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孫策不死,便無三國,他到底有多“恐怖”?

作者:單純葡萄【實時關注】
孫策不死,便無三國,他到底有多“恐怖”?

孫策是破虜将軍孫堅的長子,是三國時期赫赫有名的英武之人,連袁術都說:“使術有子如孫郎,死複何恨?”可見孫堅的英勇。

但如此英勇的孫堅卻是個短命之人,攻打荊州時,被黃祖所殺,留下了年僅17歲的孫策和更小的孫權。

作為将門之後,孫策深得其父遺風,除了個人武藝高強之外,孫策少年時期,就展現出遠超常人的号召力和凝聚力,大名鼎鼎的周瑜周公瑾,就是孫策年少時的莫逆之交。

《三國志.吳書》:收合士大夫,江、淮間人鹹向之!

當然,這裡面會有一部分是孫策父親孫堅的原因,但是孫策若沒有一定過人的本事,一個十多歲的孩子,僅僅依靠父親的威名,想必也不會服衆,令那些士大夫追随。

孫策不死,便無三國,他到底有多“恐怖”?

父親孫堅死後,立誓要報仇雪恨的長子孫策挑起了孫家的大梁,但是他沒有被眼前的怒火沖昏頭腦,黃祖必須要殺,但此刻自身身單力薄,得先壯大自己再說。

不久後,孫策帶着全家,投奔了曲阿的舅舅吳景,期間,“因緣招募得數百人”,使實力得到進一步提升。

在投奔袁術後,孫策幫助袁術打下不少地盤,但卻沒有得到應有的地位,袁術承諾他的太守之位,也一直沒有兌現,歸根結底,袁術對這個能力出衆的年輕人,還是當其是個外人,把重要的職位和地盤,讓自家人先上,孫策隻得靠邊站。

時間一長,孫策就有了自立門戶的想法,恰逢劉繇兵敗,孫策受命追擊,沿途的各個郡守,聽聞孫策到來,或棄城而逃,或舉城投降,孫策的大明,由此更加響亮。

在打下會稽後,孫策更是盛名于天下,各路有識之士紛紛前來投奔他,一時間,風光無兩,此時,孫策方才二十歲上下。

此時的袁術,已經野心膨脹,準備公然稱帝,孫策便徹底與袁術決裂,開始經營自己的勢力,為日後東吳崛起做準備。

袁術死後,部下劉勳趁機作亂,搶奪了袁術的大部分地盤,孫策也沒閑着,他假意與劉勳合作,趁其不備,幹掉劉勳,将江東的大部分區域占為己有,這就為東吳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如果上天再給孫策幾十年的時間,依照他的實力以及号召力,那東漢末年的天下局勢,怕是會大變。

當時曹操和袁紹正打的不可開交,出于自身安全考慮,兩人明知道孫策在逐漸壯大,但都沒有能力兩線作戰,是以,對于孫策,曹操和袁紹是急于結交,畢竟總比突然被孫策在背後捅刀子強。

曹操聽聞孫策有攻打許都的想法後,更是焦急萬分,他的兵力,實在是應付不了,如果後院失火,怕是自己就會成為過去式。

正是這個令天下英雄聞之色變的青年英雄,卻和他父親一樣,英年早逝。

天妒英才!

孫策不死,便無三國,他到底有多“恐怖”?

根據《三國志》記載,孫策死于刺殺,被三個不入流的小刺客重傷,雖說部下及時趕到,救下孫策,但很快就因傷重而亡。

“策單騎出,卒與客遇,客擊傷策”。

從記錄中,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資訊,孫策是獨自騎馬外出,遭遇刺客,因寡不敵衆才負傷的。

俗話說,藝高人膽大,孫策确實有這樣的實力,他個人的武藝,如果單打獨鬥,尋常人幾乎不是他的對手,正因為如此,孫策無論去哪裡,都喜歡一個人前往。

但就如同夜道走多了,總會遇到鬼一樣,武藝高強、獨來獨往的孫策最終死在了三個小刺客手裡,一代豪傑,就此身死道消。孫策死後,首先松了一口氣的就是曹操,隻要孫策不在,東吳攻打許都,就無異于癡人說夢,大後方安全了。

早在孫策未曾遇刺之前,曹操的謀士郭嘉就曾經對曹操說過,孫策雖是豪傑,但輕而無備,最終将會死在匹夫之手。

《三國志》:嘉料之曰:“然策輕而無備,雖有百萬之衆,無異于獨行中原也。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敵耳。以吾觀之,必死于匹夫之手。”

郭嘉如此準确的預料到孫策的死亡,讓人不得不懷疑,這刺客是不是他派去的!

孫策不死,便無三國,他到底有多“恐怖”?

結語: 如果孫策沒有遇刺身亡,那麼他就會集合東吳的兵力,全力攻打許都,屆時,就不會有官渡之戰,曹操在孫策和袁紹的夾擊下,最終失敗,天下就由袁紹、孫策二人所共分,也就不會存在三國之說了。

憑一己之力,便能改變天下大勢,孫策的恐怖,就在于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