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養老服務人才隊伍建設:職業化還是本土化?

作者:決策與資訊雜志

一、養老服務人才隊伍建設的職業化道路及其困境

在傳統時期,養老放在家庭和地方社會之中,由自帶血緣親情和倫理責任的兒女承擔家庭養老責任,集情感性、倫理性和功能性于一體,也就是通常所說的“養兒防老”。從這個意義來說,隻要符合人之常情和倫理規範,那便是頤養天年。

新形勢下,随着人口老齡化以及家庭養老功能弱化等原因,由誰提供養老服務逐漸成為一個十分迫切的現實問題。一種說法是由沒有人情倫理關系的陌生人來提供養老服務,但這不僅不符合大陸的養老文化傳統,還會面臨新的問題,比如養老服務品質如何保障和監管等。

養老服務人才隊伍建設:職業化還是本土化?

近年來,一些住家保姆虐待老年人的新聞事件之是以引起公衆熱議,從側面反映出大家對作為陌生人的養老護理員的不信任。在這種情形下,加強社會養老服務專業化和規範化,推動養老服務人才隊伍高素質發展似乎就顯得十分必要,它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人們的信任問題。

然而問題的核心在于,由誰來支付養老服務供給的人力成本和管理成本?

市場經濟背景下,誰購買誰支付,養老服務供給的人力成本和管理成本自然是由購買方來支付。購買方出錢少,那就購買一些基本的養老服務,比如助餐服務、助潔服務等。購買方出錢多,購買的養老服務自然也就更加高端和人性化,甚至還能私人定制養老服務。

養老服務人才隊伍建設:職業化還是本土化?

“泰康之家”在這方面最具典型,它面向那些購買能力強且有入住養老機構意願的老年人,聘用專業化職業化養老服務人才隊伍,向他們提供高品質的社會養老服務。如果直接購買養老服務的人越來越多、對養老服務的需求越來越多樣化,這自然就會推動養老服務人才市場高水準發展,進而形成一個良性的“需求—供給”循環機制。不過,目前隻有在經濟收入水準比較高的城市地區才有這種養老服務市場化的迹象。

那麼,現實當中有能力有意願購買養老服務的老年人有多少?尤其是在廣大的農村地區。

在河南農村調研發現,老年人每月的固定收入隻有國家基礎養老金,再加上從事農業生産所擷取的一些微薄收入,每年最多能有1萬元收入(包括子女和後輩送的紅包)。扣除日常各種生活支出以及支援子女進城後也就所剩無幾,更别提去購買社會養老服務。

我們把華北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概況為“有房住、有衣穿、有飯吃就是沒錢花”。浙江上虞算是比較富裕的地區,農村老年人的财産性收入和工資性收入比較高。

縱然如此,他們也隻有在喪失自理能力之後,且子女不在身邊,才不得已花錢從當地聘請一位“熟悉的阿姨”照料老年人,負責飲食起居。很多養老服務機構/企業之是以不願意跑到農村地區推廣業務就是這個原因,即農民老年人沒有錢,入住養老機構的意願也非常低。

在支付能力有限的情況下,我們已經進入中度老齡化社會,部分農村地區甚至已經進入到重度老齡化社會。龐大、迫切且多樣化的社會養老服務需求與有限支付能力之間構成一組無法繞過的沖突,學界通常所說的“未富先老”大抵就是這個意思。

我們急需探索的是一條符合當下國情的養老服務人才建設路徑,而不隻是純粹市場導向的職業化養老服務人才隊伍。

二、養老服務人才隊伍建設的本土化路徑

這裡以農村養老服務人才隊伍建設為例。“未富先老”在農村地區展現的尤其明顯,農村老年人收入低、積蓄少,對基本養老服務的需求十分迫切。在這種情形之下,養老服務人才隊伍建設首先要考慮的是“低成本、高效率和易監管”。

養老服務人才隊伍建設:職業化還是本土化?

河南新縣戴畈村探索的“居家養老上門服務”模式具有比較大的借鑒意義。戴畈村從常年生活在村的留守婦女當中選聘8位養老護理員,這些護理員根據就近原則定期給7-8位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提供助潔、助餐、助醫、助行以及探視等基本養老服務,取得了十分明顯的養老效果和社會效應,有人總結道“照顧一個老人,團隊一群人”。

戴畈村“居家養老上門服務”模式的營運成本比較低,每位養老護理員的待遇是750元/月。為增加養老護理員的工資待遇,戴畈村老年協會每月還給400元補貼,此外還把一些公益崗位向她們傾斜。在務工機會并不充裕的農村地區,這筆收入雖然不高,但機會難得,而且還與她們“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生計高度契合,穩定性比較高。

此外,就近原則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養老護理員的語言相同、文化相通以及友善監管等問題,熟人社會當中的情面原則在養老護理過程中依然發揮作用。至于如何開展居家養老上門服務,當地一位從事養老服務管理的人員說了一句非常經典的話,“咱們姐妹怎麼照顧自己父母,就怎麼照顧這些老年人”。她的意思是養老服務不一定非要“高大上”,而是要帶着感情給他們提供基本的社會養老服務即可。

按照“低成本、高效率和易監管”這個原則,農村養老服務人才隊伍建設就有了比較清晰的發展思路。其核心是要在本鄉本土挖掘和培養養老服務人才隊伍,比如從留守婦女、返鄉農民工和健康低齡老年人當中挖掘和培育養老護理員,從“中農”當中挖掘和培育養老服務管理人才等,破除年齡、學曆、身份等人為限制。在此基礎上由民政部門牽頭對他們加以專業化教育訓練。我們在調研過程中就發現一些養老服務機構就是按照這種路徑去挖掘和培育自己的養老護理員隊伍,效果非常好。

養老服務人才隊伍建設:職業化還是本土化?

三、小結

面臨日益龐大、迫切且多樣化的社會養老服務需求,加強養老服務人才隊伍建設正當其時,迫在眉睫。在這種形勢之下,我們要立足當下、基于現實,抓住主要沖突,綜合各種有利因素去探索和建設一條“低成本、高效率和易監管”的養老服務人才隊伍。

除此以外,我們還需要在另外的兩個賽道有所作為。一個是通過專業書籍出版、公益講座、新聞報道和影視創作等方式不斷提升全社會對老齡社會的認知水準,把每個人都培養成“潛在的養老服務人才”。另一個是給養老服務人才隊伍建設提供更加友好和積極的政策環境,比如通過公開的專業技能比賽和榮譽獎勵機制等,不斷提高養老護理員的職業認同和社會聲譽,吸引更多人支援或從事這個行業。

總而言之,我們要建設一支梯度化的養老服務人才隊伍,去滿足不同層次不同類型的養老服務需求。其中當務之急是要打造一批“低成本、高效率和易監管”的養老服務人才隊伍,而不是一開始就高标準頂格化去建設養老服務人才隊伍。

來源:“新鄉土”微信公衆号

作者:蘇運勳

編輯:胡梁

【聲明:本号是為服務各級政府、企事業機關決策的官方公益賬号,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标注錯誤或其他不妥之處,請聯系我們。我們将及時更正。謝謝】

繼續閱讀