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再見夫妻:在婚姻裡感受不到愛意該離婚嗎?心理學告訴你答案!

作者:咨詢師陳曼

沒有被感覺到的愛就不是愛,對嗎?

我以前覺得,感受到了就是愛,感受不到就不是愛,因為愛是一種唯心的主觀體驗。

但現在我覺得:比愛更寶貴的,是了解。

了解什麼呢?去了解:每個人愛的方式可能就是不一樣的。

打個比方,你認為愛就是在你生病的時候他能出現在你身邊給你端一碗姜湯,但是在他的認知裡也許在你生病的時候給你趕緊點外賣送過來一盒藥才是合适的。

是以當你生病的時候,他沒有出現而是隻給你送了一盒藥,你覺得他冷漠、不可理喻一點也不細膩;

而他生病的時候看到的是你非要打一輛車摸黑過去看他,他也想不通你為什麼非要浪費這個錢。

我想說這可能就是我們在關系裡的常态:

我們一開始是帶着自己對愛的了解進入親密關系的,這些了解又是我們各自在過往生活中形成的熟悉的記憶。

也就是他被别人怎麼“愛”過,他也會這麼“愛”别人,同時也期待别人也這麼對他。

再見夫妻:在婚姻裡感受不到愛意該離婚嗎?心理學告訴你答案!

還是那個例子,你之是以會認為愛是在你生病的時候身邊能有一碗姜湯,也許是因為你小時候生病的時候非常想喝一碗暖暖的姜湯,但是媽媽忙着工作壓根沒空管你,是以你心裡一直有一股期待:

愛就是當你病地極度虛弱的時候一碗溫暖的姜湯。

你的伴侶之是以會認為愛就是在生病的時候的一盒藥,也許是因為他之前體驗過那種生病的時候痛的睡不着的日子,那個時候就希望能有藥趕緊讓自己的痛苦消除掉,畢竟他還要繼續接着上班。

不僅如此,他也真的很害怕丢掉這份工作,因為丢掉工作又會讓他想起之前失去經濟來源死亡的恐懼。是以讓身體趕緊好起來才是要緊的。

可以看到,很多人對愛的了解是下意識停留在我們過往的回憶裡的。

我們以前被這樣對待過(滿足過)/沒有被這樣對待過(沒有被滿足過),我們就會形成一種“固着”——期待别人可以這樣對待我們,或者期待别人可以不那麼對待我們。

他做到了,就是愛,做不到,就會喚起自己那一刻感覺不被愛的回憶。

再舉個例子,如果我渴望儀式感,他剛好是一個能夠記住我們紀念日的人,好幸福啊,我就瞬間感覺到被愛了,因為小時候我爸爸媽媽就是這麼對我的;

但如果好像他有一天忘記了,這就是讓我體驗到ta不是我熟悉的客體,我就會莫名的害怕。

是以我在想,關系裡有那麼的誤會,不是因為愛或者不愛這麼簡單,而也許是我們對于愛的了解、愛的表達是不同的。

也正因為這個原因,很多人在關系裡體驗到的不是一直被堅定地愛着,而是時而被愛,時而不被愛。

我們可以看到,在大多數人眼裡愛好像是一種“感覺”,它是主觀的,體驗的,是以才會有我剛開始說的,我感覺到了就是愛感覺不到就不是。

再見夫妻:在婚姻裡感受不到愛意該離婚嗎?心理學告訴你答案!

但真的是如此嗎?愛僅僅是一種感覺?是一種幸福快樂的感覺?

