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小米車主,幹翻雷軍

作者:鳥哥筆記

作者 | Hiu 來源 | 網際網路品牌官

01

當一樣東西初面世就取得了婦孺皆知的效果,無可否認,在某種程度上它是成功的。

沒錯,這裡說的正是近期出盡風頭的小米汽車。

小米汽車的火爆不僅惹得同行豔羨,緻使它們紛紛都來貼身蹭一波流量,如今就連小米SU7車主也不例外。

随着小米SU7的傳遞,首批小米車主的賽博裝逼終于來到了最高潮。

真車上手,流量與金錢全有。

當購買同級新能源汽車的車主還在分期付款的時候,第一批小米SU7車主已經在靠這台“電動玩具”變現了。誇張一點,隻要後續的小米SU7傳遞慢一點再慢一點,首批小米車主甚至還能回本。

憑什麼?

憑借雷神為小米汽車量身打造的“史詩級”營銷劇本,讓小米SU7一開場就達到了其他造車新勢力前所未有的高度。

小米車主,幹翻雷軍

圖源:小米汽車釋出會

在網際網路端,一躍成為全民讨論度最高的一款車型;線上下體驗店,等候試駕的消費者擠爆現場;在銷售端,4分鐘大定破1萬,27分鐘破5萬,上市1天後,這個數字逼近9萬……

小米SU7的銷量成績很漂亮,而小米SU7在租賃市場上争取到的日租金更是漂亮。

據《網際網路品牌官》了解,目前網絡上已經可以通過個人或平台租賃小米SU7,日租金大約在1500元-5000元不等,具體根據所租賃的版本以及天數而定。

有汽車租賃方透露,目前小米SU7标準版日租價為2000元/天,Max版本為2500元/天。

小米車主,幹翻雷軍

圖源:微網誌網友

給不熟悉租車市場行價的朋友科普一下,在小米汽車釋出會上被拿出來反複對比的保時捷Taycan租一天的價格大約在2000元左右,而特斯拉Model 3則為300元。

當然,拿剛上市的小米SU7與早已量産的其他品牌車型比較,得出來的這份價格,參考意義不大。

畢竟,目前的小米SU7還屬于賣方市場,其稀缺屬性勢必會讓其在市場上“享受”衆星捧月般的待遇,租車價格自然也就水漲船高。

多個租賃方甚至回報小米SU7還不一定有車,也就是說有錢也未必能坐上小米汽車的駕駛室。

好家夥,以前沒錢買小米,現在有錢卻開不上小米。

02

前人栽樹,後人乘涼。

雷軍在前方鋪路,小米車主在後方萬馬奔馳。

這商業頭腦了得,想必多多少少也受到了雷神的啟發。

不過,更了得的還是那些靠小米SU7吃上了流量紅利的部落客,他們或是首批小米車主,或是小米租車服務的客戶。

在抖音上,搖晃在鏡頭前的小米SU7就是最好的引流密碼。

據一位汽車部落客披露的2024年第14周國内主要新能源汽車品牌的傳遞資料,小米汽車以共傳遞了1093輛車的成績殺入了榜單的前10。

小米車主,幹翻雷軍

圖源:和訊網

對于其他新能源汽車品牌來說,小米汽車這個傳遞數量無疑會對它們造成一定程度的威脅,但同樣是這個數字,放在全國汽車保有量達3億多輛的龐大數字中,幾乎是可以忽略不計的程度。

正如上述所說的,物以稀為貴,這1093輛已經跑在大馬路上的小米SU7無疑是一塊巨大的香饽饽。

作為體驗了千億級别老闆雷軍特供的握手、合影、親自送上車等一條龍服務的16位車主之一,抖音部落客王化萌買小米SU7相當于買到就是蹭到、買到就是賺到。

近期,其個人抖音賬号圍繞小米SU7的短視訊,點贊和留言都遠超此前釋出的其他汽車内容。一條标題“提到全國第一台小米SU7霞光紫,還有雷總親自開門”的視訊,點贊數更是逼近百萬。在不到一周時間内,她的粉絲數量上漲已超10萬。

小米車主,幹翻雷軍

圖源:抖音

此外,也有人直接“直播帶貨”小米SU7,如首批提車的部落客“丸丸(玩機少女)”,通過一場向路人展示小米汽車的直播,吸引了近30萬人圍觀,當場直播送禮人數超百人。

難怪她自己會發出“第一批買到小米SU7的已經回本了”的感慨。

小米車主,幹翻雷軍

圖源:抖音@丸丸(玩機少女)

還有更戲谑的,前段時間一輛運送小米汽車的闆車在擁堵的高速上被圍觀,有網友稱,闆車被要求降速行駛,甚至還被“鼓勵”在服務區休息。

别人家的産品需要打廣告,而小米家這輛SU7本身就是行走的廣告牌。

如今,開小米SU7出街,回頭率遠超引擎炸街的的超跑。

如此高的關注度,别說保時捷Taycan了,布加迪威龍看了都會“自愧不如”啊。

03

在去年接受央視《面對面》專訪時,雷軍曾表示,“我特别擔心,(小米汽車)一上來不火,大家都不買。更擔心的是如果大家都來買,這一等要等一兩年,肯定會被罵慘。”

前一個擔心,雷軍可以先緩一緩了。

據界面新聞消息,近日通過實地走訪北京多家小米汽車門店,了解到現在想試駕小米SU7的消費者較多,甚至需要與銷售預約排期,有些比較緊俏的商超門店已經排期到一周後了。

小米車主,幹翻雷軍

圖源:微網誌網友

線下門店過于火爆也是小米汽車面臨的一道難關,過長的等待時間很有可能會将消費者推向其他品牌,如有部分使用者已經轉向蔚來、極氪等品牌。

另一大問題就是雷軍眼下最為擔心的,産能能否跟上預期的傳遞時間,并且保障使用者的傳遞體驗。

這是擺在所有明星級别産品面前的共同難題。

去年一直被産能“卡脖子”的華為Mate 60便是最好的例子。而在汽車領域,或因為供應鍊與人力等問題,大部分車企都曾遭遇過這道難關。

剛好也是同一位,餘大嘴帶領的智界S7就在前段時間因訂單火爆而陷入了“産能地獄”。即便強大如特斯拉,也難以逃出産能危機的魔爪。

小米車主,幹翻雷軍

圖源:智界汽車微網誌

按照規劃,小米汽車工廠分兩期建設。一期于2022年4月開工,2023年6月竣工,設計年産能為15萬輛;二期計劃于2024年動工,2025年完工。

雷軍稱,“滿産情況下,小米汽車工廠每76秒就有一台小米SU7下線。”

數字是驚人的,但我們都知道:理想是豐滿的,現實是骨感的。

根據小米方透露的傳遞周期,消費者現在鎖單小米SU7 Max版,可能需要等到今年年底才能提到車。

俗話說,時間不等人,不知道消費者能為“發燒”的小米等候多長時間。

究竟是真功夫還是假把式,這波熱度退卻後,才是真正考驗小米汽車本事的時候。

參考資料:

1.字母榜:第一批小米車主,靠租車日賺3000

2.藍鲸新聞:小米SU7日租金2000起,租賃方稱目前用車緊張,下月租金将大幅下降

3.界面新聞:真實鎖單量是多少?實探小米汽車傳遞中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