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太無知!“印度沒有袁隆平,大米出口照樣世界第一”?

作者:牛頭湖人

"公知炒作"印度大米輸出第一"遭網友怒批!

最近,一篇帶有明顯導向傾向的公知文章在網上瘋傳,引發熱議。文章開頭配了一張莫迪的照片,并炮制了這樣一個"燒腦問題":"印度沒有袁隆平,大米出口世界第一;中國有袁隆平,大米進口量卻世界第一。"

太無知!“印度沒有袁隆平,大米出口照樣世界第一”?

文章語焉不詳、言外有音,企圖暗示"袁隆平的科研成就并不重要",并借機貶低中國,美化印度。然而,這種公然帶節奏、試圖影響輿論的做法,招緻了網友的狂怒。短短幾天,就有數百條憤怒的評論,狠狠地"怼"了這種無知和别有用心的言論。

太無知!“印度沒有袁隆平,大米出口照樣世界第一”?

"夾帶私貨,無腦蠢話!"

"就袁老讓你吃太飽了?"

"耕地多産量低,糧食夠吃還得賣?"

......

網友們的評論字字見血,将公知們"陰陽怪氣"的伎倆戳穿,把貶低中國農業科技、刻意美化印度的企圖挫于阙下。

太無知!“印度沒有袁隆平,大米出口照樣世界第一”?

對這個"燒腦問題"做出回應并不難。關于"印度大米出口量高"的現象背後,是一個殘酷的現實:為了賺取外彙、實作工業化,印度不惜讓本國幾億人陷入饑餓,把糧食大量出口給外國。

早在20世紀60年代,印度就曾爆發過震驚世界的大饑荒,導緻數百萬人流離失所,到現如今,印度仍是沒有消滅貧窮的國家之一。為此,印度不得不向世界求援,印度饑荒成為令人唏噓不已的人道主義危機。

太無知!“印度沒有袁隆平,大米出口照樣世界第一”?

可即便如此,印度的政策并未從根本上改變,出于賺取外彙的需要,糧食仍在大量外銷。直到今天,印度還有将近2億人口生活在貧困線以下,營養不良問題十分嚴重。

反觀大陸的糧食進口政策,目的就完全不同了。中國進口糧食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是滿足人民多元化的食物需求,例如進口小麥等;二是滿足畜牧業發展對糧草的需求。總的來說,中國糧食進口是為了滿足人民對食物的高品質需求,而非像印度那樣為賺外彙而犧牲人民溫飽。

太無知!“印度沒有袁隆平,大米出口照樣世界第一”?

正是基于這一點,中國把"確定國家糧食安全"作為重中之重,大力發展本土農業生産。袁隆平和他的"雜交水稻之父"身份,正是中國確定糧食安全的重要支柱。

袁隆平老人不懈的研究和創新,使中國的雜交水稻産量大幅提高,有力支撐了大陸農業發展和人民溫飽無憂。這何止是一項科研成就,更是中華民族在應對人口膨脹的過程中,實作了農業現代化和糧食自給自足的重要曆史壯舉!

太無知!“印度沒有袁隆平,大米出口照樣世界第一”?

相比之下,印度靠出口賺外彙的做法根本無法從根本上解決本國幾億人的溫飽問題。相反,它不僅加劇了國内的貧富沖突,也讓本就脆弱的生态環境雪上加霜。據報道,印度農業現代化滞後、人均耕地和灌溉設施匮乏,糧食生産始終無法跟上人口增長的步伐。

太無知!“印度沒有袁隆平,大米出口照樣世界第一”?

這難道就是公知們想"吹捧"的"印度高度"嗎?在某些人眼裡,眼前的溫飽問題和人民的生存就這麼不重要了嗎?可笑可歎!

太無知!“印度沒有袁隆平,大米出口照樣世界第一”?

是以說,公知們借炒作"印度大米出口第一"的資料來貶低袁隆平、诋毀中國的做法,顯然是别有用心的倒行逆施。不過他們這種企圖暗送陰陽秋波的伎倆,還是遭到了網友的狠狠"教訓"。群衆的眼睛還是雪亮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