首先我可能傾向于認為愛不是一種“完全幸福”的感覺。

《最完美的離婚》有句台詞:

“如果我是為了追求幸福才進入婚姻的,那我一定會失望”。

我覺得蠻有道理,現在這個社會缺少信仰,不少人把婚姻、愛情都當成了一種非常神聖的可以救贖自己無聊生活的東西,可如果你抱持着這樣的想法,你也許是會把愛情或者婚姻看的過于重要,過于理想化。

婚姻、愛其實是讓人痛苦的,我一直覺得敢于跨入愛情和婚姻的人是很勇敢的有夢之人,因為明明知道會受傷但還是會選擇那麼去做。

是以我想說的是,你如果沒有感覺到愛,請相信你的感受,信任你的五官,你在愛裡感受到的隔離、無趣、煩躁,那也是真實的。

因為這就是婚姻的本質,反過來也是它有意義的地方,去挑戰,去溝通,去超越。

但同時,也請你去思考我接下來的話:

愛不完全等同于主觀的感受。愛也是理性的,是需要思考的。

如果愛隻是感受的話,那你會感覺很割裂,會讓你無法信任真實的外界,因為你會把你的感受完全等同于外在現實,當你感覺不到愛時你就會傾向于覺得一點愛都不存在。

這個時候掌握“愛的理性的思維”就很重要。

再見夫妻:在婚姻裡感受不到愛意該離婚嗎?心理學告訴你答案!

什麼是愛的理性思維?

就是與其在糾結我們到底是不是被好好愛着的,不如我們去換一個視角去了解親密關系的本質——

去“了解”、去“掌握”、去“靠近”“去具體化”。

去了解眼前這個人,了解他為什麼會做出我們不了解的行為?為什麼他會反複記不住我們的紀念日?為什麼他生病時不習慣給我送姜湯?為什麼他生病的時候甯願打的過來花那麼多錢也不給我買藥?

這也是一種在親密關系裡把視角從自己轉向對方,從指責轉向好奇,把外在标準轉向内在覺知的過程。非常有益于我們建立健康的關系。

01從自己轉向對方:

我見到的大多數人在愛裡都有一個相似的表現:喜歡談論别人,但不喜歡談論自己。

我們在讨論别人的時候口若懸河,喜歡把視線往别人身上引,但隻要說起自己就會腦袋放空不知道開口說什麼。

而往往這個時候會想要加入另一個人來幫自己說,比如伴侶在吵架的時候會聽到這樣的表達:

“我把你的事告訴我朋友了,她說你一點都不關心我!”

“我媽說了,不能和你這樣的人結婚”

“哎呀說這些肉麻話幹什麼,還是看看現在咱倆要不要想着把那套房子賣了”。

這種總是要引入另一個人(閨蜜、媽媽)/物(房子、金錢)進入才能在關系裡存在的現象,我們把它一般稱為“三角關系”。

這在中國家庭裡很常見:夫妻在飯桌上聊天必聊孩子、聊工作,不然的話就好像不知道這天怎麼聊了。

還有婚姻關系裡總是要引入自己的父母,比如有些男人和自己的媽媽相處起來沒問題但是和老婆相處就變得很挑剔。

我們真的是想在愛的人面前聊别人嗎?

不,我們看起來是在說别人,其實還是在借着别人說自己。

大多數人是不知道如何表達自己的。

他們不知道自己要什麼,喜歡什麼,讨厭什麼,在關系裡需要什麼。

“自我表達”在我們的文化裡本身也是羞恥的,為自己發聲也是不怎麼被允許的。

也許表達和權力相關,說話就代表着要争奪權力,挑戰權威,這也是被指責的,是以我們習慣了沉默,習慣了不講話。

這也展現在親密關系裡。兩個人都不怎麼習慣為自己做了什麼發聲,中國文化講究“點到為止”,希望自己不說對方就可以主動體恤到自己的辛苦勞累。

但這放在親密關系裡其實就很吃虧。

大多數人戀愛談着談着會有委屈和憋悶的感覺,就是因為不知道怎麼表達,是以就引入了“第三個人”來為自己表達,讓炮火引到第三個人的身上,讓他做那個替罪羊。

結果呢,關系會變得很混沌不忠誠不穩定。

我還是想誇獎那些敢于表達的人,表達的人是勇敢的。我們總是會說談戀愛談戀愛,為什麼是“談”戀愛?

