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深字”5号股被“開除”,上市31年沒賺錢,卻圈走股民16億

作者:灰鴿觀察室

萬科的老朋友,又少了一個。

1990年12月,深交所開始試營業,深發展、深萬科、深金田、深安達、深原野五隻股票挂牌交易,它們分别獲得了從000001到000005的股票代碼編号,并稱深市“老五股”。

上市的時候,大家都雄心萬丈,5個老朋友都不約而同地表示要做百年企業,但随着時間的推移,結局卻各有各的惋惜。

“深字”1号深發展2012年變身為平安銀行, “深字”4号深安達2020年更名國華網安。

當然,他們算好的,雖然早就物是人非了,但至少代碼還在, “深字”3号深金田早在2002年就已經退市了。

而近日, “深字”5号股也被“開除”了。

4月11日,上市公司ST星源收到了深交所的正式通知,股價連續20個交易日不足1元,終止上市。

“深字”5号股被“開除”,上市31年沒賺錢,卻圈走股民16億

ST星源全名世紀星源,前身就是深原野,1993年由深原野重組而來,灰鴿正是以這個時間為起點,劃定了世紀星源31年的上市時間。

雖說30多年的老資格被“開除”有些惋惜,但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早該退了,股價能連續20個交易日保持在1元以下,證明了這是民意的選擇。

而選擇的理由也相當充分。

灰鴿以為,搞股市是為了發展經濟,而衡量一個股票的經濟價值,無外乎就看三點:融了多少錢,創造了多少價值,帶給投資者多少回報。

具體來說,創造的價值/融資額=投入産出率,分紅/融資額=投資回報率,我們可以粗略的認為,這兩個名額越高,股票的經濟價值也越高。

那ST星源經濟價值幾何呢?如題所說,31年沒賺錢。

當然,31年沒賺錢,也不是說每一年都虧損,肯定有賺錢的年份,但如果把31年的利潤額拉通求和,隻有3980萬,這就是“深字”5号股31年來的成績。

31年掙了3980萬,算不算賺錢,我們可以換個角度來看。

“深字”5号股被“開除”,上市31年沒賺錢,卻圈走股民16億

ST星源1994年曾通過配股募資2.66億,我們不說多了,拿6600萬做大額定存,我們就隻按年利率2%計算複利,31年之後的利息都有5600萬,遠高于ST星源辛苦經營31年的總利潤。

也就是說,ST星源的投入産出遠遠低于銀行存款利息,完全沒有投入産出率可言。

回報就更不用說了,都沒有産出,哪來的回報,根據統計,ST星源上市以來勉強分紅2000萬。

不賺錢,沒分紅,不過,從股民身上圈走的錢可不少。

除了前面提到的1994年配股募資2.66億,還有2000年配股募資3.95億,2015年增發募資5.18億,2015年配股募資3.97億,一共募資大約16億。

也許有人會說,這些增發和配股大部分不都是被機構買了嘛。

沒錯,當初是大多被機構買了,但那些增發或者獲配的股份最終還是都在二級市場賣給股民了,也許不是你,但一定是我或者他(她)。

資訊顯示,ST星源目前第十大股東的持股比例隻有0.35%,該跑的機構早跑了,剩下的8萬多股民,都可以算是那16億募集資金的分攤者。

“深字”5号股被“開除”,上市31年沒賺錢,卻圈走股民16億

實際上,努力了賺不到錢都不說了,關鍵還不守規矩,時不時還要搞些小動作。

2006年、2007年、2009年,深證證監局都對世紀星源進行過現場督導檢查,資訊披露相關的問題很多。

或許是因為那時監管相對寬松,最終隻是領到了一份《行政監管措施決定書》,也就相當于列出問題,責令改正,并不是多麼重的處罰。

處罰不重不長記性,2022年7月,世紀星源終于因信披違規被證監會立案調查了,2023年1月,連公司帶人一共罰款573萬。

不過,罰款也沒能夠讓世紀星源徹底清醒,2023年12月,還是因為涉嫌信披違規,世紀星源又被立案調查了。

“深字”5号股被“開除”,上市31年沒賺錢,卻圈走股民16億

查了3個月,似乎實控人的責任很大,于是2023年4月11日,證監會又單獨對實控人進行了立案調查。

很巧的是,差不多就是在同樣的時間,證監會釋出了一個關于嚴格執行退市制度的意見,其中專門強調了這樣的内容:

“嚴厲懲治導緻重大違法退市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董事、高管等‘關鍵少數’” 。

什麼意思呢,就是公司即使退市了, 也要一追到底,看來,ST星源的實控人免不了還要支出一大筆。

不過,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相比之下,血本無歸的8萬股民才是最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