伊犁産糧大縣田間見聞

4月17日,伊甯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技術人員實地察看冬小麥苗情長勢情況,就田間管理進行現場指導。石榴雲/新疆日報記者 巴莎·鐵格斯攝

在伊甯縣阿烏利亞鄉青年片區制種玉米基地,選用北鬥衛星導航的播種機一次性完成施肥、鋪設滴灌帶、覆膜、播種、覆土、鎮壓等作業,一粒粒玉米種子均勻種進土壤,沒有絲毫浪費。

“該播種機一天可以完成80至100畝的播種作業,高端智能的機械确實提高了效率和品質。”農機手巴哈提·亞力吐爾汗坐在農機駕駛室,全程沒有碰過方向盤,機械按照螢幕上的路線自動化作業。

“播種當天即可連接配接田間滴灌支管和毛管,在48小時内滴出苗水,確定出苗率在 95% 以上。”劉文說,伊甯縣春播玉米通過密植栽培實作高産,滴灌水肥一體化技術實施精準調控。最重要的是選用了耐密植、抗倒伏、适宜機收的中晚熟高産品種。

科技增産,有信心——伊犁産糧大縣田間見聞

春耕備耕以來,伊甯縣農業技術員和專家在伊甯縣英塔木鎮田間地頭為種植戶指導玉米播種技術。伊甯縣農業農村局供圖

據了解,伊甯縣有耕地121.05萬畝,其中,完成實施高标準農田(高效節水)85萬畝。今年,伊甯縣實施高标準農田(高效節水)建設項目29.61萬畝,實作當年建設、當年投用。此外,伊甯縣還投入2000萬元購買較為先進的農機,全縣有6753台(架)農機具投入春耕生産,縣域40名農業技術員和專家奔波在田間地頭,為農服務。

2023年,伊甯縣喀什鎮760畝玉米高産示範田畝均産量1545.94公斤,創造了全國玉米百畝方高産紀錄,玉米制種業實作産值突破10億元。今年,伊甯縣計劃播種20.5萬畝制種玉米,大力推進現代農業(種業)産業園建設、發展壯大“育繁推一體化”制種産業,将雜交玉米制種基地規模擴建到15萬畝,推進建設100畝核心種源繁育基地。

“壯苗和弱苗要根據苗情和墒情盡快在4月中下旬完成第一次水肥管理,不然會影響長勢......”農技專家來到伊甯縣巴依托海鎮小麥田,觀測冬小麥返青拔節情況,針對苗情長勢向農戶提出具體施肥意見。成方連片的麥田中,種植戶正忙着清理雜草,翠綠茁壯的小麥長勢喜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