因為戀愛是談出來的,是溝通,交流,兩個人不斷地說來說去,談着談着就會發現問題,發現你們的不同,然後想可以怎麼去解決。

然後你就會看到兩個人的模式了:

為什麼你喜歡生病時姜湯我喜歡生病時吃藥?

為什麼你喜歡每天見面但我喜歡一周見一次?

為什麼你遇到問題不去解決但我就傾向于去直接解決?

當你們倆都在表達的時候,你就會清晰地了解:

哦,原來他表達愛的方式是這樣的。

原來我感覺到的不滿足不是因為他不愛我,而是這個人從小是這麼生活過來的。

再見夫妻:在婚姻裡感受不到愛意該離婚嗎?心理學告訴你答案!

當你越來越了解一個人的時候,你也會感覺你們之前有更多情感的流動,慢慢的放松下來,這個叫共情。

共情就是去體驗他的内心世界,仿佛那就是你的内心世界一樣。這就是我說的了解比愛更重要的含義。

當他感覺到你在進入他的内心世界,體驗他的世界,他會感覺到願意更靠近你,産生依賴和信任。同時你也能體會到進入另一個人的生活内部的美妙,這就是愛情的核心所在。

當你們表達的越多,你們也越會了解彼此,這時你們也許就可以不僅僅固着于自己的方式去表達愛,而是選擇用對方的方式去愛他/她。

這也很像《愛欲之死》裡說到愛情的力量在于敢于否定自己,當你敢于靈活地否定自己以前認為生病隻能喝到姜湯才算愛的認知,轉而了解他生病想要去吃藥的原因。

尤其當你某一刻能站在他的角度上去思考,能真的做到在他生病的時候給他買藥,這個改變也許意味着你在很好的領悟和學習夫妻的能力。

02從指責轉向好奇:

愛情裡有時候還有一個很奇妙的現象:

一對夫妻剛開始被彼此吸引的那個點,慢慢的也會變成讨厭彼此的理由。

然後這個時候總是會戲劇性的冒出一句大家都聽過的話:“我當時怎麼看上他了?”

這句話有時候聽上去哭笑不得的,這仿佛是說人也有看走眼的時候,我想可能不是人看走眼而是“你願意讓自己看走眼”。

愛情并不是玄學,但也和玄學沾點邊。也許你能愛上他/她,是因為你在他身上發現了一個“鈎子”,把你鈎住了。

至于這個鈎子是什麼那每個人是不一樣的。

對于有些人來說,他從這個人身上看到了敢愛敢恨不拖泥帶水的一面;

而對于有些人這個鈎子可能是能掙錢,工作能力強。這些都是他希望成為但又無法擁有的一面。

這些面能鈎住你也許是因為我們内心的“投射”,就像一個鏡子一樣,對方照出了那些原本是我們欣賞但又恐懼的特質。

我們被那個鈎子鈎住了,鈎子鈎住了我們内心的欲望:渴望吸引别人,渴望與衆不同。

再見夫妻:在婚姻裡感受不到愛意該離婚嗎?心理學告訴你答案!

另一方面随着相處時間的邊長,那些鈎住我們的特質也會把我們對它的恐懼勾出來。

是以在一起久了會出現沖突,言語貶低,指責,但記得那被攻擊的點一般都是剛開始讓我們非常喜歡的點。

比如一些人剛開始喜歡伴侶不會一直黏着自己,但是久了就會感覺到他冷漠然後去指責。

一些人喜歡另一半無私奉獻,但是後面竟然會覺得這樣的付出其實也非常的控制,就好像自己也必須要這麼做一樣,但自己又做不到。

這些鈎子其實也從另一面反映出我們内心的不完整,它鈎出來了我們對另一個完整的自己的欲望。

我在想與其去指責伴侶為什麼我們感受不到他的愛,那是不是他變了?

不如去好奇自己——

“我從哪些地方感受不到被愛了?”

