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解密郵儲銀行2023年報:五大差異化增長極催化六項20%+高增長

作者:華爾街見聞

近日,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公布年報,從這份成績單可以看出,該行在2023年成功抵禦市場風險實作穩健增長。

年報顯示,截至2023年末,郵儲銀行總資産較上年末增長11.80%達到15.73萬億元,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25%至3425.07億元,淨利潤同比增長1.25%至864.24億元。更難能可貴的是,郵儲銀行資産結構進一步優化,存貸比持續提升,淨息差2.01%繼續保持同業領先,并将不良貸款率控制在0.83%,撥備覆寫率穩居347.57%,各項風險名額均保持行業優秀水準。

公司董事會也提出了向全體普通股股東派發現金股利每10股人民币2.610元(含稅),共計人民币258.81億元(含稅)。以3月28日釋出年報當天的股價4.76元計算,郵儲銀行股息率達到5.5%,而且市盈率(TTM)僅有5.47倍,屬于妥妥的低估值高股息标的,目前是穩健投資者青睐的品種之一。

解密郵儲銀行2023年報:五大差異化增長極催化六項20%+高增長

優化資産負債結構:淨息差2.01%行業領先

2023年中國銀行業息差持續收窄,根據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最新公布的資料,整個銀行業的淨息差已經下降到1.69%。郵儲銀行年報裡的一大亮點,就是将淨息差控制在2.01%處于行業領先水準,2023年利息淨收入同比增長更是達到了3%,比2022年的增幅提高1.44個百分點。

郵儲銀行行長劉建軍4月2日在2023年度業績釋出會上,解釋了郵儲銀行實作較高淨息差的兩大原因。首先在資産端是聚焦服務實體經濟,實作信貸總量的合理增長,在2023上半年基本完成全年信貸規模增長安排的70%以上,下半年把剩餘的信貸規模更多地配置向五大差異化增長極。

一方面,全年不含票據的貸款增長接近萬億元,同比多增2639億元,創下曆史新高。另一方面,信貸差異化增長極貸款新增了5543億元,同比多增1715億元。特别是去年零售信貸整體來看需求不足,但是郵儲銀行的零售貸款增速較行業平均高出4%,新增零售貸款的占比較行業平均高23%。各個重點産品均衡發力下,信貸差異化增長極的餘額突破了5萬億元,占各項貸款餘額的6成以上,達到62%,這樣既充分支援了實體經濟,也鞏固了資産端的息差優勢。

在負債端,郵儲銀行圍繞存款高品質發展下功夫,将2023年存款付息率控制在1.53%,處于上市銀行的最優水準,且同比下降了8個基點。這樣依靠優化資産端品質、控制負債端付息成本“雙管齊下”,郵儲銀行實作了淨息差上的行業領先優勢,也為全年實作864.24億元淨利潤打牢基礎。

郵儲銀行副行長兼首席風險官姚紅指出,由于全面、認真地落實了監管關于資産分類的新标準,2023年資産品質更加紮實,将不良率控制在0.83%,同比下降了1個基點,不良生成率是同比持平,逾期貸款率0.91%,同比下降4個基點。“我們現在的關注率+不良率是1.51%,是行業平均水準的一半。”

2023年,郵儲銀行還加強了對公貸款中房地産和地方融資平台的風控,把個别出險的大額對公客戶、潛在風險項目納入了不良。郵儲銀行副行長兼首席風險官姚紅表示:雖然房地産的不良率上升至2.45%,但是仍然處于行業較低水準。“地方融資平台我們納入不良的客戶目前還本付息是正常的,沒有逾期。”2023年郵儲銀行還加大了不良的清收處置,零售和對公貸款的不良率均同比下降。

資産端和負債端的結構優化,是郵儲銀行2023能夠實作淨利潤穩健增長,并提案慷慨分紅258.81億元(含稅)的底氣。高分紅一直是郵儲銀行的特色,2018年以來其分紅比例始終保持在30%的水準,自2016年9月上市以來,2016-2022年度累計分紅金額達1195.63億元。

不過熟悉金融投資領域的朋友們都明白,利潤和分紅代表的是過去取得的成績,而上市公司估值的基本模型是未來現金流折現——說白了就是要看公司未來的業務增長前景。是以相對于258億元的巨額分紅預案,郵儲銀行2023年年報裡披露的六項超過20%的高增長資料可能會更加重要。這也正是郵儲銀行行長劉建軍4月2日在2023年度業績釋出會上多次強調——公司聚焦發力于五大差異化增長極戰略布局的展現。

解密郵儲銀行2023年報:五大差異化增長極催化六項20%+高增長

六項20%+高增長資料背後秘密:五大差異化增長極新引擎動力初顯

在業績釋出會上,郵儲銀行管理層在回答提問時,都在反複提到一個關鍵詞——五大差異化增長極。

這五大差異化增長極,指的是“三農”金融、小微金融、主動授信、财富管理、金融市場五大領域,期望以特色業務帶動各闆塊實作新突破,打造價值創造“新引擎”。

仔細梳理2023年年報,就會發現郵儲銀行聚焦“差異化增長極”的戰略布局,已經帶來了至少六項20%+的高速業務資料增長成績。

首先,2023年郵儲銀行響應國家政策為實體經濟注入更多金融“活水”,實體貸款新增占比超過100%。其次,支援現代産業體系建設,制造業中長期貸款較上年末增長37.52%。第三,推進“雙碳”工作,綠色貸款餘額6378.78億元,較上年末增長28.46%。第四,持續深入“三農”、小微企業、民營經濟等領域,涉農貸款新增再創新高,普惠小微貸款年淨增占比近30%,民營企業貸款客戶增長超過9萬戶。第五,個人小額貸款1.39萬億元,增長22.64%,同比多增371.93億元,增量創曆史年度新高,個人小額貸款增速連續四年超過20%。第六,為科技型企業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務,服務客戶數較上年末增長28.38%至6.94萬戶。市場覆寫率超過10%,科技型企業貸款餘額3268億元,增長38%。

