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科技增产,有信心——伊犁产粮大县田间见闻

作者:天山网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巴莎·铁格斯 通讯员 刘军

“今年有没有继续增产的希望?”

“有先进的机械,播种精准、省时省力,今年亩产有望达到1.3至1.4吨,只要科学技术到位,增产问题不大!”4月17日,在伊宁县萨木于孜镇农田里,种植大户马军红信心满满地回答。

科技增产,有信心——伊犁产粮大县田间见闻

4月17日,在伊宁县温亚尔镇的农田,装有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播种机正在对玉米地实施铺膜、播种一体化作业(航拍图)。刘军摄

“气候、土壤、种子都会影响产量,气候和土壤条件基本相同,在种植品种一致的情况下,先进农业技术也是关键。”一旁,伊宁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刘文说,实现增产最基本的条件是高标准农田,小田变大田,统一规划管理,再加各种现代化机械的助力。

科技增产,有信心——伊犁产粮大县田间见闻

4月17日,伊宁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技术人员实地察看冬小麦苗情长势情况,就田间管理进行现场指导。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巴莎·铁格斯摄

在伊宁县阿乌利亚乡青年片区制种玉米基地,选用北斗卫星导航的播种机一次性完成施肥、铺设滴灌带、覆膜、播种、覆土、镇压等作业,一粒粒玉米种子均匀种进土壤,没有丝毫浪费。

“该播种机一天可以完成80至100亩的播种作业,高端智能的机械确实提高了效率和质量。”农机手巴哈提·亚力吐尔汗坐在农机驾驶室,全程没有碰过方向盘,机械按照屏幕上的路线自动化作业。

“播种当天即可连接田间滴灌支管和毛管,在48小时内滴出苗水,确保出苗率在 95% 以上。”刘文说,伊宁县春播玉米通过密植栽培实现高产,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实施精准调控。最重要的是选用了耐密植、抗倒伏、适宜机收的中晚熟高产品种。

科技增产,有信心——伊犁产粮大县田间见闻

春耕备耕以来,伊宁县农业技术员和专家在伊宁县英塔木镇田间地头为种植户指导玉米播种技术。伊宁县农业农村局供图

据了解,伊宁县有耕地121.05万亩,其中,完成实施高标准农田(高效节水)85万亩。今年,伊宁县实施高标准农田(高效节水)建设项目29.61万亩,实现当年建设、当年投用。此外,伊宁县还投入2000万元购买较为先进的农机,全县有6753台(架)农机具投入春耕生产,县域40名农业技术员和专家奔波在田间地头,为农服务。

2023年,伊宁县喀什镇760亩玉米高产示范田亩均产量1545.94公斤,创造了全国玉米百亩方高产纪录,玉米制种业实现产值突破10亿元。今年,伊宁县计划播种20.5万亩制种玉米,大力推进现代农业(种业)产业园建设、发展壮大“育繁推一体化”制种产业,将杂交玉米制种基地规模扩建到15万亩,推进建设100亩核心种源繁育基地。

“壮苗和弱苗要根据苗情和墒情尽快在4月中下旬完成第一次水肥管理,不然会影响长势......”农技专家来到伊宁县巴依托海镇小麦田,观测冬小麦返青拔节情况,针对苗情长势向农户提出具体施肥意见。成方连片的麦田中,种植户正忙着清理杂草,翠绿茁壮的小麦长势喜人。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