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伊朗與以色列的恩怨糾葛:“影子戰争”籠罩兩國數十年

作者:Beiqing.com

據新華社報道,當地時間4月14日,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發表聲明,宣布向以色列目标發動大規模飛彈和無人機襲擊。

在伊朗駐叙利亞使館領事部門建築遭遇飛彈襲擊,伊朗誓言要進行報複後,外界一直在猜測伊朗将在何時、何地以及何種方式對以色列進行反擊。

時隔兩周,伊朗發起了對以色列的反擊。伊朗常駐聯合國代表團在社交媒體上表示,伊朗對以色列的襲擊可以被視為已“結束”,伊朗的軍事行動是基于《聯合國憲章》第五十一條的相關規定,以回應以色列針對伊朗駐叙利亞外交機構的襲擊,“如果以色列政權再犯錯誤,伊朗的反應将更加嚴厲”。

伊朗和以色列之間已經進行了長達幾十年的“影子戰争”,一直都是以非直接對抗的形式在中東地區展開博弈。有媒體分析稱,現在伊朗直接襲擊了以色列的領土,中東的局勢進入了一個危險的時刻。

以色列聲稱“一切還沒有結束”

以色列群眾剛剛經曆了一個漫長而緊張的夜晚。午夜時分,空襲警報響起,群眾被敦促尋找避難所,同時聽到爆炸聲,這意味着防空系統已經被激活。

當地時間4月14日,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發表聲明,宣布向以色列目标發射了數十枚飛彈和無人機。伊朗大規模空襲的導火索是當地時間4月1日伊朗駐叙利亞大使館領事部門建築遭以色列空襲事件,即多家媒體俗稱的“炸館事件”。

自新一輪巴以沖突爆發以來,不僅黎巴嫩真主黨持續與以色列在黎以邊境交火,葉門胡塞武裝也頻頻襲擊紅海水域與以色列相關船隻,而在以色列的眼裡,這些武裝組織都是伊朗的“代理人”。

以色列曾多次對其認定的伊朗目标發動打擊,但這是以軍首次打擊伊朗駐外使館。路透社指出,這是以方自去年12月以來針對在叙伊朗官員的一系列襲擊中“最嚣張、最緻命”的一次,是以色列削弱伊朗在叙影響力行動的“重大更新”。

“炸館事件”約兩周後,伊朗對以色列發動大規模空襲,作為對以色列衆多“罪行”的懲罰。英國查塔姆研究所副研究員莉娜·哈提蔔(Lina Khatib)對英國廣播公司(BBC)表示,伊朗的襲擊是想要制造一場希望全世界目睹的“奇觀”,這是精心策劃的反擊,伊朗隻是想發出一個直接回應以色列的強烈資訊,進而挽回面子,伊朗并不希望事情進一步更新。

伊朗與以色列的恩怨糾葛:“影子戰争”籠罩兩國數十年

4月14日淩晨在以色列特拉維夫上空拍攝的以色列防空系統啟動攔截的畫面。新華社發

從結果來看,此次空襲對以色列的影響有限。以色列國防部長加蘭特表示,空襲造成的損害很小,但這一切都還沒有結束,以色列必須繼續保持警惕。

情況還有可能變得更糟。盡管多國都呼籲保持克制,還有消息稱拜登對内塔尼亞胡表示,美國不會支援以色列對伊朗的反擊,但以色列仍在考慮自己的選擇。

以色清單态要對伊朗的空襲作出回應。一名以色列官員向《以色列時報》表示,在當地時間4月14日上午進行的局勢評估中,以色列方面未就如何回應伊朗襲擊做出決定。

另有消息人士稱,以色列軍方和戰時内閣一直在就此展開辯論,最有可能的行動是将瞄準發展這些飛彈的基地,但以色列也有可能進一步打擊伊朗全國主要軍事基地和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的訓練中心,造成人員傷亡和财産損失。

伊朗與以色列的恩怨糾葛:“影子戰争”籠罩兩國數十年

4月14日,以色列總理内塔尼亞胡在位于特拉維夫的以色列國防部召開戰時内閣會議。新華社發

針對以色列接下來可能的行動,伊朗武裝部隊總參謀長穆罕默德·巴蓋裡警告稱,如果以色列對伊朗進行反擊,伊朗方面會對以色列實施更大規模打擊。

“現在處在一個非常危險的上升階梯的‘中間梯級’上,中東各國政府都在屏住呼吸,等着看以色列反應的範圍和強度。”BBC寫道。

幾十年的“影子戰争”

眼下“劍拔弩張”,但以色列和伊朗也并不是一直屬于“敵對”關系,伊朗甚至是最早承認以色列的穆斯林國家之一。

在建國之後,以色列為了改變在中東地區的孤立情況,采取了“外圍戰略”。牛津大學曆史學家埃裡克·科溫德斯蘭(Eirik Kvindesland)表示,時任以色列總理戴維·本-古裡安尋求與中東“邊緣”的非阿拉伯國家建立關系,其中包括伊朗和土耳其等國家。

但在1951年伊朗民選首相穆罕默德·摩薩台上台後,情況開始發生變化,他率先将英國壟斷的石油工業國有化,還切斷了與以色列的關系,認為以色列隻是為西方在該地區的利益服務。

科溫德斯蘭指出,摩薩台主要是想驅逐英國殖民勢力,讓英國失去對伊朗石油産業的控制,與以色列間關系可以算是其中的“附帶損害”。

兩年後,1953年8月19日,美國中央情報局策動政變,推翻摩薩台。政變後,伊朗國王穆罕默德·禮薩·巴列維強化自身權力,與美國結成密切關系。

伊朗與以色列的恩怨糾葛:“影子戰争”籠罩兩國數十年

4月14日淩晨拍攝的伊朗首都德黑蘭。新華社發

以色列與伊朗的關系也得以緩和,以色列甚至在德黑蘭建立了一個事實上的大使館。中東媒體稱,當時巴列維主要是受到聯盟、安全和貿易需求的驅使,在和以色列打交道的時候,很少關心巴勒斯坦人的狀況。

巴列維在1979年伊朗伊斯蘭革命中被推翻,伊朗伊斯蘭共和國建立,随後伊美關系陷入數十年不和,伊朗也斷絕了與以色列的聯系,巴勒斯坦問題成為伊以沖突中的核心問題。彭博社指出,兩方較量大多時候是悄無聲息的,就伊朗而言往往是通過“代理人”行動,避免更新為直接戰争。幾十年來,伊朗與以色列間的“影子戰争”塑造了中東的格局。

長期以來,黎巴嫩真主黨以及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直接與以色列發生武裝沖突,以色列認為這些組織都受到了伊朗支援,這也加劇了伊朗與以色列間的緊張關系。

另外,以色列将伊朗的核項目視為一個潛在的生存威脅,一再呼籲采取措施限制伊朗獲得核武器的能力。福克斯新聞指出,伊朗與以色列多年的沖突由更廣泛的地區權力鬥争驅動,因為兩國都尋求在中東建立影響力。

如今,兩國間的沖突從“影子”走向公開。BBC指出,這是伊朗第一次從自己的領土上直接瞄準以色列,不再是一場由該地區一系列強大“代理人”上司的對抗。伊朗大規模打擊以色列後,事态發展将是一個充滿風險和不可預測性的未知領域。

新京報記者 栾若曦

編輯 張磊 校對 張彥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