“我是從什麼時候感覺不到被愛了?”

“為什麼我那麼急于渴望被愛?”。

當你去好奇的時候你會發現,有時候我們渴望的可能不是愛,而是一個被傾聽、被看到的機會。

我們對于伴侶的指責也許也源自在關系裡,我們已經盡我們所能做到了最好,但這一點為什麼就沒有人看到的憤怒?

是以會去指責去發洩,但也許這樣反而會造成一個人逃另一個人追的局面。

你越想讓對面的人聽見你,你就會越想拉住他讓他聽你的話,結果他可能會越不想聽。

好奇心是一個人在關系裡最好的老師,也是一種關系的哲學。你保持更多的好奇,當遇見了事情你就會越少的評判,不去妄下結論,減少自己代入先入為主的觀念的可能性。

關系是創造新體驗的機遇,不是重複舊模式的熔爐。當你好奇的時候,關系反而可能會打開更大的空間去承載你們之間更多的感受。

你也會放下去糾結愛或者不愛這個問題,而是聚焦于兩個人之間人格的差異,建立關系能力的差異,靈活性的差異,解決起來問題也就會方向了。

再見夫妻:在婚姻裡感受不到愛意該離婚嗎?心理學告訴你答案!

03外在标準轉向内在覺知:

我可能想在這裡告訴所有人:我們要相信我們自己的直覺。

這個市面上有太多關于我們自己如何去愛的标準,比如:

“做到了這些,他就是愛你”

“男人愛你的幾大标準”。

這也讓我們會傾向于抹殺、不相信自身的感受,去迎合大衆的标準。

比如當看到閨蜜的男朋友是一個經常接送她下班的男生的時候,你可能會感受到眼紅,受到閨蜜的影響你就會也想這樣要求你的男朋友,如果做不到的話就會感覺到男朋友不愛你,不然為什麼别人能做到他做不到?

我也承認有時候我們是需要外界回報和社會比較的,這會讓我們知道我們在現實世界裡處在什麼位置,

但是一味的關注外界的标準,并拿這個标準來要求自己的親密關系,其實會讓關系變得不牢固和不真實。

關系是屬于你們兩個人互動産生的化學作用,象征着你們兩個個體的互動。

正因為如此,你也可以允許自己去相信兩個人之間你的第一手的關系體驗。

就好像對于有些人诟病的冷處理,并不會給你帶來太多的負面的體驗,因為回避對于你而言是熟悉而安全的處理模式。

你恰巧需要獨處一會,是以如果這個時候同樣遇到一個也願意給你冷處理機會的伴侶,可能你們兩個模式恰恰是蠻自然和諧的;

但也許有的人不這麼覺得,他會覺得冷處理在關系裡是一種對關系有損害的處理方式。

這其實還是映射了每個人在關系裡需求是不同的。

隻有當你感覺到這個關系卡住了,讓你覺得很難相處下去了,可能才說明出現了問題。

再見夫妻:在婚姻裡感受不到愛意該離婚嗎?心理學告訴你答案!

因為關系其實也是為了讓我們找到我們自己是誰。

我們面對一個人産生的痛苦的體驗,其實也是婚姻和愛情帶給我們成長的機會,它可能會讓我們看到這個世界愛的多元——

有些人的愛是沉重的,他會不斷鞭策你成長,讓你學習更多技能和本身以應對荒誕的外界;

有些人的愛是沉默的,他可能說不出太多的漂亮話但會一直陪在你身邊,就像《安娜卡列尼娜》裡的卡列甯,我們也很難說他不愛安娜,也許就是他在用自己的方式愛着;

有些人的愛帶着熱烈熱情,但陽光同時也會讓人體驗到灼熱感。

一切事物有陽就會有陰。我們與其去下定義對方到底愛不愛我,不如去探究兩個人對于愛的語言的表達,把關系具體化、言語化、生活化,也許更容易讓人有活着的實感。

-END-

本文首發知乎平台:陳曼、王筱、張妍

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