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非遺】羌族推杆

作者:方志四川

羌族推杆

省級非遺、全國少數民族運動會

傳統表演項目

羌族推杆,羌語稱“吾勒澤澤”,是兩人或者多人之間進行的角力比賽項目,也是羌族地區比較普遍的一項傳統體育項目。主要流傳于汶川、理縣、茂縣、松潘等地區。

推杆的比賽方式非常簡單,男女均可上場角逐,且娛樂性強,通常在節日、婚禮等喜慶場合舉行,比賽地點可在田間、屋前屋後,凡能看到羌族群眾的地方都能看到羌族推杆。

2009年7月,羌族推杆被列為第二批四川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非遺】羌族推杆

關于羌族推杆的起源,流傳頗多。據羌族史詩《羌戈大戰》記載,在一千多年前,遷徙到岷江上遊的古羌人,受到外族戈基人的侵犯。

為抵禦強敵,羌族人組織了一批手持長矛、精明強壯的青年男子前往迎戰。出征的武士在戰場上奮不顧身,英勇殺敵,取得了最終的勝利,保衛了羌寨族人的安全。為表彰勇士,寨上舉行了隆重的慶祝活動。

在慶功會上,年輕美貌的姑娘為保衛家園安全的英雄們獻上美酒時,英勇的武士們卻互相推讓,誰都不願意表白自己的戰功。

為确認誰是真正的英雄,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者出了一個主意,将長矛的矛頭取下,由兩名武士各執矛杆一端使勁往前推,輪流進行角力較量,以力氣大者定為勇士。

從此,這種推杆比賽活動世代流傳,逐漸演變成羌族一項獨具特色的傳統體育競技項目。

傳統的推杆活動,主要有兩種形式:第一種是“推杆”,參與人數為2人或多人。

在兩尺見方的平地進行比賽,使用一根長約3米、手臂粗細的木杆或竹杆,中間系布帶或繩子為标記,一人緊攥一端,守方緊握杆的一端,并夾于雙腿間,攻方則手持杆的另一端相向用力前推。

攻守雙方必須保持木杆的水準,不能上下搖擺或忽然猛推,以裁判擊掌5次(每次約5秒鐘)為準,攻方必須将守方推出線外兩尺的地方算獲勝,否則被判失敗。整個比賽,攻守雙方交換位置,實行五局三勝制。

【非遺】羌族推杆

推杆比賽

另一種是“仰卧抱杆起”,羌語稱“無侖什比都餘”,參與人數為2—3人。比賽時,參賽者把木杆一端抱至胸前,身體呈仰卧狀,腿部彎曲;杆的另一端由壓杆者将杆端壓住,不能松手,然後抱杆者動作規範地做起身運動,反複多次,直至無力起身為止。

勝負以起身次數多少為定。由于“仰卧抱杆起”難度較大,需要很好的身體素質,這種形式的推杆在羌族地區已很難看到。

羌族推杆已列入大陸少數民族運動會比賽的傳統表演項目。

在傳統“推杆”項目基礎上,羌族人民用自己的智慧又創造了“轉杆”“扭杆”“爬杆”“拉杆”“騎杆”等傳統體育活動,豐富了推杆運動的文化内涵,也增添了内容和情趣。

2008年8月8日,羌族推杆作為大陸民族風情的展示節目之一,進入了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之前的墊場演出。

展示中充分展現了剛遭受汶川特大地震打擊的羌族人民堅強不屈和樂觀向上的精神風貌,受到國内外觀衆及媒體高度評價。

【非遺】羌族推杆

推杆表演

推杆是古羌人英勇善戰、勤勞智慧的結晶,是古老文化和競技體育的傳承,展現了原生态的古羌民俗。

近年來,汶川縣對羌族推杆的形式和活動采取有效的保護措施:對推杆的形式、技能、規則相關資料進行搜集整理,建立影像、圖檔和文字資料及完整的檔案庫;再一次對羌族推杆傳承人登記、造冊,并對其進行有效保護;由國家與地方财政投入建立傳習所,當地文化體育相關職能部門制定合理的傳承機制,監督執行;除民間自發的活動外,有組織地定期舉行羌族傳統項目運動會。

在汶川縣域内各個羌族村寨、旅遊景點,有人聚集的地方,就會有羌族推杆表演,形成多點共進的羌族文化生态模式,這也是汶川羌族推杆最真實的傳承狀态。

(資料來源:汶川縣政協文史資料第十三輯《汶川縣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圖典》、汶川縣文化體育和旅遊局)

特别提示

轉載請注明:“來源:方志四川”

來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辦公室

供稿:阿壩州地方志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