在業績釋出會上,郵儲銀行也詳細解釋了這些高增長是如何實作的。

郵儲銀行品牌Logo的底色就是綠色,在“綠色讓生活更美好”理念指引下,把綠色金融和郵儲三農金融、普惠金融的戰略有機結合,面向“三農”客群、中小企業以及城鄉居民推廣具有綠色普惠特點的金融産品,形成多元化綠色普惠金融産品體系;為超過4000家中小企業開展碳核算,提供特色服務。

在創新上,郵儲銀行2023年落地全國首筆“碳減排支援工具+可持續發展挂鈎+數字人民币”場景業務,發行了市場上首單同時貼标碳中和、鄉村振興、革命老區三個創新辨別的綠色資産支援票據,發放了全國首筆公正轉型貸款。

從成效上看,郵儲銀行2023年累計向452個項目發放碳減排貸款474億元,帶動年度碳減排量為1012萬噸二氧化碳當量,也連續被中國銀行業協會授予“綠色銀行評價先進機關”,連續獲評明晟公司(MSCI)ESG評級A級。

據郵儲銀行副行長徐學明介紹,郵儲銀行依托“自營+代理”的特殊營運管理模式,建構起了一張覆寫城鄉的龐大網絡,其近4萬個網點和6.6億零售客戶中,70%分布在縣域地區。

在他看來,“自營+代理”這個模式既是特色,也是優勢。縣域地區的代理網點,能夠為郵儲銀行提供長期穩定的資金來源和深度下沉的客群,為其服務“三農”、城鄉居民和中小微企業提供了強大的支撐,建構起了郵儲銀行差異化的競争優勢。

郵儲銀行副行長兼董事會秘書杜春野表示,“十四五”以來,郵儲銀行已累計發放普惠小微貸款3.86萬億元,年均複合增長率達到22%,去年餘額達到1.46萬億元,增長近2750億元,增速達到23%。客戶覆寫面持續擴大,“十四五”以來,累計服務普惠小微客戶達到463萬戶,目前有貸款餘額客戶217萬戶,2023年增長23萬戶,戶均貸款餘額67萬元。

郵儲銀行一方面實作小微貸款資産品質持續向好,2023年末普惠小微不良率1.5%,較2018年末下降1.64%,另一方面也滿足了中小企業降低融資成本的需求,2023年普惠小微平均新發放利率控制在4.61%。

郵儲銀行能夠實作小微貸款領域資産品質與融資成本的平衡,離不開數字金融領域的持續創新。杜春野認為:普惠金融商業可持續的關鍵是要實作風險精準防控。郵儲銀行近年來持續提升智能風控水準,實作了貸前、貸中和貸後的全流程閉環管理。

據郵儲銀行副行長兼首席資訊官牛新莊介紹:郵儲銀行過去幾年裡堅持每年拿出營收的3%投入到金融科技領域。2023年以來,更是圍繞“戰略入腦、科技強心、資料造血”,進一步驅動數字金融服務更新。

郵儲銀行通過基于“郵儲大腦”的數字員工、智能圖像、多媒體智能分析平台,幫助客戶更友善、快捷地獲得資訊和服務。機器人流程自動化(RPA)代替人工完成大批量、重複性任務,截至2023年末已執行超200萬次,累計節約28萬工時。信用卡、三農和消貸條線主動授信智能外呼超5000萬通,實作風險防控和業務發展的有機平衡。2023年12月,“數字員工家族”首次亮相,通過各種線上線下管道為客戶提供金融服務。

在業績釋出會上,郵儲銀行行長劉建軍表示:2024年,我們将堅持把“三農”金融定位為我們五大差異化增長極的第一極,從戰略上重視,從政策上持續發力。

劉建軍還介紹了郵儲銀行未來在“三農”金融領域的三大行動方向:首先要發揮主動授信優勢,增強純線上貸款營運能力。郵儲銀行已經在6.6億零售客群當中經過各類模型篩選出具備履約能力的1億多客戶,郵儲銀行将設法通過短信觸達、手機銀行彈窗、機器人外呼等多種線上營運方式觸達客戶。其次是要鞏固傳統模式的既有優勢,廣泛建立信用村。第三,發揮和郵政的協同優勢。

通過“三管齊下”,可以預見郵儲銀行2024年“三農”業務的滲透能力、獲客能力、營運能力将會有比較大的提升。

2024年,面對新一輪考驗,唯有主動創新順勢而變的企業,才有機會頂住壓力實作穩健增長。郵儲銀行在年報裡提出“持續以創新驅動打造五大差異化增長極”,已然下定決心鞏固自己的差異化競争優勢,去努力探索在新形勢下實作穩健增長的新範式。

*以上内容不構成投資建議,不代表刊登平台之觀點。使用者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投資目标、财務狀況或需要。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請獨立判斷和決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